拆遷征收與補償征求意見,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需要。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
需要。
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
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征求意見稿有沒有法律效力
征求意見稿沒有法律效力。
征求意見稿是還在征求意見的初稿,沒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具有效力的文件必須是有權部門正式頒布實施的蓋了公章文件。1、征求意見的反饋截止時間,通常為一個月;2、地方性行政法規,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是,如果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行政法規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3、在征求意見結束,到法規公布實施之間,還有對送審稿的審查,有的要審查三次,有的審查一次即可,具體時間要看省政府法制辦等部門的工作效率如何。正常情況下,三個月之內應當公布了。
新農村建設拆遷需要征收補償方案嗎
進行新農村建設的時候,需要對土地進行征收的,是需要制訂土地征收補償方案的,補償方案制訂后要進行公告,并且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法律依據
該內容由 蔣先鋒律師 和 律說律答 共創回答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
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條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第十二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征收決定涉及被征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征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
第十三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第十四條被征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一、對拆遷補償不滿意該怎么辦
首先,先不要簽訂任何拆遷安置協議。
因為拆遷安置協議屬于合同,一旦基于自主的意思簽訂之后,意味著雙方都要受契約的限制,即使事后反悔,到時候可能還得承擔違約責任,最終將導致得不償失的后果。
所以,既然對拆遷不滿意,那么建議現在最好不要簽訂任何拆遷安置協議。
其次,提起行政裁決或行政復議,重新制定拆遷補償方案。
實踐中,如果對政府提出的拆遷補償不滿意,那么可以及時提起行政裁決或行政復議,一般地,要在拆遷補償作出之日起60日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并且,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提出重新制定拆遷補償方案,還可以從中提出自己的主張。
最后,可以至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般來說,如果是跟開發商因拆遷補償起糾紛的,那么便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賠償糾紛。不過,即使是跟政府部門起的糾紛,也可以通過起訴處理。
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拆遷補償方案由人民政府擬定,應報有關部門論證公布至少30日以征求公眾意見、召開聽證會,根據公眾意見修改后正式公布。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
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十一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法律分析:1、是必須公告的。2、依據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房屋拆遷及其補償信息是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所以拆遷補償方案是需要公告的,如果不公開的,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公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十一條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2、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3、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4、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法律分析:征收拆遷補償方案不一定要征求被拆遷人意見的,如果被拆遷人對方案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房屋征收范圍確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四條 被征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征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
●拆遷征收補償方案
●征收拆遷補償標準
●2020征拆補償標準
●拆遷征收政策
●征拆補償方案
●2021征地拆遷補償方案
●征收拆遷補償法典
●關于調整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有關政策的通知
●征拆房屋補償安置匯總
●拆遷征收方案
●拆遷補償需要哪些證件
●拆遷補償需要哪些證件
●拆遷補償需要公示嗎
●拆遷補償需要房產證嗎
●拆遷補償需要請律師嗎
●拆遷補償款必須本人到場嗎
●拆遷補償資格
●拆遷需要政府同意嗎
●拆遷補償需要交稅嗎?
●拆遷補償需要什么證明
●昆明城中村拆除?昆明城中村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最低標準征求意見: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貴州省《貴陽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助和獎勵辦法》已于2022年2月28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貴州省《清鎮市棚戶區改造國有土地上房屋預征收與補償工作實施辦法》于2022年5月23日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棚戶區改造國有土地上房屋預征收與補償工作實施辦法》已于2022年6月23日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貴州省《貴陽市棚戶區改造國有土地上房屋預征收與補償工作暫行辦法》已于2021年4月15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貴州省《銅仁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即將發布新版辦已于2021年05月18日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云南省土地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最新版已于2022年7月20日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黑龍江省土地管理條例》最新修訂版已于2022年3月21日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最新版即將發布已于2021年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農村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設管理的十條措施》于2023年1月10日至2月9日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上海市最新土地征收房屋拆遷流程《本市建設項目涉及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程序》已于2022年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河北省《承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最新版即將公布實施,已于2021年12月8日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珠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2017版將于2022年9月失效,新版已開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陽江市市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將于2022年失效,新版已開始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東莞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已于2022年4月失效,新版已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武江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最新版已于2021年7月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河源市城市規劃區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將于2022年10失效,新版已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清遠市城市規劃區土地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辦法》最新版還未發布,已于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廣東省《珠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辦法(征求意見稿)》已于2021年開始公開征求意見,新版本即將發布: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征收與補償征求意見,征收拆遷補償標準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毛雯璇
內容審核:苗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