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其實在農村中的話也是經常會發生一些關于土地的糾紛案件,當然通常情況下都是斗斗嘴而已,如果是已經到了上手打架的地步的話就會變成訴訟,當然這樣的事情也是完全沒有任何必要的。那么,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下面就跟著一起來了
其實在農村中的話也是經常會發生一些關于土地的糾紛案件,當然通常情況下都是斗斗嘴而已,如果是已經到了上手打架的地步的話就會變成訴訟,當然這樣的事情也是完全沒有任何必要的。那么,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下面就跟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
(一)土地發生糾紛,先找村委會調解。調節不好,再找鄉鎮所調解,最后找法院合法解決。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一條,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土地糾紛處理辦法有哪些
(一)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一個好辦法是因地制宜。
了解糾紛的內在原因和當事人糾紛以外的原因,調動村級因素尤其是地緣和人緣因素,以合情合理、大致均衡、顧及雙方面子為目標才容易化復雜為簡單,解決糾紛,平息矛盾。
(二)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原則應當是多管齊下。
完善的糾紛解決機制是農村土地糾紛解決的有效途徑和手段。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大量工作在農村基層,基層的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是解決土地糾紛的基礎,且往往能收到明顯的效果,但由于土地糾紛源于多個層面,只靠基層的調解工作遠遠不夠,應當盡快完善農村土地糾紛解決機制,實現農村土地糾紛多管齊下、綜合解決。
一是司法機關和鄉鎮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基層調解組織的業務指導,強化基層調解,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在調解農村土地糾紛中的作用。
二是建立和完善縣級土地仲裁工作機構,充分發揮土地仲裁機構的作用。
三是加強司法部門在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的審理中的監督,體現司法公正,嚴厲打擊土地糾紛中的不法行為,保障村民和村集體等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
四是強化農村法制宣傳工作,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守法、護法,使其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有效防止各種土地矛盾糾紛的發生
(三)解決農村土地糾紛的根本應當是標本兼治,治本為主。
一是規范農村土地承包行為,尤其村干部的行為,對涉及村民利益的各業承包加大監督力度,重點審查在承包中需要訂立的相關協議,監督相應的發包程序,加強協議履行的效果反饋,以此減少因協議不完善和操作不規范帶來的土地糾紛,這是減少農村土地糾紛成因最有效的治本之法。
二是規范村級檔案工作管理。村級檔案是當前一個薄弱的環節,直接制約和影響著農村土地糾紛的解決。
三是定期開展村級土地糾紛隱患排查處理,對發生時間較長、村級相關記錄不完整、涉及村民比較多、存在歷史爭議的土地問題及時補充有關手續,澄清有關事實,搜集相應證據,做好相關記錄,力爭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消除問題發生的內在因素。
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土地確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土地侵權糾紛
土地侵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當事人對行政調處不服的,可以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也可不經行政調處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土地行政爭議
土地行政爭議,按一般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程序處理。
以上就是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提醒您,其實在實踐中,遇到農村土地方面的糾紛,其實可以先找村委會調解。調節不好,再找鄉鎮所調解,最后找法院合法解決。
法律分析: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第五條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前款規定的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法律分析:農村村民因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發生爭議的,應當先由雙方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有關人民政府進行處理,如果對政府部門的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五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農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電話
●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舉報
●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投訴
●農民土地糾紛哪個部門管
●農民土地糾紛哪個部門管轄
●農民土地糾紛歸哪管
●農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電話
●農村土地糾紛找誰
●農民出現土地糾紛咋辦
●民事宅基地糾紛案 ,民事宅基地糾紛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應該如何打宅基地糾紛官司,在農村因為宅基地之間糾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解決兄弟宅基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有哪些,解決兄弟宅基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問題,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產生原因: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糾紛怎么起訴,集體土地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群體性事件法院不立案怎么處理,群體性糾紛案件為什么由基層管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能否提起訴訟,房屋拆遷糾紛怎么訴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個人與集體經濟社區糾紛如何起訴,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案由: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顧某某訴王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判決書 -房屋買賣: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上海專業房產案件律師:商品房交付不得附加不合理條件,上海房產買賣糾紛律師:如何認定房屋具備交付條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所有權糾紛的管轄規定,合同糾紛管轄權如何確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保證合同糾紛管轄權,保證合同的管轄法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人房屋糾紛是否在拆遷法院受理?,拆遷安置補償案件是民事訴訟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使用超過40年的宅基地糾紛,40年宅基地糾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糾紛糾紛處理,承包土地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打企業勞資糾紛官司律師收費多少,企業勞動爭議打官司律師怎么收費: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糾紛需要怎么解決,集體土地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民事糾紛中的威脅、恐嚇、騷擾電話該如何處理?,民事糾紛威脅恐嚇電話騷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小產權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嗎,小產權房有糾紛能去法院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宅基地有爭議可以起訴嗎,宅基地糾紛可以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楊建峰律師
來源:臨律-農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