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發出全國首張城中村改造房票,首批三個商品房源納入“房源超市”,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廣州報道4月18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首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安置啟動活動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行。現場,全國首張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發放到村民手中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佳楠 廣州報道
4月18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首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安置啟動活動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舉行。現場,全國首張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發放到村民手中,“房票安置”試點將在該區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項目中有序推進。
據了解,黃埔區作為廣州市城中村改造主戰場,發出全國首張“依法征收、凈地出讓”城中村改造新模式項目房票,是集體用地征收補償的首創。日前,該區已正式印發實施《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安置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這也是廣州首個落地的區級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政策。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黃埔區舊改體量為廣州市內最大,過去在舊改流程、補償安置等方面突破較多,此次房票政策是黃埔區探索舊改新模式和舊改營商環境改革的創新舉措。
根據《細則》,在實施城中村改造時,被拆遷人的房屋安置補償權益貨幣量化后,由區政府指定單位出具給被拆遷人購置商品房的憑證,限制在特定時間、地域和范圍內,包含住宅、非住宅房源和政府持有房源等。
事實上,城中村改造項目的特殊之處在于涉及的主要是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相比存在較大價格差異,因此基礎補償金額如何確定是被拆遷人最關心的內容。
對此,黃埔區綜合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貨幣補償安置標準和村民對棄產價格有較大認同感等因素,明確結合黃埔區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貨幣補償安置標準、棄產價格和項目具體情況,在房票安置方案中合理、合法確定基礎補償金額,這也是本次出臺政策的最大創新之處。
《細則》明確,房票金額包含基礎補償和不超過5%的政策性獎勵,具體比例結合項目具體情況在房票安置方案中確定。被拆遷人可憑房票在“房源超市”中自由靈活選擇心儀的房源,并與房屋權屬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
本次試點的首期房票安置在位于黃埔區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項目推開,改造范圍240公頃,其中集中建設區171公頃。計劃安置村民住宅3.33萬平方米,預計首期房票補償安置金額不高于2.72億元。
據廣州開發區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考慮村民意愿、改造主體推薦以及開發商實力等因素,首期房票安置試點可選房源納入了知識城·悅辰壹號、知識城投資嘉達·山與墅、龍獅·璟瓏府三個商品房源,同時相關部門正在與更多優質房地產企業對接,下一步將繼續擴充房源超市的儲備項目。
李宇嘉認為,在基礎補償金額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不超過5%的政策性獎勵,來確保房票安置的金額大于棄產補償的金額,再加上進入房源超市的新房項目比周圍在售的同類型新房項目的價格要低,這一政策性獎勵加上價格優惠的組合拳,將進一步刺激被拆遷人群選擇房票安置。
“本身我就有住房剛性需求,很幸運有機會享受到房票安置政策。”剛剛領到房票的黃埔區九佛街蓮塘村陳先生在采訪中透露,他計劃將房票用作購買“房源超市”中的知識城·悅辰壹號項目的一套107平方米三房一廳戶型,最快半年即可交房實現入住。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細則》,房票的有效期自核發之日起計算,最長不超過18個月,如果在兌付期限內未購房,到期后可持房票向房票核發單位按基礎補償金額申請兌付現金。
值得一提的是,首期試點的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片區是廣州市正在規劃中的生物醫藥世界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核心承載區。通過引入房票安置政策,可以為該片區騰挪產業及保障房建設空間,進一步滿足周邊灣區半導體產業園、國際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高端人才及產業工人的住房需求,實現產城融合、交通便利、職住平衡。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內容審核:劉偉濤律師
來源:臨律-廣州黃埔發出全國首張城中村改造房票,首批三個商品房源納入“房源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