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關系,隨著國家建設的大力推進,“征地”和“土地征用”這兩個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刊登在頭條上的文件、報道、文章,往往將“征地”和“土地征用”的概念混為一談,認為兩者沒有實質性區別,只是表述方式不同。那么這兩個
隨著國家建設的大力推進,“征地”和“土地征用”這兩個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刊登在頭條上的文件、報道、文章,往往將“征地”和“土地征用”的概念混為一談,認為兩者沒有實質性區別,只是表述方式不同。那么這兩個概念在法律上是一個意思嗎?具體有哪些區別?一、土地征用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給予補償后,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行政行為。根據《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為了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土地征收具有以下特征。
1.土地征收法律關系的雙方當事人是特定的,被征收方只能是國家,被征收方只能是被征收土地的所有者,即農民集體;
2.土地征用是強制性的。被征收方以國家名義參與法律關系,并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其職權的行使。被征收方不能拒絕和抵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行為;
3.土地的征用是補償性的,也就是說,國家征用土地對原土地所有者造成了事實上的損失。平心而論,征地后必須給予原土地所有者相應的經濟補償;
4.土地的征用會導致土地所有權的轉移,即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從集體轉移到國家。二。土地征用土地征收是指國家或其職能部門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或在緊急狀態下,臨時占用或使用集體土地。情況處理完畢后,被征用的土地將被退還,土地造成的損失將得到補償。根據《物權法》第四條規定,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和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或者征收后毀損、滅失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補償。
征用和征用的共同點是強制性的。征收、征用只有因政府依法作出的征收命令、征用命令,未經被征收、征用單位和個人同意,才具有效力。
我們再互相比較一下,兩者的區別很明顯:
首先,土地所有權的變化是不同的
土地征收是依法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并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的行為。在土地征用過程中,土地所有權發生轉移。土地征收是國家強制使用集體土地,使用后歸還集體,并在使用期間對被征收人進行補償的行為。土地被征用時,土地的所有權不變,但土地的使用權發生了變化。這是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本質區別。
第二,審批主體不同。
土地征收的審批權集中在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土地征收的審批權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第三,實施程序不同土地征收的程序比土地征用復雜,涉及的環節多。土地征收的一般程序如下:
(1)起草土地征收公告;
(2)土地現狀調查和確認;
(3)征詢村民意見,組織聽證會;
(4)組織報批材料,制作報批文件;
(五)發布征地公告;
(六)辦理土地補償登記;(7)公式因為征地取得土地所有權,其補償高于土地征收。征收集體土地,按規定應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費用,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確保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土地征用是征用期間的土地使用權,只補償土地補償費、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不涉及安置補償。一般來說,土地征收的補償成本要比土地征收的補償成本小得多。
提醒:在實際征收過程中,一些地方存在“名義上征地,實際上征地”的情況。因此,從公共利益的性質和需要出發,衡量具體的公共利益,適當劃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防止集體土地所有權受到國家公權力的不合理干涉,不僅是保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也是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內容。
法律分析:土地征收與征用的區別如下:
1、法律后果不同;
2、審批機關不同;
3、實施程序不同;
4、土地用途的性質不同;
5、補償標準不同。
綜上所述,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二者僅僅一字之差,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法律概念,所涉及的法律程序、法律后果也都不同,因而準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五條 因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法律分析:征用土地和征收土地的區別有:征用土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征收土地有安置補助費;征用土地的原土地所有人仍擁有土地所有權,征收土地的土地所有權因國家的征收而消滅;征用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批,征收土地由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審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七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關系是什么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關系是
●土地征收和征用的聯系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在哪些方面有區別
●土地征用和征收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區別與聯系
●簡述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聯系和區別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關系是
●簡述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區別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區別是什么
●農村土地以租代征違法?村委會能不能出租土地: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土地使用年限中國是多長時間?居住房土地使用年限是多長時間: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征收樹木怎么賠的?土地征用補償標準: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款分配?集體土地征收補償: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并轉讓?土地承包權能不能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模式: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承包果樹地被征收?征收農村承包土地的程序: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國家占農村土地怎么賠?農村機動地怎么確權: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流程是什么,集體土地房屋征收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怎么才算非法買賣土地?非法買賣土地法律責任是什么: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以租代征違法嗎?租用土地修路違法嗎: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中國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罪的判刑標準是什么?非法占用土地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什么用?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能夠貸款嗎: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私人買賣土地如何判刑?如何才算非法買賣土地: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地役權集體土地期限最長多長時間?土地租賃合同最長期限通常是多久: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種樹有補貼嗎現在?征地前須知: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撤銷權是什么權?林權證的撤銷程序: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房改房的土地使用權期限是多久?住宅土地使用權期限是怎樣規定的?: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租賃合同中的期限一般為多久?土地租賃合同的期限最長可以是多少年: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款交稅嗎多少錢?集體土地征用補償安置協議: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入股是不是有效?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出資是不是合法: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趙雪玲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