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土地新政策 法律問題,法律分析:1、四大證書或將停止發放隨著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結束,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證書、宅基地使用證書、農村土地承包證書、農村房屋產權證書的發放也將會結束,同時現如今各地農村都在紛紛推動農村不動產登記,實現“房地
法律分析:
1、四大證書或將停止發放
隨著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結束,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證書、宅基地使用證書、農村土地承包證書、農村房屋產權證書的發放也將會結束,同時現如今各地農村都在紛紛推動農村不動產登記,實現“房地一體”,農村的土地、房屋等產權證書將會由不動產登記證書所代替。
2、土地將不會重新分配
現在許多農民都還在討論土地確權之后,到了2027農村的土地是否還會再次進行重新分配,大家可以想一下土地確權工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到2027年再次分配土地,這些資源必然會遭到浪費,所以未來再次進行土地分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3、嚴格保護農村土地
現在各地農村都在開展土地的整治工作,嚴格控制農村耕地紅線,確保農村耕地的地力,《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非農業建設必須要節約使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如果農民將耕地另作他用土地將會被收回。同時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法土地管理法規,造成耕地大量毀壞;將會除以罰金和拘役,情節嚴重的還將會收回其土地使用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九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
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農村土地政策2022的新規定如下:
1、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2、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3、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
4、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減少非公益性用地劃撥;
5、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
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的規定如下:
1、鼓勵創新土地流轉形式。鼓勵承包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導農戶長期流轉承包地并促進其轉移就業。鼓勵農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換并地方式解決承包地細碎化問題。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土地流轉優先權。以轉讓方式流轉承包地的,原則上應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進行,且需經發包方同意。以其他形式流轉的,應當依法報發包方備案。抓緊研究探索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在土地流轉中的相互權利關系和具體實現形式。按照全國統一安排,穩步推進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試點,研究制定統一規范的實施辦法,探索建立抵押資產處置機制;
2、嚴格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轉、價格如何確定、形式如何選擇,應由承包農戶自主決定,流轉收益應歸承包農戶所有。流轉期限應由流轉雙方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協商確定。沒有農戶的書面委托,農村基層組織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名義,將整村整組農戶承包地集中對外招商經營。防止少數基層干部私相授受,謀取私利。嚴禁通過定任務、下指標或將流轉面積、流轉比例納入績效考核等方式推動土地流轉;
3、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有關部門要研究制定流轉市場運行規范,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依托農村經營管理機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和管理網絡,建立土地流轉監測制度,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發布、政策咨詢等服務。土地流轉服務主體可以開展信息溝通、委托流轉等服務,但禁止層層轉包從中牟利。土地流轉給非本村集體成員或村集體受農戶委托統一組織流轉并利用集體資金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可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流入方收取基礎設施使用費和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用于農田基本建設或其他公益性支出。引導承包農戶與流入方簽訂書面流轉合同,并使用統一的省級合同示范文本。依法保護流入方的土地經營權益,流轉合同到期后流入方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續約。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健全糾紛調處機制,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糾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條
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
禁止通過擅自調整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方式規避永久基本農田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審批。
土地政策2021年新規定為要保護耕地的數量和土地的質量。目前我國大力推進土地的流轉以及農業規模化的生產,但為了防止土地會變成非農化,為了保護耕地的數量以及土地的質量,現在享受農村土地的補貼的政策將越來越嚴格。湖堤、泄洪區、灘涂及河道等都不是屬于農村的集體耕地的土地,通過復墾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是得不到補貼的。
《2021年土地政策新規定》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有關規定,不屬于農村集體耕地的灘涂、行洪區、湖垸、河道等已經圍墾、種植作物的土地,不能獲得補貼;
2、國家已頒發林權證的林地和已享受退耕還林補貼的土地,不能獲得補貼;
3、經縣級人民政府認定,長年拋荒的耕地不能獲得補貼;
4、經縣級人民認定,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不能獲得補貼;
5、作為畜牧養殖場占用的耕地不能獲得補貼;
6、成片良田轉為設施農業用田并且常年不耕作的,不予補貼。
1、定義收集范圍。符合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實施的五種具體情況是:軍事、外交用地;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2、提高補償標準。對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征地時應當依法及時足額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村民房屋及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并為被征地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第一款??明確強調,征地補償應當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在征地補償范圍上,在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面子補償費的基礎上,增加農村村民住房和社會保障費。將農村村民住房作為單一的補償內容,可以充分體現農民對集體土地的權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增加社會保障支出,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的繳費補助。
●2021年土地新政策 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年土地新政策 法律問題解讀
●2021年土地最新政策
●2021年土地新政策 法律問題研究
●2021年的土地法
●土地新政策2020
●2020年土地新法規
●2021年土地新政策 法律問題解讀
●2021土地有啥新政策
●2021新的土地法
●萬源農村房屋拆遷補償,2021年萬源拆遷項目 法律問題: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宣化區房屋拆遷補償,宣化區近5年動遷規劃 法律問題: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清河村民樓房拆遷怎樣補償,海淀區清河四街拆遷補償 法律問題:今日樓房拆遷補償更新
●農村宅基地拆遷安置 ,農村宅基地拆遷安置 法律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1宅基地新規定新政策 法律問題,2021宅基地新規定新政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分宅基地是按戶口分的還是家庭成員分的 法律問題,分宅基地是按戶口分的還是家庭成員分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家庭成員認定,宅基地家庭成員認定 法律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權政策新規2021年 法律問題,農村宅基地政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家庭成員認定,宅基地家庭成員認定 法律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補償樓房屋檐如何計算,實際宅基地是不是從滴水檐算 法律問題:今日樓房拆遷補償更新
●樓房頂樓拆遷補償,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 法律問題:今日樓房拆遷補償更新
●枝江房屋拆遷補償,2021枝江市拆遷規劃 法律問題: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最新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法律責任是什么?,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法律問題: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農村溝渠占用的法律問題,占用農村溝渠違法嗎: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東風村舊村改造補償安置方案 法律問題,東風村舊村改造補償安置方案: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農村失地農民補貼政策 法律問題,農村失地農民補貼政策: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民法典中農村合作社是否有連帶責任,合作社成員的連帶責任 法律問題: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土地征收和拆遷 ,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有哪些相關法律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改變集體土地用途的租賃合同為何無效 法律問題,改變集體土地用途的租賃合同為何無效: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解釋: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索建國律師
來源:頭條-2021年土地新政策 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