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如何納稅,法律分析:流轉稅管理處:如公司能提供國稅函〔2008〕277號文件中縣級以上土地收回文件,則公司取得的土地補償收入,不征收營業稅。財產與行為稅管理處:由于政府征收集體土地使用權獲得補償,不征收土地增值稅。政府征收
法律分析:流轉稅管理處:如公司能提供國稅函〔2008〕277號文件中縣級以上土地收回文件,則公司取得的土地補償收入,不征收營業稅。財產與行為稅管理處:由于政府征收集體土地使用權獲得補償,不征收土地增值稅。政府征收集體土地,公司獲得補償,不征收“產權轉移書據”印花稅企業所得稅管理處:企業如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應并入應納稅所得稅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具體規定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2009〕118號)。票證管理所:單位可持雙方所簽的合同或協議等相關資料到主管地稅機關代開發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例”)規定的原則和精神,現將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明確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企業政策性搬遷和處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除)或處置相關資產而按規定標準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或處置相關資產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過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 二、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應按以下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后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準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 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四)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 三、主管稅務機關應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和原廠土地轉讓收入加強管理。重點審核有無政府搬遷文件或告有無搬遷協議和搬遷計劃,有無企業技術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是否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技術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和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等。
國家稅務總局 二00九年三月十二日
法律分析:流轉稅管理處:如公司能提供國稅函〔2008〕277號文件中縣級以上土地收回文件,則公司取得的土地補償收入,不征收營業稅。財產與行為稅管理處:由于政府征收集體土地使用權獲得補償,不征收土地增值稅。政府征收集體土地,公司獲得補償,不征收“產權轉移書據”印花稅企業所得稅管理處:企業如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應并入應納稅所得稅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具體規定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2009〕118號)。票證管理所:單位可持雙方所簽的合同或協議等相關資料到主管地稅機關代開發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例”)規定的原則和精神,現將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明確如下:一、本通知所稱企業政策性搬遷和處置收入,是指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除)或處置相關資產而按規定標準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或處置相關資產而取得的收入,以及通過市場(招標、拍賣、掛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二、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應按以下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后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準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四)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三、主管稅務機關應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和原廠土地轉讓收入加強管理。重點審核有無政府搬遷文件或告有無搬遷協議和搬遷計劃,有無企業技術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是否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技術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和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等。
國家稅務總局二00九年三月十二日
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納稅如下:國有企業征地取得的土地補償收入不征收契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國有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應并入應納稅所得稅額征收企業所得稅。
【法律依據】
《契稅暫行條例》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征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征;
(二)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征;
(三)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準予減征或者免征;
(四)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征契稅的項目。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稅:
(一)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
(二)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
●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如何納稅的
●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如何納稅申報
●企業國有土地征用補償
●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如何納稅申請
●國有企業征地程序
●國企征地補償標準
●國有企業土地征收
●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如何納稅申報
●國有土地征收補償款是否需要納稅
●國有土地征地補償
●土地增值稅拆遷補償費扣除,土地增值稅拆遷補償費: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的房屋補償款由誰承擔,房屋拆遷補償費由誰來承擔: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集體土地承包費怎么分配,土地補償費村集體如何分配: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收土地補償、稅費標準,征收土地補償費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簽訂征地補償協議有效嗎,征地補償費給村委還是村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民承包土地被征收后,安置補償費是否直接給失地農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費交增值稅是否需要繳納,征地補償費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增值稅拆遷補償費如何分攤扣除,土地增值稅中拆遷補償費耕地占用稅: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費歸誰所有,土地補償費由誰所有: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費的權屬歸誰所有?,土地補償費由誰所有: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征地補償費歸誰所有?,土地征用補償費歸誰所有: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補償金如何發放?,拆遷房屋補償費由誰發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費是否屬于集體經濟收入,集體土地的征地補償費由誰支付: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企業取得了政府拆遷補償款是否要交土地增值稅,企業拆遷補償費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土地增值稅怎么算,土地增值稅拆遷補償費怎么算: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費有哪些 征地補償費如何管理,征地補償費用如何管理和使用: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費是不是補償歸農民所有,土地補償款是不是全部屬于農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所得稅如何繳納,征地補償費所得稅如何繳納: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費最新政策是怎么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費是發到村集體還是發到村民個人手里,土地補償費是發到村集體還是發到村民個人手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路洋律師
來源:臨律-國有企業征地補償費如何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