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如何在發生工傷時尋求幫助?,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職業病,單位應在30日內向社保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特殊情況可延長。單位不申請時,職工、親屬或工會可在一年內提出申請。工傷認定情形包括工作時間內事故傷害、工作前后預備性 收尾性工作傷害、工作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職業病,單位應在30日內向社保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特殊情況可延長。單位不申請時,職工、親屬或工會可在一年內提出申請。工傷認定情形包括工作時間內事故傷害、工作前后預備性/收尾性工作傷害、工作職責暴力傷害、患職業病、工作外傷害、上下班途中非本人責任交通事故等,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分析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參保區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所在單位不申請的,職工或近親屬以及工會組織可以在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第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工傷保障:員工應如何妥善處理工傷事宜?
員工在發生工傷時,應采取以下措施妥善處理工傷事宜。首先,立即報告雇主或上級領導,詳細描述工傷情況,并盡快尋求醫療救助。其次,保留相關證據,如醫療記錄、照片等,以支持工傷認定和索賠。同時,咨詢專業律師或工會,了解自己的權益和法律保護。在與雇主或保險公司溝通時,保持準確和詳盡的記錄,并及時提供所需文件。如果遇到拒賠或糾紛,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或法院尋求幫助。最重要的是,員工應積極參與康復治療,恢復健康,并與雇主合作,確保工傷事宜得到妥善處理。
結語
員工在發生工傷時,應立即報告雇主或上級領導,并尋求醫療救助。同時,保留相關證據以支持工傷認定和索賠。咨詢專業律師或工會,了解自己的權益和法律保護。與雇主或保險公司溝通時,保持準確記錄并提供所需文件。如遇拒賠或糾紛,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或法院尋求幫助。員工應積極參與康復治療,與雇主合作,確保工傷事宜得到妥善處理。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地工傷應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認定申請。工傷賠償要求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工傷賠償包括醫療費、傷殘補助金、就業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法律分析
一、工地工傷找哪個部門解決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投訴/舉報聲明:以上內容由網結合政策法規整理發布,若內容有誤或涉及侵權可進行投訴。
二、工傷沒有勞動合同怎么索要賠償
1.首先需要證明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也就是事實勞動關系,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指的是用人單位跟勞動者之間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或者是沒有有效的合同,或者是口頭協議達成的勞動關系。
2.我國的法律是承認事實勞動關系的,也就是說,只要勞動者跟用人單位之間確實存在著雇傭關系,即使沒有合同的存在,用人單位也不能以此為由拒絕給給予勞動者相應的補償,或者是工資福利等待遇。
三、工傷賠償包括哪些內容
工傷保險待遇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到24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結語
工地工傷需要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賠償需要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即使沒有勞動合同也可索要賠償。工傷賠償包括醫療費、傷殘補助金、就業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問可向相關部門咨詢投訴。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一章 總 則 第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工傷保險的政策、標準,應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一章 總 則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二章 工傷保險基金 第九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定期了解全國各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收支情況,及時提出調整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的方案,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工傷認定申請的時限是工傷發生之日起一年內,申請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保部門提出。用人單位未按時提交申請,相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工傷鑒定期限為30日,單位應在此期限內向社保部門提出申請。
法律分析
如果用人單位尚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一、工傷的傷殘賠償金申請條件是什么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勞動、聘用合同文本復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二)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二、工傷鑒定的期限為多久
單位鑒定工傷期限是三十日,個人鑒定工傷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法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期限是一年。
結語
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員工如何在發生工傷時尋求幫助呢
●員工如何在發生工傷時尋求幫助賠償
●工傷怎么求助
●員工如何在發生工傷時尋求幫助的方法
●員工工傷怎么安撫情緒
●身邊員工發生工傷后,我們應如何應對
●員工發生工傷去什么地方咨詢
●員工如何在發生工傷時尋求幫助賠償
●如何與工傷員工談賠償
●工傷怎么求助媒體
●眼睛工傷十級鑒定標準,眼睛工傷等級鑒定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十級工傷賠償標準最新,十級工傷賠償多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賠償和搬廠賠償可不可以兩者兼得,工廠搬遷賠償與工傷賠償,能不能同時獲得賠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人洗澡受傷算工傷嗎,工人洗澡受傷算工傷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地工傷責任劃分標準?工地工傷責任賠償,工地工傷責任劃分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認定生效后是否能夠推翻?,工傷再次鑒定推翻多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3年最新湖南省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湖南省工傷賠償標準2022: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認定中的因工外出的定義是什么?,因公外出工傷認定條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意外摔倒算工傷嗎,摔倒是否可以算作工傷?: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工傷認定流程是怎樣的(工傷認定應提交哪些材料),北京市工傷認定流程是怎樣進行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杭州市職工因工傷造成拆遷是否有補償標準,杭州市工傷職工拆遷補償標準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建筑工地工傷賠償標準,工地工傷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等級為七級和八級有何不同?,七級工傷的標準是什么,八級工傷的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上班路上被馬蜂蟄了算不算工傷?,工作時被馬蜂蜇傷算不算工傷?: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腦震蕩的賠償標準是什么?,工傷輕微腦震蕩能賠償多少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報銷工傷一定要交警調解書嗎,工傷報銷的步驟:交警調解書是否必要?: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杭州市蕭山區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杭州蕭山工傷鑒定地址: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工傷取內固定停工留薪期多長,工傷內固定沒取到取都算停工留薪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工傷自殘如何認定,法律規定工傷認定自殘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團體工傷保險賠償標準數額,團體工傷保險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苗佳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員工如何在發生工傷時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