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周邊的市場價格
圣運律師:國家對農村房屋的補償并不是統一、具體、明確的,一般結合當地的補償標準進行確定。雖然法律并未規定具體的補償數額,但是地方規定不能偏離國家總體的補償政策。掌握好以下原則,對自己得到的補償是否合理就有一個準確的判斷了。
接下來,圣運律師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拆遷不符合下述原則,不可隨意簽字拆房!
1不低于周邊市場價格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周邊的市場價格,以被征收人房屋被征收后居住條件、生活質量不降低為宜。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 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就土地征收補償適用問題的規定,“征收集體土地上房屋的補償不能直接適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但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補償標準予以補償”。
從此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征收補償必須達到市場價格這一合理標準,地方不能隨意偏離。
2先補償后拆遷
在保護被拆遷者利益時,必須遵循“維護公共利益”的原則。不少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采用“先拆后補”的方式,這是極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采用“補償后拆遷”的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拆遷戶的利益,避免房屋被拆卻拿不到補償款,甚至出現“拆了舊房沒新房”的局面。
3不能降低現有的生活水平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在以往政府文件中也都明確提出,補償費用應確保被征地拆遷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農村拆遷補償究竟如何計算?
1征收耕地補償
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計算方式為: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被征用的耕地數量÷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
2農村房屋拆遷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的選擇一般會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拆遷安置補償款,一種是產權置換房屋,還有一種就是兩者相結合,在一定產權置換的基礎上再收取部分補償款。
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分開補償的。一是宅基地補償,歸屬于集體:二是房屋補償,歸屬于個人。房屋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以及其他補助獎勵費用構成。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補償安置標準,沒有統一適用的“補償安置辦法”,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性法規、地方性規章進行確定。
圣運律師提示大家,地方性法規、規章的相關補償標準并不一定合理合法,當對自己補償金額存在疑問時,一定要及時咨詢律師了解判斷!
根據上述內容拆遷戶可以先對自己的房屋情況進行初步判斷,明確房屋的土地性質、房屋性質,了解自身情況的補償方式以及補償內容,再根據上述內容對自己的拆遷補償進行簡單計算,就能夠明確補償是否合理。
圣運律師提示大家,拆遷戶若根據上述原則估算后,認為自己補償款數額偏低或不確定是否合理,一定要及時咨詢律師進行下一步的爭取合法權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