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例 ,法律分析:承包收益指的是已收獲的糧食、未收割的農作物等,而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原審法院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認定為承包收益并適用繼承法判決明顯不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侵權糾紛和確認糾紛的區分問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律分析:
承包收益指的是已收獲的糧食、未收割的農作物等,而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原審法院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認定為承包收益并適用繼承法判決明顯不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侵權糾紛和確認糾紛的區分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五條 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設置及其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第六條 國務院授權的機構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況進行督察。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并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 在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土地承包侵權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來進行處理。調解是指發生糾紛時,在調解組織的主持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糾紛解決方式。仲裁是指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
一、教育機構退費糾紛找誰
教育培訓機構退費侵權糾紛有以下解決方式:
1、與培訓機構協商和解;
消費者與教育機構在發生爭議后,在自愿、互諒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教育機構經營者來說都是理想的途徑。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消費者與教育機構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保委調解,即由第三方對爭議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溝通調和,以促成雙方達成解決糾紛。
3、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請求有關行政部門解決爭議,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強等特點。消費者決定申訴時,一般用書面形式,并載明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如與經營者達成和解,可撤回申訴,請求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調解書。
4、如果有仲裁協議的,可以提請仲裁;
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提交仲裁機構調解并作出判斷或裁決。仲裁具有當事人程序簡便、一裁終局、專家仲裁、費用較低、保守機密、相互感情影響小等特征。仲裁費用原則上由敗訴的當事人承擔,當事人部分勝訴,由仲裁庭根據各方責任大小確定各自應承擔的仲裁費用。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
【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民事糾紛怎么處理呢?
出現民事糾紛的,可以按以下方式處理:
1、協商解決,即和解。當事人是民事糾紛的主體,他們對爭議的事項享有充分的處分權能。是否行使處分權能、何時行使處分權能以及以何種方式行使處分權能概由當事人自行決定。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2、調解解決。糾紛當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規范),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在我國現階段的調解制度,主要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除此之外,還有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公民之間的調解等。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3、仲裁解決。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并制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仲裁屬民間性質。仲裁的基礎是當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前提,否則,仲裁程序不能啟動。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員也由當事人選任。仲裁的最大特點是快速、簡便。隨著國家法制的日益健全,仲裁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并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4、訴訟解決。民事訴訟即老百姓所講的“打民事官司”。相對于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平息、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而言,民事訴訟是典型的公力救濟形式。這種公力救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性。民事訴訟還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手段。因此,國家往往要對訴訟的主體、程序、制度等做出嚴格的規定。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三、建筑工程糾紛處理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和解
和解,是指建設工程糾紛當事人在自愿友好的基礎上,互相溝通、互相諒解,從而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建設工程發生糾紛時,當事人應首先考慮通過和解解決糾紛。事實上,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絕大多數糾紛都可以通過和解解決。
2、調解
調解,是指建設工程當事人對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發生糾紛,第三人依據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規范,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互相作出適當的讓步,平息爭端,自愿達成協議,以求解決建設工程糾紛的方法。這里講的調解是狹義的調解,不包括訴訟和仲裁程序中在審判庭和仲裁庭主持下的調解。
3、仲裁
仲裁,亦稱公斷,是當事人雙方在糾紛發生前或糾紛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糾紛交給第三者,由第三者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義務上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這種糾紛解決方式必須是自愿的,因此必須有仲裁協議。如果當事人之間有仲裁協議,糾紛發生后又無法通過和解和調解解決,則應及時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4、訴訟
訴訟,是指建設工程當事人依法請求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審理雙方之間發生的糾紛,作出有國家強制保證實現其合法權益、從而解決糾紛的審判活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如果未約定仲裁協議,則只能以訴訟作為解決糾紛的最終方式。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如果是權屬爭議,則屬于行政案件;如果是承包合同糾紛、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那么就是民事案件。《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第四條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下列涉及農村土地承包民事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糾紛;
(二)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
(三)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四)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五)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未實際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額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解決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是指當事人間因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流轉、調整、收回以及承包合同的履行等事項發生的爭議。它既可能發生在承包土地的農民之間,也可能發生在承包土地的農民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自治組織之間,還可能發生在農民和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之間。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節解決。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行政機關依據職權侵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的,除法律規定的少數事項外,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協商解決是指當事人再發生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后,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直接進行磋商談判,自行解決爭議。調解是指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由當事人雙方同意的第三者從中進行溝通、斡旋,使糾紛當事人自行達成解決糾紛的辦法。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三十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農業的土地,依法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第三百三十三條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生效時設立。
登記機構應當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等證書,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三百三十四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法律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未經依法批準,不得將承包地用于非農建設。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例分析
●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處理辦法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由
●土地承包經營權典型案例
●土地承包糾紛經典案例
●土地承包經營權案件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由的適用
●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處理辦法
●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糾紛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例選編
●未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情況怎么辦,未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執行嗎,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執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給外村人嗎 ,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給外村人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執行,根據民法典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取得: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給外村人嗎 ,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給外村人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糾紛歸哪個部門管?,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糾紛歸哪個部門管: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確認土地承包合同無效判決書,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案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民事訴法關于土地經營權糾紛的規定,土地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經營權可由法院判定嗎?,土地經營權可由法院判定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糾紛歸哪個部門管?,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糾紛歸哪個部門管: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法院應該受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糾紛解決途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承包土地經營權被侵權如何起訴?,承包土地經營權被侵權如何起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的糾紛能否直接訴訟,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可以直接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承包土地經營權被侵權如何起訴?,承包土地經營權被侵權如何起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行政前置嗎,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是否需要進行行政前置?: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能否訴訟,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可以直接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依法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起訴,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可以直接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訴村委會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屬于行政訴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行政訴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可以直接起訴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用法律怎么起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李帥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