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市中區土主鎮原鄉村集體企業福達苧麻紡織總廠職工代表向本報服務熱線反映,工廠于2002年5月宣布破產,并進行拍賣,目前清算已進入后期工作,然而100多名職工獲悉,工廠將以職工是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
市中區土主鎮原鄉村集體企業福達苧麻紡織總廠職工代表向本報服務熱線反映,工廠于2002年5月宣布破產,并進行拍賣,目前清算已進入后期工作,然而100多名職工獲悉,工廠將以職工是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臨時工”為由不予經濟補償,不考慮相關社會保險事宜。 據 市中區土主鎮原鄉村集體企業福達苧麻紡織總廠職工代表向本報服務熱線反映,工廠于2002年5月宣布破產,并進行拍賣,目前清算已進入后期工作,然而100多名職工獲悉,工廠將以職工是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臨時工”為由不予經濟補償,不考慮相關社會保險事宜。據了解,福達廠創建于1986年,屬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福達廠的發展對土主鎮今日紡織產業的形成和繁榮具有直接推動作用。至1995年1月1日始,福達廠與另一紡織企業市中區三凌織布廠達成租賃協議,將福達廠租賃與三凌廠,租期為10年。2002年5月,福達廠因負債數千萬元,資不抵債宣布破產,拍賣700多萬元,并成立清算小組進入清算程序。在土主鎮采訪,記者每到一處,便有原福達廠職工和職工家屬將記者團團圍住,他們說,“1986年我們齊心協力將廠建成,從創業之初的低工資低報酬干到企業破產近20年,作為與企業休戚相關、生死與共的職工,我們對企業懷著很深的感情,企業破產,我們得不到任何補償,我們將面臨吃飯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來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避免給社會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另據了解,職工們在進入福達廠時,還繳納了800—3000元不等的保證金(有的載明為入股金,有的載明為集資款),職工反映,這部分錢通過努力也只退了約70%。幾經努力,記者與福達廠破產清算小組組長、土主鎮鎮長王孝軍取得聯系。王孝軍稱:“具體到哪些人該補償,哪些人沒有補償,這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對結果不服,職工們可以起訴或向上級部門反映。”然而,記者了解到,企業破產作為特殊訴訟,如果一旦程序終結,福達廠即自動消失,其法律主體單位都不存在了,職工們又該向誰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另據職工們反映,福達廠曾有50多名職工通過勞動部門與福達廠簽有勞動合同。據悉,這一部分人將得到經濟補償———雖然,在這部分人中,有不少人未到企業上過一天班。通過采訪,幾個問題成為雙方僵持的焦點:一、1995年福達廠租賃給三凌廠,職工是否轉變身份不再是福達廠職工;二、職工與福達廠簽沒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就能決定職工有無經濟補償的權利;三、當初的保證金(或曰股金,或曰集資款)如何處理。通過努力,記者找到了福達廠與三凌廠當初的租賃合同。合同載明:租賃期內原甲方職工(福達廠)要求離廠,其保證金由乙方(三凌廠)酌情付給……租賃期滿后,乙方按實際有保證金的人數和金額歸還甲方。可見,合同表明的法律關系是財產,即物的租賃,職工勞動關系未發生實質改變。即使退一步設想,福達廠認為租賃改變了職工身份,那么1995年至破產時的2002年,租賃方三凌織布廠也并未認同職工工齡為自己負責,其間7年的職工工齡難道因此自動蒸發再者,根據《勞動法》和勞動部(1994)481號文件以及最高法院(2002)23號司法解釋第五十六條,職工與企業之間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未簽訂合同的過錯在企業而不在職工。因企業破產解除勞動關系,勞動者對企業享有補償金請求權;而且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順序清償,企業職工為第一順序清償人。具體為企業根據職工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解決勞動關系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的經濟補償,最多不超過12個月。對于職工所繳保證金,顯然違法,應足額附息退還;如為入股股金,按照權利和義務一致的原則,職工是否主張過自己的權利。如論為集資款,按法律規定,除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外,任何人和組織無權集資。 (編輯:破產清算)
一、公司破產職工怎么補償
1、公司破產職工的補償標準,具體如下:
(1)需要確定員工的實際工作時間和月工資;
(2)員工的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的,可獲得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工作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4)工作不滿六個月的,可從公司處獲得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辭退員工還可以失業金嗎
被公司辭退屬于勞動者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只要勞動者其它條件符合規定,就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按規定享受其他各項失業保險待遇:
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3、已依法定程序辦理失業登記的;
4、有求職要求,愿意接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的。
法律分析:倒閉企業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1、企業倒閉員工賠償標準為: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
2、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后,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金
●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款
●集體企業破產員工怎么安置
●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呢
●集體企業破產具備什么條件
●集體單位破產員工如何賠償
●集體單位破產
●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款
●集體企業破產程序
●集體企業破產法
●諸暨市失地轉城鎮職工什么時候開始的政策,諸暨農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數字化時代,法院判決維護銀發勞動者權益,企業需給予適老關懷,職工權益破產保障機制解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職工勞動糾紛如何處理,勞動糾紛如何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關于企業職工探親規定,國家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職工互助保險報銷范圍有哪些,職工互助醫療保險報銷范圍: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陜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新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2008年以后的繳費基數、比例隨當年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調整:今日土地拆遷,征收政策轉載
●職工福利房因道路建納入拆遷范圍被認定為違章建筑遭強制拆遷,單位福利房拆遷政策:今日在線拆遷法律咨詢
●"醫保六月份交的,管到明天六月份嘛",職工醫保最晚本月幾號交: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職工補償標準?淮陰區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職工補償標準?祖遺戶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職工補償標準?浦口區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對正在營業的商鋪怎么賠償?拆遷對退休職工如何賠償: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職工醫療費報銷單中的一次性材料是什么意思,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是什么意思: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拆遷為何要對職工進行補償,企業拆遷該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羅娟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集體企業破產后,職工能否得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