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屬于強拆,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一、哪些情形屬于強拆強拆有兩種方式:1)行政強拆,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區、縣人民政府責成區、縣房地局和公安機關等有關機關部門實施的強拆;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
一、哪些情形屬于強拆
強拆有兩種方式:
1)行政強拆,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區、縣人民政府責成區、縣房地局和公安機關等有關機關部門實施的強拆;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2)司法強拆,由區、縣房地局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實施的強拆。
實施強拆的同時,對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的補償安置同時實施。
二、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
1、沉著冷靜面對,從容平和應對。暴力拆遷多為突發狀況,作為當事人來說面對此情此景時心理上一定會感到憤怒和委屈,難免作出理性之外的過激行為。但遇到這種事情千萬不要沖動以暴制暴,要盡量平復自己的心態,以免對自己人身造成不必要的損害。要想到違法之事定要通過合法手段去解決,這樣才能理直氣壯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違法者終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何必要以傷害自身為賭注呢?
2、積極收集證據,轉換攻守態勢。在面對暴力強拆時應當主動出擊,不要被違法人員打亂了陣腳。首先,切記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電話,因為只有110才是官方唯一承認的報警電話。如果公安局出警切記要索要出警記錄回執單;但如果公安局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冷淡對付,我們仍可通過法律途徑對公安機關提起行政復議或是訴訟,這時報警電話記錄就是最有利的證據。之后,在公安機關到達現場前后都要做好拍照、錄音錄像等證據的收集工作,以便日后對違法人員、機關起訴時可作為維護自己權益強有力的證據,大大增加勝訴的把握。
3、積累法律知識,依法請求賠償。在中央屢次強調依法治國的法治環境下,我們要對法律充滿信心,平時要多多積累拆遷方面的法律知識,只有對法律有所了解才能使拆遷人不敢輕視百姓,才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眾多案例中拆遷人之所以有恃無恐就是因為看準了被拆遷人不懂法、不用法這一致命弱點,才敢肆意妄為的采取強拆行為。其實,只要被拆遷人懂得一些法律常識,就足以應對拆遷人的種種違法行為,不至于自己權利被侵害后也訴諸無門。
一、房屋被強拆應該找什么部門
1、房屋被強拆應該找房管部門。如果遇到房子被強拆的情況,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當事人的權益并且索要補償,拆除違法建筑是可以要賠償的。房屋征收管理規定了拆遷程序,除非經法院批準的強拆,否則強拆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第二百四十四條
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
二、房屋被強拆如何起訴
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強拆一般多是因為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在拆遷補償內容上達不到一致造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拆遷人如果不想被強拆,需要了解一些強拆有哪些方式及哪些情況不能強拆的安全常識。
所謂的強制拆遷,是指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經協商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經一方當事人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申請行政裁決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沒有在行政裁決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搬遷的,依法強行拆遷房屋的行為。
強拆有兩種方式:
1)行政強拆,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區、縣人民政府責成區、縣房地局和公安機關等有關機關部門實施的強拆;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2)司法強拆,由區、縣房地局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實施的強拆。
實施強拆的同時,對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的補償安置同時實施。
目前規范城市房屋強制拆遷工作的最重要的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二00一年六月十三日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規定的城市房屋強制拆遷的方式有兩種,即行政強制拆遷和司法強制拆遷。城市房屋行政強制拆遷是指行政機關在被拆遷人不履行生效行政裁決中確定的搬遷義務時,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迫使被拆遷人履行裁決規定義務的行為。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下面幾種情形不的施行強拆:
1、未經裁決,不得實施行政強制拆遷;
2、拆遷人未按裁決意見提供補償資金或者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不得實施強制拆遷;
3、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實施強制拆遷,應當提前十五日通知被拆遷人,并認真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做出。
4、此外,強制拆遷時,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被拆遷人單位代表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證明人,并由公證部門對被拆遷房屋及房屋內物品進行公證。但規程第二十條規定向政府申請行政強制拆遷時應提交被拆房屋證據保全公證書的規定,即在政府下達行政強制拆遷決定書前,被拆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就辦好了,實踐中,都是在取得行政強制拆遷決定書后,實施行政強制拆遷前完成該項公證工作的。
●哪些情形屬于強拆,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
●什么行為屬于強拆
●強拆的條件
●什么情況下強拆是違法的
●什么情況強拆
●強拆怎么定性
●強拆是指
●什么行為屬于強拆
●什么情況屬于強拆
●什么算強拆
●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情形,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如何補償,征收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辦法: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是否要征收?需要征收房屋的情形主要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條件不合理?什么情形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受理行政裁決申請: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買賣無效合同怎么處理?宅基地買賣合同無效的情形及救濟途徑是什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糾紛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征地補償糾紛法院不予受理的情況有哪些原因: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增值稅的減免政策?土地增值額計稅依據是什么,免征土地增值稅的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這8種宅基地不予確權登記?哪種情形下農村宅基地不予確權: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劃撥 流轉?2024哪些情形流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辦理手續: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強行征用土地怎么辦?哪些情形屬于強征土地,遇到強征應該怎么辦: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責令交出土地的條件?責令交出土地的適用情形: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糾紛怎樣辦理行政訴訟?,罪犯可以被減刑的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的情形,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情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哪些生態環境損害情形需要賠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包括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不得實施強制拆遷的情形,不施行強制拆遷的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一房二賣情形中房屋買賣合同應該怎么履行?,一房二賣的法律后果及處理原則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對承包地進行調整應經過的程序是?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使用權收回的法定事由?土地使用權收回的情形包括什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劃撥土地收回依據?劃撥土地使用權被收回的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不補交土地收益是什么意思?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使用權收回的法律規定及實踐?集體土地使用權收回情形有哪些: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苗佳律師
來源:頭條-哪些情形屬于強拆,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