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享受新農養老險待遇能否妨礙工傷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勞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勞務關系處理。”以及《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已經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適用本辦法。”結合以上兩部司法解釋、政府規章的立法本意可以看出,如果勞動者已經享受了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那么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只能構成勞務關系,而不能形成勞動關系,進而不能予以工傷認定和享受工傷待遇,因為,享受工傷待遇的前提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否則只能按照一般的人身損害予以賠償。而現實生活中,因工傷獲得的待遇補償,特別是金錢補償往往要比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所獲得的金錢補償要高。就目前而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并不屬于我國《社會保險法》的基本養老保險范疇,理由如下:
其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能力弱,基本不具備養老的功能。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農村養老保障主要以家庭養老為主、集體保障為輔,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僅僅負責“五保戶”的供養。但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逐漸深入,各地紛紛建立和完善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同時也加大了對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財政補貼,提供農村養老保險待遇的給付。2010年我國《社會保險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但是,目前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待遇水平低,保障能力弱。農村養老保障的基本模式仍然是堅持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保險相結合。從以上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重慶農村居民每月80元的養老金是無法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更不用說養老了。因此,就目前而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還不能足以承擔起農村居民的養老,并不是一種完整意義上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其二,目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并沒有納入社會統籌的范圍。根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農村養老保險是指以農村非城鎮戶籍的居民為保險對象的養老保險制度。從以上概念分析,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著明顯差別:一是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證城鎮就業群體,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保障的是農村居民群體。年滿16周歲(不包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二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所強制性實施的,雇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納費用,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強調的是自愿原則,是農民自愿參加的,雖然有政府加以引導,但不得強迫命令。三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有彈性,農村居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繳費檔次,多交多得,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則是有規定的繳費比例、支付標準等。四是籌資結構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納的是大部分,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予老年人基礎養老金,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我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第二十一條規定,“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由此可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并沒有納入社會統籌的范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國務院決定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隨之將是《社會保險法》的修訂。一旦《社會保險法》將農村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納入社會統籌的范圍,農村居民享受與城鎮居民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那么此時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的關系應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的規定,按勞務關系來處理,即不能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所有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享有工傷保險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為包括農民工在內的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二○○三年三月二十日給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的《關于農民工適用勞動法律有關問題的復函》中規定,“凡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包括農民輪換工),應當適用《勞動法》。發生工傷事故的,應適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6]266號)”。
因此,按照同工同酬原則以及《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是一致的,并不因為身份(如農民工)的不同而有區別。
【提示】
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A.第3條規定,農民工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后,在參保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參保地的規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在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在生產經營地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生產經營地的規定依法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B.第4條規定,對跨省流動的農民工,即戶籍不在參加工傷保險統籌地區(生產經營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民工,1至4級傷殘長期待遇的支付,可試行一次性支付和長期支付兩種方式,供農民工選擇。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長期待遇的,需由農民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與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協議,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關于做好建筑施工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
A.建筑施工企業除了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手續并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以外,同時還必須按照《建筑法》規定,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的農民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B.并規定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將參加工傷保險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必備條件之一。
如果您所在的用人單位因為你是農民工就減少您該有的福利待遇,請您一定要“站起來”維護自身合法的權益。您們是農民工也是勞動者。
農民工也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農民工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需要在三十日內為其申報社保登記,并按月足額為其繳費。當發生工傷事故時,就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公司可以交五險一金嗎
公司可以交五險一金。
在我國境內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單位可以交五險一金。
單位自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的三十日內就需要為勞動者申報社保登記并按期足額繳費,而建立勞動關系之日就是用工之日。
需要的條件如下:
1、社保、公積金開戶企業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去社保局及公積金中心辦理社保、公積金開戶。社保開戶后會拿到《社保登記證》,公積金開戶后會取得單位公積金登記號;
2、增減員單位每月都必須把企業新增的員工添加進單位的五險一金賬戶中,并把已經離職的員工從賬戶中刪除。社保、公積金賬戶為兩個獨立的賬戶,增減員工的操作在兩個賬戶中都必須進行;
3、確認繳費基數單位每月需要為員工申報正確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以確保五險一金的正常繳納,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首月工資為準;
4、五險一金繳費如果企業、銀行、社保或公積金管理機構三方簽訂了銀行代繳協議,則五險一金費用將在每月固定時間從企業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通過現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險一金管理機構現場繳費。
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五險一金通常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都會幫員工辦理五險一金。而中小型企業一般不會幫忙繳納住房公積金,有的個人企業不會幫忙交納生育保險,還有的企業只給交納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一些個人企業會幫員工繳納失業保險。
二、社保和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同時交嗎
農村養老保險和社保不能同時交,因為社會養老保險最終只能享受一種養老金領取,不能領取兩份。過去已經參加城保的農民工及用人單位,可以按照《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規定調整繳費比例。降低農民工及其用人單位的經濟負擔,以最大限度地將農民工納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
三、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怎么處理
職工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也就是說,用人單位不得與處于停工留薪期內的工傷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
1、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及按月支付傷殘津貼。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并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農民工享受新農養老險待遇能否妨礙工傷認定
●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問題
●農民工有養老保險金嗎
●農民工養老保險新政策
●農民工交養老保險新政策出臺
●農民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農民工的養老保險問題
●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
●農民工養老怎么辦
●拖欠農民工工傷賠償金怎么辦?,拖欠農民工工傷賠償金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沒錢請律師怎么辦,工傷找律師一般律師費是多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東莞市工傷十級賠償標準是多少?東莞市外遷入流程: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員工受傷需要休息三個月。工資應該怎么補償?,工傷骨折休息三個月怎么賠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上海市工傷賠償標準?上海市拆違補償標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銅仁10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與計算方法?銅仁市誤工補貼怎么算: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安徽九級工傷賠償標準2023?安徽巢湖拆遷補償多少錢: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同時申請工傷賠償和民事賠償嗎?,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同時申請工傷賠償和民事賠償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職工醫療費報銷單中的一次性材料是什么意思,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是什么意思: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24小時內沒有備案如何申報工傷,工傷24小時沒有備案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賠償的法律追訴期是多久?,工傷的追訴期為多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勞動仲裁律師費收費標準,工傷勞動仲裁請律師費一般是多少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江蘇工亡糾紛起訴哪個法院管轄,江蘇工傷事故糾紛訴訟管轄地在哪: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民工工地工傷骨折沒人管怎么辦,農民工在工地上受傷骨折怎樣賠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東莞市工傷十級賠償標準是多少?東莞市外遷入流程:今日在線補償標準法律咨詢
●自己開負主責的交通事故是工傷嗎?自己開荒的土地歸誰: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怎么申請工傷認定?怎么申請政府土地使用權裁決: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上海市工傷賠償標準?上海市拆違補償標準:今日在線補償標準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范美華律師
來源:臨律-農民工享受新農養老險待遇能否妨礙工傷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