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之間的糾紛,若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采取起訴的方式。以下是起訴的具體步驟和要點:一、起訴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起訴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
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之間的糾紛,若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采取起訴的方式。以下是起訴的具體步驟和要點:
一、起訴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起訴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有明確的被告。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撰寫并遞交起訴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如果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三、法院受理與立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四、準備證據
在起訴過程中,證據的收集與整理至關重要。原告需要準備與糾紛相關的證據,如合同、協議、相關通信記錄、支付憑證等,以證明自己的訴訟請求。
五、參與庭審
在庭審過程中,原告需要就自己的訴訟請求進行陳述和舉證,同時可以對被告的證據進行質證。庭審結束后,法院將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判決。
綜上所述,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之間的糾紛可以通過起訴的方式解決。在起訴過程中,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撰寫并遞交起訴狀,由法院進行受理與立案。同時,原告需要準備充分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并積極參與庭審過程。
集體訴訟起訴的程序具體如下:
1、確定訴訟管轄的法院。法院是否有管轄權,主要是約定管轄和法定管轄兩種方式確定,合同雙方在合同簽訂時可能會對訴訟糾紛可能管轄的法院作出選擇,雙方經過協商約定好管轄的法院;如果雙方沒有約定管轄法院的,按照法定管轄來覺得,一般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簽訂地及合同履行地等管轄法院,不同類型的合同,其管轄法院也有所不同,具體需要看法律規定。
2、書寫起訴狀,整理好相關的訴訟材料。到法院起訴,需要有起訴狀,原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相關的證據材料,有訴訟代理人的,還需要代理人的身份信息,現有證據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關材料,要求是原件。如果某些材料不是原件,應讓律師審查是否會影響訴訟結果;
3、法庭辯論質證。立案介紹后法院發送傳票,確定開庭時間,也會對原被告雙方的證據材料進行交換,對于證據的真偽及證明力大小等各方面在法庭進行辯論,有新證據的,也可提交;
4、判決生效階段。法庭辯論之后,法院經過調查分析,認定案件事實經過,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決,對于判決結果有異議的,可提起上訴,請求上一級法院進行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第五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五十七條
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法律分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主要指以集體所有權為基礎的集體成員依法享有的財產權益。集體所有是一種特殊的物權形式,集體成員依法對集體財產享有集體所有權,這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產生、存在和行駛的依據。侵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是指因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受到侵害而引發的民事糾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十九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下列事項應當依照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
(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將土地發包給本集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
(二)個別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之間承包地的調整;
(三)土地補償費等費用的使用、分配辦法;
(四)集體出資的企業的所有權變動等事項;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六十條 對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依照下列規定行使所有權:
(一)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二)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三)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第六十一條 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六十二條 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村規民約向本集體成員公布集體財產的狀況。
第六十三條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
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對方
●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公司
●集體經濟和個人經濟的區別
●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法院
●社區 集體經濟
●個人與集體的土地糾紛由哪個部門解決
●集體經濟與個人經濟的融合發展
●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公司
●個人與集體土地權屬糾紛由誰來處理
●個人與集體的土地糾紛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法律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是什么意思: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人民法院案例庫裁判要旨:集體經濟組織利益分配,以集體經濟組織權益糾紛提訴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判決,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案由: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以集體經濟組織權益糾紛提訴訟,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案由: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經濟組織無權變相剝奪村民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款的取得具有人身專屬性,尹某不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不應享有土地補償款的分配,市政府決定將牛某所在村的集體土地征收轉為建設用地應對補償款數額不滿牛某在: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關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最高司法解釋規定,關于集體經濟的解釋和法規: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只能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嗎,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只能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誰來處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得的收益: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外嫁女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嗎?外嫁女的村集體組織成員身份如何界定: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空掛戶和集體戶的區別?“空掛戶”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經濟組織會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承包的土地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互換?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經濟改制成立的公司拆遷與村委會混同,村辦集體企業改制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如何分配征地補償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何分配土地補償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款該如何分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何分配土地補償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2021,集體組織經濟成員認定條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保留資格的規定是,集體組織經濟成員認定條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2年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集體組織經濟成員認定條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劉偉濤律師
來源:臨律-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