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析產后遇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分家析產,關于拆遷補償款,實際上是我們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按照國家所規定的房屋拆遷的時候是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的,那么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分家析產呢?一、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分家析產? 1、對拆
關于拆遷補償款,實際上是我們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按照國家所規定的房屋拆遷的時候是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的,那么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分家析產呢?
一、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分家析產?
1、對拆舊補新房屋
(1)婚前舊房屋拆遷:因為婚姻法及司法解釋規定,一方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后仍然是個人財產,因此婚前個人的房屋在婚后拆遷安置的房屋應認定為是個人財產,而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2)婚后加蓋房屋:在結婚后加蓋的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或屬于家庭共同財產,對加蓋房屋的拆遷安置之房屋也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或家庭共同財產,如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可以一并分割,如屬于家庭共同財產(包括父母財產),應在分家析產時一并分割財產。
2、按照人頭補償的房屋或款項
在拆舊補新之外,往往按人頭補償部分房屋或門面房或款項,對于該部分財產,就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應一并分割,如果上述財產由離婚當事人的父母保管而不是由離婚當事人直接掌控,那么就應當在離婚后另行提起分家析產之訴。
3、處理程序
(1)因拆遷安置補償,往往涉及到家庭共同財產,所以需要通過分家析產來分割財產,在離婚訴訟中往往不能分割,必須在離婚后另行提起分家析產訴訟。
(2)分家析產訴訟,應當將家庭所有成員(戶口本顯示的所有家庭成員)列為共同的當事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這樣才能保護每一位家庭成員利益。
(3) 在訴訟之前,應通過律師調查拆遷安置協議,如果檔案保管部門不配合,只能在訴訟后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據,但起訴要有最幾本的證據,比如離婚證、戶籍證明、拆遷資料等,否則立案也存在難度。
二、尚未取得的拆遷補償款能否分割?
司法實踐中,房屋已被拆除、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已經簽訂但尚未履行的拆遷利益廣泛存在,既有別于房屋已被拆除、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尚未簽訂階段的權利形態,也區別于已向拆遷人購買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已履行階段的權利形態,處于此階段的拆遷利益是否可訴,存在不少爭議。就本案而言,涉案拆遷利益不確定且不宜分割,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1、尚未實際取得的拆遷利益為不確定的權利。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保護的民事權利應當有具體明確的內容。雖然洪某夫婦與拆遷人在拆遷協議中約定了安置房的大體方位,但雙方還未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其間存在權利人的購房意愿、可供選擇房屋的戶型及面積等不確定性因素,拆遷利益尚處于不具體、不明確的狀態,不符合法定的起訴條件。
2、尚未實際取得的拆遷利益不宜分割。債的可分與不可分,取決于給付的是否可分,若干給付而不損給付的總體性質和價值,則為可分債,否則為不可分債。本案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在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約定的是按總的低價位商品房安置面積進行安置,拆遷人就101.77平方米的安置面積整體給付,更為符合雙方約定和合同本意。而拆遷人將向其余權利人每人交付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屋,顯然無法操作。至于補償款,由于拆遷實務中,補償款一般沖抵購房款,二者具有關聯性,亦不宜分割。
3、對此類案件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具有現實必要性。若法院對安置面積進行分割,當事人基于拆遷分戶的利益誘導,有可能會將法院判決作為向拆遷部門請求分戶的依據。拆遷利益轉化為實體權利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判決的可執行性較差。即使法院對拆遷安置利益進行分割,待安置到位后,當事人仍可能就安置房的實體分割提起訴訟,勢必造成訴訟資源的浪費。
三、關于拆遷補償款的分配原則是怎么樣的呢?
拆遷款是被拆遷人的,不需要分配,都是自己的。如果被拆遷人死亡,應當由其繼承人繼承。
由于遺產范圍限定在被繼承人去世時所擁有的個人財產,因此,因房屋拆遷所得到利益如果沒有實際進行確定、沒有簽訂拆遷協議,則拆遷權益無法作為遺產繼承。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簽訂拆遷安置協議,拆遷安置對象在簽訂拆遷協議前去世的。
應當首先對被拆遷房屋進行繼承,根據房屋屬于私房還是公房,分別確定產權人或承租人,辦理相關變更手續后再由新的產權人或承租人辦理拆遷手續。
2、已簽訂拆遷協議但未取得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對象在簽訂拆遷協議后,但拆遷利益尚未實際取得前去世的。
具體指拆遷協議已經簽訂,但是拆遷補償款尚未發放、拆遷安置房尚未取得產證等拆遷利益尚未取得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應當等當相關拆遷利益實際取得后,再進行相關遺產的分割、分配。如果拆遷安置房取得產證需要間隔很長時間,也可以先就目前已經取得的拆遷款及其他財產進行遺產分割,拆遷安置房等到取得產證或房產登記中心可以辦理相關登記手續后,再由各方繼承人對該拆遷安置房進行分割、繼承。
3、已簽訂拆遷協議且已取得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對象在實際取得拆遷利益后去世。
所涉及的財產可以作為遺產進行繼承,但是如果遇到房產登記中心無法辦理拆遷安置房登記手續情況的,可以先由各方繼承人簽訂遺產分配協議,確定拆遷安置房的分配方式并進行公證,然后等到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后,再執行該份遺產分配協議,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以上就是由為您整理的拆遷補償款如何進行分家析產的相關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要考察當地的拆遷政策,在許多地方拆遷補償款是按照被拆房屋的面積為依據進行計算的,注意收集拆遷發生地的相關拆遷政策,并據此收集相關證明材料。
家庭共有財產是指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生產所創造的財產,包括共同勞動創造的和共同繼承、受贈的財產。其特征包括:必須是全家人在一起生活時創造的、來源于全體家庭成員的共同勞動所得和各自勞動所得的財產、共同所有權不分份額。
法律分析
可以分家析產家庭共有財產。一般來說,家庭成員共同勞動所得的財產都屬于家庭共有財產,即家庭成員都有為之貢獻。如果財產是家庭成員共同受贈或共同繼承所得,也屬于家庭共有財產。家庭共有財產一般為共同所有,除非有特別約定。家庭共同財產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在共同生活期間所創造的,供全體家庭成員生活和生產的財產。該財產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發生在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期間的共同勞動創造的財產是家庭共有財產,而不是在共同生活期間共同創造的財富。2、家庭共有財產來源于全體家庭成員的共同勞動所得和各自勞動所得的財產。3、家庭共有財產為共同所有財產,在家庭關系存續期間,共有人不分份額,共同享有所有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該內容由 信金國律師 和 家和律云 共創回答一、分家析產糾紛影響拆遷嗎?
1、分家析產糾紛一般不會影響拆遷。
房屋拆遷實際上是一種行政許可行為,由拆遷管理部門向拆遷人發放拆遷許可證,拆遷人取得許可證后才能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分家析產糾紛屬于民事糾紛,一般民事糾紛是不會影響到行政行為的。
2、在分家析產時,應注意這樣幾點:
(1)分家析產時,要把家庭共有財產和家庭成員的個人財產區分清楚。分家析產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財產,屬于家庭成員的個人財產是不屬于分割范疇的。
(2)分家析產時,要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分割家庭共有財產。對家庭共有財產的分割,特別是對某些生產、勞動工具、設備等財產的分割,要盡可能有利于生產,有利于發揮家庭成員各自的專長。對于某些特定的不便分割的財產,也可以特別協議的方式作變通處理,以充分發揮該項的效用。分家析產直接關系到家庭成員今后生活安排的問題,因此,應當通過訂立分家析產協議書的形式進行,這樣,就不至于有分家后因某項財產產權的歸屬不清發生糾紛。
二、分家折產協議書都包含哪些內容?
1、分家折產協議書包括的內容包括立約人的姓名,在家庭中的輩份稱呼。
此外,還需要包含以下的內容:
(1)立約的具體時間及執行日期;
(2)分家的理由、原因和目的;
(3)分割家庭共有財產的合意以及對原家庭債務清償的安排;
(4)分割后的財產細目及其所有人姓名;
(5)證人姓名;
(6)立約人、證人簽名蓋章。
2、分家折產協議書簽署后并不是一定需要公證。
公證不是民事協議“生效”的必要條件,只是公證后可以使民事協議的效力更強,經過公證后的協議,將來有糾紛到法院時,法院一般會直接采納為證據,不用再質證,除非有相反證據證明公證錯誤。
政府一旦作出了拆遷房屋的決定,特定公民、單位的房屋就有可能會被拆遷。這些即將被拆遷的房屋,可能存在析產分家等的民事糾紛。一般情況下,政府并不會因為房屋存在糾紛,就決定不拆遷房屋。不管析產分家糾紛是否已經解決,都可以按照既定流程進行拆遷。
法律分析:首先協商,協商不成,根據家庭成員與拆遷房屋房主的關系。對房屋所占份額分配。根據各自應得份額分割。確定各共有人共有份額,有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各共有人的份額已經確定。對于共同共有,共有關系未終止前,不能進行按份的分割。在共有關系終止后,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推定平均分割其份額。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家庭拆遷如果被認定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的基本原則是:首先會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一千零八十八條
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析產后拆遷還是按照人口安置么
●析產動遷怎么算
●房屋析產后有什么影響
●析產后的房子還能要回來嗎
●房屋析產后可不可以強行分割
●房子析產后還會被法院查封嗎
●拆遷析產是什么意思
●析產后房子年限怎么算
●析產對動遷有好處嗎
●分家析產后拆遷
●析產 拆遷
●析產 拆遷
●房屋析產影響房屋交易嗎
●房屋析產分割會被駁回嗎
●拆遷分家析產
●拆遷析產是什么意思
●房屋析產給子女流程 農村宅基地
●析產房屋怎么分
●析產對動遷有好處嗎
●拆遷析產糾紛
●析產后拆遷補償規定,對拆遷安置房怎樣析產: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企業倒閉征收土地,企業破產后征用的土地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是否免征土地使用稅?,企業停產后還需繳房產稅和土地稅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業后還需繳房產稅和土地稅嗎,企業停產后還需繳房產稅和土地稅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是否需要繳納房產稅和土地稅?,企業停產后還需繳房產稅和土地稅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土地使用稅還需要繳納嗎,廠子停產后還交土地使用稅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是什么,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是什么,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有哪些?,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拆遷停產停業損失?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后拆遷有補償嗎,拆遷停產停業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主債務人破產,保證期間能否加速到期?,主債務人破產后對保證人有什么影響: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個體戶破產了欠的錢怎么辦?,個體戶破產后債務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破產后管理人拖欠工資怎么辦,破產后管理人拖欠工資如何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人民法院案例庫裁判要旨:破產糾紛,民法典下公司破產后合同糾紛的訴訟應對策略: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集體企業破產職工補償的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破產了還是法人嗎,破產后法人有什么后果: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后再次出售需要多少稅?: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房產后如何合法獲得補償金?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怎么起訴對方: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企業停產是否免征土地使用稅政策?停產后房產稅的處理: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房屋析產后遇拆遷怎么補償,析產動遷怎么算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史晨
內容審核:石珊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