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補償安置標準,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性法規、地方性規章進行。由于沒有統一適用的補償安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補償安置標準,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性法規、地方性規章進行。由于沒有統一適用的“補償安置辦法”,當集體土地上房屋遭遇征收時,拆遷戶朋友們可能會遭遇到補償標準不合理合法、沒有征收公告、沒有征地批文等多種違法征收的情形。圣運律師為大家整理了幾類典型的集體土地遇到征收時,必須注意的關鍵點及維權方案,干貨滿滿,不要錯過!
無論是基本農田還是普通農田征收,國家都明確規定任何機構、任何人員都不得貪污、挪用或者截留農民的補償款。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律也賦予了大家明確的救濟渠道。如果征收部門選擇不作為,拆遷戶可以及時尋求專業律師幫助,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實踐中,這是非常重要的維權方式之一。如果村委會成員存在私分、挪用、長期拖延發放征地補償費的情形,其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村民可向當地人民檢察院進行報案,要求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偵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注意,基本農田一定是國務院來批準征收。如果有的地方政府擅自征收,或者以租代征、擅自更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方式,把永久基本農田變成一般耕地、其他建設用地,再進行分割征收。這些行為都是違法的,農民朋友可以要求補償。需要強調的是,基本農田按照我國《土地管理法》以及國務院相關規定,補償應該比一般的耕地補償高,應當按照最高的標準給農民補償。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也就是說,征收荒地也是有補償的。
有的農民朋友會問“村里鼓勵我開荒,開墾后的開荒地被征收了有補償嗎?”,開荒地一般情況下給補償。首先,國家征收農村開墾后的荒地亦是需要進行補償的,一般而言補償的項目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按照國家規定開荒地三年以上,如果遇到征收的話應當給予一定補償的。需要注意,有些地方是禁止開荒的,需要退耕還林、退耕還湖,那么我們不能違背國家政策去盲目開荒。
無論以環保名義、城市改造還是以其他的名義,如果確實符合當地政策和國家法律,那么就是合理合法的。但是如果打著這樣的名義,做出損害老百姓權益的行政行為,那么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給予補償。
在圣運律師代理的山東泰安村民維權案中,山東的孫先生等人就遇到了以環保之名限拆正在經營的養殖場。其與村委會簽訂了承包合同,承包了本村集體土地,進行規?;笄蒺B殖,并取得營業執照及動物防疫證等各項養殖許可文件。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孫先生等人突然收到鎮人民政府下屬鎮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作出的《關閉整體拆除通知》,以環境整治的名義限其10日內關閉養殖場,自行拆除,否則將予以強制拆除,對養殖損失不給于任何補償。
委托了圣運律師后,圣運律師首先協助村民通過信息公開獲得養殖場位于“禁養區”范圍的政府信息。其后以鎮政府為被告啟動撤銷《關閉整體拆除通知》的訴訟,以撤銷關停通知。雙管齊下幫助四位村民先解決無法經營限期拆除的燃眉之急。圣運律師認為,根據《關于促進規?;笄蒺B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20號)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因為環境整治,經濟開發等理由限制或禁止畜禽養殖業的發展”。退一萬步講即使因劃分禁養區、開展環境整治等公共利益需要,而要求自行關停拆除養殖場,前提條件也是依法給予合理、合法的補償。
最終在圣運律師的努力下,鎮政府最終表示依法予以四位村民搬遷補償,對土地、畜禽舍及附屬物等各項費用進行補償,四人均獲滿意補償,這場以環保為名對養殖場限拆不予賠償的危機得到了圓滿解決。
圣運律師提示大家,新《土地管理法》及實施條例施行后,集體土地上征地拆遷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在現實中,因為種種情況,征收方往往會在程序上出現疏漏。農民朋友維權時,需要認真分析,抓住其程序違規的地方,獲取協商補償的關鍵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