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間可以支付拆遷補償費嗎,拆遷補償費應由當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支付土地補償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5條明確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
拆遷補償費應由當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支付土地補償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5條明確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一、拆遷補償費的金額確定
非居住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應當根據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確定,不適用最低補償單價標準和價格補貼。
1、拆除未出租非居住房屋
2、拆除公有出租非居住房屋,對所有人的補償款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除房屋的市場評估價×20%;對承租人的補償款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除房屋的市場評估價×80%。
3、拆除房管部門代管的非居住房屋
4、拆除房管部門代理經租的宗教團體所有非居住房屋,對所有人的補償款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除房屋的市場評估價×100%;對承租人的補償款為:貨幣補償金額=市場評估價×80%。
二、拆遷補償的標準
“分開補償”,是指土地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遷的時候,有兩種補償。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于宅基地的產權屬于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房屋拆遷補償價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成。計算公式為: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1、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
(1)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
(2)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獲得調換產權的房屋的評估價格
2、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準
(被拆遷人或承租人)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房屋因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賠償費。
拆遷補償款的主要分配方式包括承租企業和出租人之間的分配、用于企業安置的分配以及股東之間的分配。補償款應根據土地區位補償和設備補償進行分配,廠房重置費按所有權分配,翻建、擴建、裝修費按投資者受益原則分配。停產停業損失應根據租賃合同和實際經營主體進行分配。補償款用于企業安置后,剩余款項應按公司章程或股東實繳的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法律分析
1.承租企業和出租人的分配
相當一部分企業以承租人身份從事生產經營,那么拆遷補償款首先應當在承租企業和出租人之間進行分配。一般而言,土地區位補償屬于出租人,對設備的補償費用補償則屬于承租企業。而廠房重置費,首先按所有權進行分配補償;若承租企業對承租廠房進行翻建、擴建、裝修,在合同無事先約定的情況下,則按“誰添附,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分配。而停產停業損失,如果租賃合同無特殊約定,則看實際經營主體。承租企業作為證照齊全、依法納稅的企業,理所當然可獲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而出租方即便沒有取得出租許可,也應當根據其“出租廠房”這一經營行為獲得一定比例的停產停業損失。
2.用于安置
若企業要繼續經營,則其所分配到的補償款首先須用于企業的安置,如異地租賃建設房屋、購置設備、聘用員工等;若股東決定解散該企業,則該筆拆遷補償款納入公司財產用于對債權債務的清算。
3.股東分配
拆遷補償款用于企業的安置后,若有剩余,則應當依照《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在股東之間進行分配。即按照公司章程關于處分公司不動產所得的規定處理,若公司章程約定了股東利潤分配的方式,則按公司章程分配剩余的拆遷補償款,否則按照股東實繳的出資比例分配。
結語
根據以上情況,對于拆遷補償款的分配,應首先考慮承租企業和出租人之間的分配,包括土地區位補償和設備補償。對于廠房重置費,根據所有權進行分配,翻建、擴建、裝修的費用按照誰添附,誰受益原則分配。停產停業損失的分配應根據實際經營主體,承租企業可獲得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出租方也應獲得一定比例的補償。若企業要繼續經營,補償款應用于企業的安置,如房屋租賃、設備購置等。若決定解散企業,補償款納入公司財產用于債務清算。最后,剩余的拆遷補償款應根據公司章程或股東實繳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筑和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
企業拆遷補償可以分為拆遷資產補償費用、拆遷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賠償費用、無法搬遷的停產、停業期間的損失費用和拆遷所需臨時安置的費用。在實踐中,拆遷補償存在許多問題,如租賃土地的補償問題、房屋、建筑物補償費用的確定問題、設備補充費用計算問題以及停產停業損失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制定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加強拆遷補償監管、明確拆遷補償程序等。
法律分析
企業拆遷補償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 拆遷資產補償費用,包括無法搬遷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著物,以及確因搬遷而發生損失的機器設備等。
2. 拆遷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賠償費用。
3. 無法搬遷的停產、停業期間的損失費用。
4. 拆遷所需臨時安置的費用。
1、實踐中關于土地補償費用存在的問題
企業的經營場地一般是通過租賃得來。租賃的土地分為租賃國有土地和租賃集體土地兩種。企業拆遷必然會導致這種租賃關系的終止,那么企業在租賃合同中的利益如何保障?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拆遷補償對象是國有土地上的建筑物及附屬物,對空地或凈地的補償,拆遷法規并沒有做出統一的規定。對集體土地上的建筑物拆遷也沒用規定。
也有直接通過招標、拍賣或劃撥的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但土地管理法中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方面,僅規定給予適當補償,但沒有詳細的規定。
全國各地方的拆遷補償、土地補償,往往與房屋、建筑物補償計算在一起,不明晰、不透明的情況大量存在,使得權利人的權益無法獲得相應的合理補償。
2、房屋、建筑物補償費用的確定問題
對于房屋、建筑物的補償,應當以相關房產證明登記的建筑面積為計算標準。因為歷史原因無法辦理房產證明和土地證明的,可經實際丈量確定。房屋、建筑物的價值一般應由拆遷人、被拆遷人共同委托評估公司,評估公司根據相關評估技術標準,確定房屋、建筑物的實際價值。
3、設備補充費用按照重置成新價計算
設備搬遷安裝費用應當按國家和當地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機器設備分為兩類:一類是可搬遷設備;二是不可搬遷設備。可搬遷設備因拆遷而引起的損失費又可分為實物損失費和功能損失費。實物損失費包括拆卸費用、運輸費用、安裝費用、調試費用等。功能損失費用包括搬遷引起的機器精度下降、不合格產品的增多。對于不可搬遷設備,拆遷會導致該設備的廢棄,故應結合其成新和重置價,計算設備重置成新價,對所有人進行補償。
在拆遷的實際操作中,拆遷非住宅房屋,其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每個地方應當有確定的標準;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照設備重置價結合成新給予補償。
二、停產停業損失
包括實際經營損失、預期經營損失。
該部分是法律實踐中出現爭執較大的部分,筆者認為停產停業費用不僅應當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等物品的實際損失,還應當包括按照往年同一時期的實際銷售額或利潤額確定補償數額。這部分費用,往往是直接影響企業賠償總額的部分。因此,也是維權的重中之重。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具體標準和計算方法該條例并沒有統一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也沒有進行規定。在法律實踐中,補償的標準、依據常常由市一級地方政府以政策性文件規定,各地補償標準不同,計算方法也不同。
三、拆遷補償費用
用和搬包括搬遷前期費遷過程中發生的停工費用、機器設備調試修復費用以及物資的拆卸、包裝和運輸、解聘員工補償費等費用。
1、設備搬遷安裝費
對于可搬遷的設備,應當本著繼續利用的原則,進行異地搬遷安裝,繼承投入使用。據此產生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是拆遷引起的必然損失,拆遷人應當予以補償。
2、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
因拆遷而解聘員工的安置補償費用,在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中并沒有詳細性規定,屬于拆遷當事人相互協商爭取的項目。拆遷如果導致員工解聘,那么,應當根據具體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法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四、拆遷獎勵費用
基于拆遷政策發生的獎勵費用,包括速遷費、拆遷獎勵費等。
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人為了加快拆遷進度,往往會采取速遷獎勵的辦法鼓勵被拆遷人、承租人盡早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搬出拆遷范圍。獎勵費用金額的大小,由拆遷人根據拆遷實際確定,也可由拆遷人、被拆遷人、實際承租人之間協商確定。應當注意的是,如果被拆遷廠房的所有人和使用人發生分離時,獎勵費用應當支付給實際使用被拆遷廠房的承租人,這已經由政策性文件進行規定,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拓展延伸
房屋、建筑物補償是指在房屋征收或者拆遷時,對于被征收或者被拆遷的房屋、建筑物的損失或者補償問題。確定房屋、建筑物的補償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房屋的價值、使用情況、年代、面積、結構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對被征收房屋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并給予被征收房屋的補償。被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也應當根據房屋的價值、使用情況、年代、面積等因素確定。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拆遷法》的規定,拆遷補償款應當用于拆遷范圍內被拆遷房屋的安置、補償和拆遷過程中的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
在實際操作中,房屋、建筑物的補償問題需要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確保被征收房屋的補償合理、公正,同時保障拆遷范圍內被拆遷房屋的合法權益。
結語
企業拆遷補償費用包括拆遷資產補償費用、拆遷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賠償費用、無法搬遷的停產、停業期間的損失費用和拆遷所需臨時安置的費用。在實踐中,關于土地補償費用和房屋、建筑物補償費用存在問題,如拆遷法規不明確、各地補償標準不同等。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拆遷補償費用應包括更多細節,如拆遷非住宅房屋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停產停業損失費用等。同時,拆遷獎勵費用也可以幫助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達成更好的拆遷協議。
法律依據
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01-08)\t第三十六條\t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的企業創造發展條件:
(一)對企業所需的能源、原材料、資金等,計劃、物資、金融等部門應當積極幫助解決;生產納入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產品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由安排生產任務的部門和單位組織供應;(2011年1月8日刪除)
(二)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生產名、優產品和出口創匯產品的企業,應當在信貸、能源、原材料和運輸等方面給予扶持;
(三)為企業培訓、招用專業技術人才和引進先進技術創造條件。
鄉鎮企業法(1996-10-29)\t第二十六條\t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將發展鄉鎮企業同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引導和促進鄉鎮企業適當集中發展,逐步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以加快小城鎮建設。
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2020-11-29)\t第三十七條\t有關國有自然資源有償使用、開采的評估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企業之間可以支付拆遷補償費嗎合法嗎
●企業之間可以支付拆遷補償費嗎為什么
●企業取得拆遷補償
●企業之間可以支付拆遷補償費嗎
●企業獲得的拆遷補償要交稅嗎
●企業拆遷補償款使用規定
●企業拆遷可以土地置換嗎
●企業之間可以支付拆遷補償費嗎為什么
●企業負責拆遷
●企業支付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入賬
●企業收到搬遷補償費時是否要開具發票?,企業收到拆遷補償款需要開票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十堰市物價局關于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通知,十堰市拆遷補償費標準的具體規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的脫鉤費用、拆遷補償費、管理費及土地流轉的費用;,流轉后的土地費補償怎么算: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鄖陽區拆遷補償標準,十堰市拆遷補償費標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費分配是否可訴,征地補償費分配糾紛的起訴條件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征地補償標準,廣東云浮征地拆遷補償費用多少,拆遷政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怎樣計算,征地補償安置費怎么計算: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有企業拆遷補償費包括哪些,國企拆遷補償費用有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安置費補償標準,征地安置費補償計算方式,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企拆遷補償費用包括哪些,國有企業拆遷補償費包括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蘇州企業拆遷的補償費用是多少?,蘇州企業拆遷賠償標準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款糾紛類型有哪些,補償費用分配給誰,農村土地征收補償費如何分配: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關于征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計算倍數,土地補償費比例20%,安置補償費80%是什么意思: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中土地補償費怎么管理使用,征地補償費用如何管理和使用: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費應當如何分配,農村集體土地征用補償款分配的注意事項: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安置費補償標準,征地安置費補償計算方式,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十堰市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十堰市拆遷補償費標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有企業拆遷補償費用大致包括幾大方面,國有企業拆遷補償費包括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最新農民征地補償費標準,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十堰市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十堰市拆遷補償費標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黎雪雁律師
來源:臨律-企業之間可以支付拆遷補償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