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協議是合同嗎,拆遷協議是合同,拆遷協議的簽訂是很重要的,作為拆遷單位和被拆遷人都要予以重視。一、拆遷糾紛處理的幾種方法1、協商房屋拆遷發生后拆遷方急于與被拆遷人通過簽署協議拆遷的方式對被拆遷人房屋進行拆遷,但是在協議的簽署過程中應以自愿
拆遷協議是合同,拆遷協議的簽訂是很重要的,作為拆遷單位和被拆遷人都要予以重視。
一、拆遷糾紛處理的幾種方法
1、協商
房屋拆遷發生后拆遷方急于與被拆遷人通過簽署協議拆遷的方式對被拆遷人房屋進行拆遷,但是在協議的簽署過程中應以自愿、公平公正的方式簽署,并且協議內容不能損害雙方的權利,自然,在拆遷中如果被拆遷人不滿意協議內容可以和拆遷方談判協商的方式處理糾紛,雖然這種方式一般是拆遷方比較強勢,但如果通過專業律師的幫助拿住一些籌碼與拆遷方談判也不是不可能的,同時記住,與拆遷方談判不可獅子大張口的漫天要價,更要保持自己的底線;
2、向上級行政、監察、人大申訴
我們都知道,征地拆遷的主體部門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說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實施拆遷后如果產生糾紛,被拆遷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訴,或者對實施拆遷的政府工作人員發生違法行為時可向監察機關舉報,同時向人大機構申訴
3、行政復議和訴訟
避免強拆最有效的辦法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國家對征地拆遷的重視,我們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著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律師的幫助對政府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二、拆遷訴訟中應注意的四大問題
1、拆遷訴訟有時效約束
即使拆遷方有損害權利的行為,如果當事人沒有在法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也不能受到法律保護。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只要認為拆遷方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就可以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或3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過了這段時間,當事人只能通過信訪、投訴等非訴渠道解決。
2、法院、房管局不能強制撤銷房產證
(1)房產證是證明權利人享有房屋權利的憑證,但如果當事人在拆遷訴訟中敗訴了,法院也不能直接撤銷其房產證,即使您的房屋是違章建筑,法院也只能要求房管局撤銷房屋的產權證。
(2)房管局只能在出現登記錯誤等情形下才能撤銷房屋產權證,其不能因為當事人不服拆遷決議或有不合理的要求就撤銷房產證,因為房屋是依法建造的。若房管局有侵害公民房屋所有權的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恢復其權利。
3、不是所有的拆遷公告都可訴
(1)我們都知道在拆遷之前,拆遷方需要發布拆遷公告,我們是否能在對拆遷公告不服的時候提起訴訟取決于公告中所載的內容。
(2)公告中載明對拆遷戶的具體拆遷計劃或補償方案的,當事人不服的,應當先要求有關部門裁決再提起訴訟,但如果公告中的內容僅僅載明政府的拆遷標準等規范,當事人就不能提起訴訟了,只能在對拆遷計劃或補償方案提出行政訴訟時,要求法院附帶審查公告中所載的規范內容。
(3)公告顧名思義要發出來才能廣而告之,因此當公告還只是一份政府文件或者會議紀要的時候,因為還沒對外發布,當事人也不能操之過急,提起訴訟。
4、當事人在訴訟期間拆遷方不能強拆
(1)法律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當事人對拆遷事項有爭議的可以提起訴訟,因此在爭議還沒解決的情況下拆遷方就不能強制拆遷。為了避免拆遷方的違法行為給當事人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拆遷程序會因當事人提起訴訟而停止。
(2)但在市政工程中,由于工程涉及公共利益,政府在已經給拆遷人安置好且執行行政裁決不會影響到其正常生活時,拆遷方仍可以強制拆遷。
提起拆遷訴訟不能操之過急,當公告中能所載的內容直接影響到自己的權利時,在法定時間內才可以提起訴訟,任何公民或國家機關都不能非法剝奪公民權利。
是的。現在的房屋拆遷,除了對拆遷房屋做補貼,為了能夠解決被拆遷人的居住問題,拆遷方還會弄個拆遷安置房。如果是要補償及安置房的,首先需要跟拆遷方那邊簽訂個協議書。因為拆遷安置補償協議都是關于安置房的問題,這種協議書是不是實質意義上的購房合同。
拆遷補償協議給被拆遷人嗎?
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后,補償協議是一式兩份的,兩份都屬于原件,由被拆遷人和房屋征收部門各持一份。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不是,協議拆遷和拆遷協議是不一樣的,協議拆遷可能并不是由市、縣人民政府實施的,而是由一些開發商私自進行的,存在違法的可能性,拆遷協議是協商好補償問題后簽訂的協議書。
相關法律規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1、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2、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一、拆遷補償影響的因素有哪些?
1、調查確認知情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征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
2、征收決定起訴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老百姓可訴程序。
3、評估選擇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征收人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通過多數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房屋征收評估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4、房屋補償方式選擇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5、補償方案及修改參與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6、房屋征收補償決定起訴權。
7、依法享有權。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在此老百姓不難看出,通俗講就是拿錢走人。
8、最后救濟權。
拆遷戶是拆遷協議的簽訂方,所以必須持有一份拆遷協議,不給拆遷戶拆遷協議的行為是不合法的,建議向有關部門投訴,及時維權。
一、征收方威脅不搬遷要強拆拆遷戶應該相信嗎
征收方威脅不搬遷就要強拆的,要看拆遷是否合法,如果合法的,是可以強制拆遷的,如果符合的,被拆遷人要做好準備,以免自己利益受侵害。
(一)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二)簽訂《房屋拆遷協議》后,按照民法典的相關法律,要求履行合同進行拆遷的,當事人應當履行其義務,所以拆遷協議也是作為強制拆遷的法律依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百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45條之規定,土地征用房屋強制拆遷應由有關單位申請人民法院執行,即只有司法強制拆遷才算合法。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四百八十二條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筑和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
二、不履行拆遷協議怎么辦
拆遷協議在法律性質上通常被作為行政協議,一方不履行的可以要求提起訴訟要求強制履行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是無論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是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一方從對方獲得某項權利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凡顯失公正的協議是可撤銷的。
●拆遷協議和拆遷合同一樣嗎
●拆遷協議屬于
●拆遷協議是跟誰簽
●拆遷協議是拆遷證嗎
●拆遷協議與協議拆遷的區別
●拆遷協議算合同嗎
●拆遷協議屬于什么合同
●拆遷協議屬于
●拆遷合同和拆遷協議的區別
●拆遷協議是和誰簽
●房屋拆遷協議怎樣簽,拆遷房屋需簽多少份協議: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房屋拆遷協議丟失如何補辦,【拆遷補償協議】拆遷補償協議書: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商鋪拆遷協議怎么寫,商鋪出租合同怎么寫,商鋪租賃協議書: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協議怎么寫?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2022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宅基地拆遷協議和拆遷補償協議: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拆遷協議簽了沒錢拿房怎么辦,只簽訂了拆遷協議沒拿到房離婚怎么分: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被騙簽的拆遷補償協議怎么辦,拆遷補償協議書簽不完被拒簽后該怎么辦: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拆遷協議抵扣契稅怎么算,拆遷房如何抵扣契稅: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什么是協議出讓土地使用權?協議取得土地是出讓還是劃撥: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收回劃撥地有沒有補償?國家收回劃撥土地要簽訂協議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注意什么?簽訂征地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問題: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簽約?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技巧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關于行政協議糾紛的裁判規則(二),行政協議約定仲裁條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委托書模板 文本?房屋拆遷委托協議怎么寫才有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收協議書怎么寫范文?土地征收協議書怎樣為無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注意事項?拆遷補償協議簽訂后,當事人還需辦理哪些手續?: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達不成協議怎么辦?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不能達成協議該如何處理: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公證細則?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公證程序: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怎么寫?拆遷補償協議范本: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房子拆遷協議書?房屋拆遷協議書范本: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來源:中國法院網-拆遷協議是合同嗎,拆遷協議和拆遷合同一樣嗎
投稿:尤雨研
內容審核:吳海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