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熾辯護技巧|“以房抵債”轉移婚內財產?遭遇虛假訴訟怎么辦,在我國司法事業日益進步的今天,公民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遇到糾紛時,積極通過法律手段加以解決已經是社會的共識。然而有少部分人并沒有正確地利用自己對法律的把握能力,這些人通過虛假訴
在我國司法事業日益進步的今天,公民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遇到糾紛時,積極通過法律手段加以解決已經是社會的共識。然而有少部分人并沒有正確地利用自己對法律的把握能力,這些人通過虛假訴訟的手段,將本應用于保護權利的法律當成了侵害別人合法權益的詐騙工具。
今年6月8日,江蘇常州就發生一起丈夫與情人策劃“以房抵債”轉移財產的虛假訴訟案件。任女士的丈夫袁某與劉某系情人關系,袁某欲送劉某一套房,二人便虛構借貸關系,通過訴訟方式“以房抵債”轉移房產。二人因虛假訴訟罪被判刑。
虛假訴訟不僅嚴重侵害了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造成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更對司法公信力帶來嚴重的損害。我國立法、司法部門顯然已經認識到了這部分法律騙子的存在,也意識到了虛假訴訟對我國公正審判及司法權威的嚴重破壞作用,業已就相關問題制定法律,遏制法律被濫用為詐騙工具的行為發生。
我國《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虛假民事訴訟罪”,條文規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雖然我國刑法規定了對虛假訴訟行為的界定及相應的處罰規制,但顯然法律的保護只是我們對抗虛假訴訟侵害的最后一道防線。對于有風險意識的人而言。了解虛假訴訟“套路”,預防虛假訴訟的侵害風險,才是最有效保護自身利益的唯一方式。在本文中,陳育熾律師團隊將為各位讀者揭示身邊可能存在的侵害自身合法利益的虛假訴訟騙局,助力各位讀者建立警惕虛假訴訟陷阱的意識。
本文將通過三個案例對三種不同犯罪動機所引起的虛假訴訟進行分析,并由律師團隊給出處理意見,意在為實務中處理相關問題提供指引與幫助。
以虛假訴訟逃避法院執行
案例鏈接:原告中國農業銀行某支行訴被告崔某借款合同糾紛。崔某敗訴,被判令償還欠款及利息共計人民幣五百余萬元,其名下兩處房產被法院凍結以供執行。案外人王某此時向法院提起執行異議,出示了法院《調解書》,主張被告因欠款而被其訴至法院,經法院主持調解,被告以涉案執行目標房產抵付欠款。主張被凍結房產所有權歸屬于自身,而非為被告所有。法院遂對涉案房產予以解凍,并因未查明其他被告財產線索而中止執行。經原告申請監督,檢察院查明被告為達到逃避法院執行的目的,與王某串通偽造證據,通過惡意調解的手段轉移財產、隱瞞財產,阻撓法院執行,惡意侵害債權人合法權益。
陳育熾律師團隊意見:虛假訴訟多發于法院審判的執行階段。虛假訴訟人通過與第三人串通,利用惡意調解、偽造證據、虛假買賣等方式惡意轉移財產,隱瞞財產線索,造成判決無從執行,嚴重損害執行申請方的合法權益。對應此種套路,當事方應盡可能在訴訟前掌握被告財產線索,盡快實施訴前保全。如在執行階段對方有上述虛假訴訟嫌疑,可向檢察院提出審判監督申請,并委托專業律師對執行異議主張的真實性及合法性進行審查。
甲方串通第三人,以虛假訴訟手段非法謀取乙方賠償
案例鏈接:原告廣州某出口貿易公司訴被告上海某航運公司承運合同糾紛。原告委托被告承運一批貨物至美國交付第三人,約定被告憑指示放貨。后口頭向被告變更為見正本提單即可放貨。運送貨物到港后依約放貨。后原告否認就放貨方式作出過口頭變更。因被告未收指示而放貨造成原告收不回貨款為由,起訴被告侵權。后法院查明出口方(原告)與進口方(第三人)實際控制人為同一自然人。此為通過虛假訴訟詐取承運人賠償及貨運保險公司賠償的騙局。
陳律師團隊意見:對于此種以非法牟取利益為目的的商事詐騙行為,需要企業通過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及審核制度加以規避。在與甲方簽訂合同時應明確一切合同條款,厘清雙方責任。依合同及對方函件辦事,避免約定不明造成的糾紛。
為離婚財產分割而作虛假訴訟
案例鏈接:李某與妻子感情不和,為在以后的離婚當中多分財產,與第三人王某簽訂虛假的借款協議。王某就此虛假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在執行階段將李某妻子列為共同執行人,強制執行夫妻共同財產200余萬元。后經法院查明李某與第三人王某之間債權債務關系不實,此為李某企圖以虛假訴訟方式轉移、侵吞夫妻雙方共同財產的惡意行為。
陳律師團隊意見:這種虛假訴訟并非個例,在司法審判中出現頻率著實不低。就在本年1月17日,為避免此種行為破壞離婚財產分割的公平性,我國最高法出臺了關于《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新規定。新規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承擔責任規定以通俗的方式可以解讀為:
1.婚姻雙方共同簽字舉債——共同還債;
2.一方單獨簽字舉債,另一方事后追認——共同還債;
3.一方以個人名義借錢用于夫妻雙方生活之用——共同還債;
4.一方以個人名義借錢做生意——舉證借款用于家庭——舉證失敗——另一方無需償還。
在涉及夫妻雙方債務之時,可按照《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明確雙方責任,避免配偶通過虛假訴訟轉移、獨占、侵吞雙方共同財產。
結語
以上三類虛假訴訟行為只是常見的典型情況,實際上虛假訴訟的類型多種多樣,層出不窮,在面對他人運用虛假訴訟侵權的風險時,可以咨詢專業律師以避免自身財產遭遇重大損失。
夫妻轉移婚內財產不構成犯罪,但屬于過錯行為,損害當事人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我國法律,在離婚時,若一方轉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以侵占另一方財產,可對其減少或不分配共同財產。
法律分析
協助轉移婚內財產不是犯罪行為,但屬于過錯行為,造成當事人損傷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我國法律規定,夫妻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拓展延伸
探討婚內財產轉移的法律規范與司法實踐
在探討婚內財產轉移的法律規范與司法實踐中,需考慮婚姻關系中的財產權益和法律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婚內財產轉移行為可能涉及違法行為,如財產侵占、欺詐等。司法實踐中,法院會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雙方的財產權益、婚姻關系狀況、轉移財產的動機和方式等因素,進行判決或裁決。為確保婚內財產權益的保護,法律規范和司法實踐需要細化、明確相關標準和程序,并加強監督與執行力度。同時,公眾也應加強法律意識,遵守法律規定,以維護婚姻關系中的財產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結語
在探討婚內財產轉移的法律規范與司法實踐中,需要綜合考慮婚姻關系中的財產權益和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夫妻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行為,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能會受到少分或不分的處理。然而,協助轉移婚內財產雖然不屬于犯罪行為,但仍屬于過錯行為,造成當事人損傷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為確保婚內財產權益的保護,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規范和司法實踐,并加強公眾的法律意識,以維護婚姻關系中的財產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條
夫妻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在當前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樓市的限購、限售越來越嚴格了,可總有人心存僥幸,想用各種各樣的花招走捷徑,繞過限購政策。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其中一種典型的走捷徑方式:通過虛假訴訟規避國家政策。
一、案例回顧
房主小黃想賣房套現,可是自己的房子是經濟適用房,因未滿政策規定的上市交易年限,還不能出售。朋友小高出主意,利用司法拍賣程序來規避政策限制,實現小黃賣房的目的。
朋友小高與房主小黃一起偽造《房屋裝修合同》,小高以「裝修隊」的名義,到法院告小黃拒不支付裝修款,法院組織調解時,小黃對小高當庭陳述的事實一概予以認可,并同意支付裝修款,雙方拿到法院出具的調解書后,朋友小高又以債務人小黃不履行調解書內容為由,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拍賣小黃名下的房產。
如此一來,該房屋便可以通過法院組織的拍賣程序出售,二人商量等拍賣回款后,小高再把錢偷偷轉給小黃。
可惜事與愿違,執行過程中,法院審查房屋的實際情況時,發現了其中的「貓膩」,便以二人涉嫌虛假訴訟,移交公安機關刑事立案。
二、法院裁判結果
法院審查后認定二人惡意串通虛構訴訟,構成虛假訴訟罪,最終二人被判刑兩年并處罰金。
三、律師說法
1、虛假訴訟的主要認定標準為「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
如本案中小高和小黃通過捏造并不存在的裝修款債務糾紛,利用訴訟程序,從而達到規避政策、損害社會公共管理秩序的不法目的。
2、虛假訴訟,也就是俗稱的「打假官司」,嚴重妨害了司法秩序,損害司法權威和公信力,破壞社會誠信體系,侵害國家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權益。
參與虛假訴訟的主體不但要承擔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還構成刑事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3、司法實踐中,涉及房屋限售限購、機動車配置指標調控及以房抵債等領域,都是虛假訴訟高發領域,也是法院、檢察機關審查的重點。
4、大家一定要有法律意識、規則意識,不要心存僥幸,企圖通過虛假訴訟走捷徑繞過限購政策,否則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四、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虛假訴訟犯罪懲治工作的意見》
第二條:本意見所稱虛假訴訟犯罪,是指行為人單獨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采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實,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
(一)提出民事起訴的;
(二)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申請認定財產無主,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申請支付令,申請公示催告的;
(三)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提出反訴,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的;
(四)在破產案件審理過程中申報債權的;
(五)案外人申請民事再審的;
(六)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的;
(七)案外人在民事執行過程中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債權人在民事執行過程中申請參與執行財產分配的;
(八)以其他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實,虛構民事糾紛,提起民事訴訟的。
第五條:對于下列虛假訴訟犯罪易發的民事案件類型,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應當予以重點關注:
(一)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二)涉及房屋限購、機動車配置指標調控的以物抵債案件;
(三)以離婚訴訟一方當事人為被告的財產糾紛案件;
(四)以已經資不抵債或者已經被作為被執行人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為被告的財產糾紛案件;
(五)以拆遷區劃范圍內的自然人為當事人的離婚、分家析產、繼承、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六)公司分立、合并和企業破產糾紛案件;
(七)勞動爭議案件;
(八)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案件;
(九)其他需要重點關注的民事案件。
●出具虛假文件罪立案標準?采用虛假文件多騙取拆遷補償款的行為會構成什么罪: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招標有哪些現象,虛假招標的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訴訟罪立案管轄范圍,虛假訴訟公安立案管轄地: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有組織犯罪辯護之“套路貸”虛假訴訟:捏造事實的民事訴訟,對于涉及套路貸的民事糾紛,應該如何維權?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此類案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訴訟罪案件的管轄范圍是什么?,虛假訴訟罪的管轄怎么確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立案階段如何識別虛假訴訟,虛假訴訟立案步驟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強制執行中出資不實、虛假出資股東,能否被追加為被執行人?,被執行人實繳出資的強制執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破產罪量刑處罰?,虛假破產罪的司法認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訴訟的構成要件:捏造為農民工討薪事實的女律師不構成犯罪,律師為農民工討薪,被控虛假訴訟罪,該怎么解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訴訟罪常見入罪情形,民事律師應警惕,虛假訴訟罪的構成要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訴訟罪的追訴時間從那年開始,虛假訴訟罪追訴時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女律師為農民工討薪被逮捕,程序瑕疵不應追究為犯罪 律師解讀來了,律師為農民工討薪,被控虛假訴訟罪,該怎么解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戶口如何辦理?虛假戶口享受了拆遷如何處理?: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非法經營罪立案標準6:有償刪除信息或者發布虛假信息類立案標準,非法經營罪最新立案(追訴)標準是什么2023: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虛假宣傳怎么處罰,虛假宣傳的認定及處罰: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戶口如何辦理?虛假戶口享受了拆遷如何處理?:今日在線補償標準法律咨詢
●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不符合實際情況應該怎么辦,村委會出具虛假的證明,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法院判決后發現原告是虛假訴訟該怎么辦?,被告發現原告虛假訴訟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羅娟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陳育熾辯護技巧|“以房抵債”轉移婚內財產?遭遇虛假訴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