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后,因為選房問題和政府部門發生糾紛,冀女士認為自己沒住上安置房還只能一直租房都是政府方面的原因,因此起訴索賠三年來的租房損
2017年7月,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政府某街道安置辦與冀女士簽訂了安置協議,協議約定乙方按照甲方提供的房源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選房。
2018年2月,有關部門開展回遷安置選房工作,工作人員電話通知了冀女士。法院認定:冀女士來到選房現場,因雙方對冀女士欲選房屋位置、面積等問題不能協商一致,該次選房無果。
2019年6月,冀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州區政府履行安置協議,賠償房屋租賃費57600元。
一審法院認為:安置協議系商州區政府部門與冀女士協商一致達成的行政協議,該協議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嚴格遵照協議約定全面履行協議內容。
現冀女士起訴要求履行該協議,商州區政府表示在第三輪選房工作啟動后,將及時通知其選房,原協議繼續履行。故,法院對冀女士要求履行選房協議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對于冀女士要求賠償租房損失的主張,法院認為,因涉案安置協議未對租房費用有約定,且對于選房問題,在商州區政府按照相關方案提供了房源的情況下,也需要冀女士的積極配合才能完成,在冀女士拒絕選房的情況下,其要求商州區政府賠償損失的理由難以成立。
一審判決后冀女士上訴,稱雙方不是對選房的位置面積等問題協商不一致,而是商州區政府將自己看好的房子給了別人,造成自己有房不能住還要繼續租房住,因此索賠三年租房損失57600元合理合法。
商州區政府答辯稱:根據《商州區XX街片區舊城改建項目住宅回遷安置方案》,過渡費發放以通知選房時間之日起再發放三個月,期限屆滿后不再發放,因此商州區政府沒有義務承擔上述費用,冀女士主張的房屋損失是自行擴大的損失,且案涉協議中也未約定房租由商州區政府承擔。
二審法院認為:爭議焦點是選房未果是否系商州區政府造成,冀女士租房損失是否由商州區政府承擔,現冀女士主張其看上的房商州區政府無故不給,造成其選房未果,但未能提供證據證明,故要求賠償租房損失缺乏依據。
最終,二審法院維持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針對此案,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王有銀律師表示,除了拆遷安置補償款,后續拆遷戶也可能會遇到各種糾紛和問題,遇到了情況,及時取證非常重要,否則可能自己就會面臨不利局面。
“在這個案件中,如果冀女士所言屬實,那么,如果當初她咨詢了專業拆遷律師,在選房出現狀況時及時留證,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會更有利。”王有銀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