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權糾紛訴訟狀:常見的相鄰權糾紛問題,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 相鄰權糾紛屬于侵權糾紛。相鄰關系是指建筑物的相鄰所有人在使用或者經營這些相鄰的不動產時,相互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侵犯相鄰權屬于對他人財產權益的侵犯,因此屬于侵權糾紛
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
相鄰權糾紛屬于侵權糾紛。相鄰關系是指建筑物的相鄰所有人在使用或者經營這些相鄰的不動產時,相互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侵犯相鄰權屬于對他人財產權益的侵犯,因此屬于侵權糾紛。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三條
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不得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第二百九十四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聲、光輻射、電磁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二百九十五條
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法院對相鄰權糾紛一般怎么處理?
解決相鄰權糾紛方式:
1、在社區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幫助下,協商解決;
2、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
但真正從根本上解決相鄰權糾紛更多的是靠尊重。相鄰關系的種類很多,法律很難對各種相鄰關系都作出具體的規定,而且在這一方面,法律并不是全部具有強制性的。“比如,鄰居在公共通道上堆了雜物,影響你出行了。協商不成,你去法院告,法院判了,強制執行,鄰居把雜物移走了,從起訴到執行完畢,可能半年時間過去了。你以為事情結束了,可過一陣,鄰居又把雜物堆出來了,這時你就犯愁了,是不是再打官司重告一次呢?”其實,有些相鄰權糾紛看似處理方法很簡單,但是在實踐中往往有不可操作性。法律的最終目的是將人們的一切行為納入到秩序的軌道。靠什么納入?我認為需要的是法律所體現的影響力和權威,也就是說對法律的尊重要真正融入到我們的內心甚至血液中去。另一方面也要靠鄰里之間的尊重,這在處理相鄰權糾紛中顯得尤為重要。有句古話說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結,一場官司一世仇”。我們在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時,也應當注意方式、方法,妥善解決相鄰關系糾紛,以營造和諧的鄰里關系。
相鄰關系糾紛是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中關于權屬、侵權及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糾紛案由的一種,是當前法院審理難度較大、法律依據相對較少的一種糾紛。而相鄰關系又是我國民法體系中關于所有權相關權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不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只要是有人的地方,相鄰關系都是必然產生和存在的重要的不動產法律關系。因此,對相鄰關系糾紛的認定和處理就關系到相鄰各方的和睦相處問題,往大的方面說,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長治久安。作為一名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在這里我就相鄰關系糾紛的形成、認定與處理問題作一下我個人的探討。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 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時,都要尊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權利,相互之間應當給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法律將這種相鄰人間的關系用權利義務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是相鄰關系。可見,相鄰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時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不動產相鄰關系,從本質上講,是一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延伸,同時又是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限制。反之亦然。例如,甲、乙都是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人,甲承包的土地處于乙承包的土地與公用通道之間,乙如果不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就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他通道但非常不便,乙就有權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或到達自己的土地。這樣,在甲、乙兩個承包經營權人之間就發生了相鄰關系。這種相鄰關系對于乙來說,是其土地使用權的合理延伸,而對甲來說,是對其土地使用權的必要限制。這種財產權利的合理延伸和必要限制,既無損于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正當權益,同時也滿足了對方的合理需要,對于充分發揮財產的效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穩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二)相鄰關系的基本特征: 相鄰關系從權利人一方來看,就是相鄰權,從實質上說,它是一種法定役權。從權利人來說,是其權利的合法延伸,而從須提供便利的一方來說,是對其權利的法定限制。因此,相鄰關系的發生須具備以下條件,也可以說是相鄰關系應當具有的基本特征:
首先,相鄰關系的發生須有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相鄰關系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相鄰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財產所有人。
相鄰權的問題
給您從網上找到了這些資料,希望能對您提出的問題有所幫助。
■什么是相鄰權?
相鄰權是個法律用語,它是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具體來說,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使用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
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應當以不損害其他相鄰人的合法權益為原則。如果因權利的行使,給相鄰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危害的,相鄰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險和賠償損失。在處理相鄰關系時,相鄰各方應該本著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互諒互讓,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解決。
相鄰關系中較常行使的權利包括:
土地或建筑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相鄰各方享有通行的權利,土地或建筑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鄰一方因建筑施工、鋪路架線必須臨時占用他方土地的,他方應予以方便,但施工方應合理使用,完工后恢復原狀,造成損失要給予補償。
對自然流水,相鄰各方都有權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鄰一方必須通過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應當允許,但使用者應采取措施減少損失,并給予對方損失補償。
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采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采光、建筑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相鄰權問題由《民法通則》和《物業管理條例》調整,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里面也有相關規定。
■以案說法
陽光權賠償法律太籠統
市中院民二庭李傳煒法官告訴記者,近幾年,隨著百姓維權意識的提高,涉及擋光、噪聲、濫建護欄等相鄰權糾紛的民事案件逐年上升,呈現投訴趨熱的態勢,一個庭一年就能接案幾十例。
李傳煒說,我國對陽光權的規范相對較少,從民法角度講,僅是《民法通則》在規定不動產的相鄰關系時,對其有嚴格規定,而該規定也只是原則性的規定,即“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和公平合理”。“這樣的規定過于原則,審判實踐中如何在當事人之間尋求平衡,成為賠償的難點。”她說。
另一位法官則向記者坦言:“《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了侵犯相鄰權有三種承擔責任的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及賠償損失,然而在法院眾多的采光權、通風權的案件中,法院判決結果大多為前兩項內容,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而能直接判決賠償損失的案子少之又少。”
問其原因,這位法官笑著說:“你說陽光值多少錢?”據了解,目前能直接判賠償的采光等相鄰權案件,也多是一些案情簡單、雙方沒有太多異議的案件。
賠償究竟如何計算?
從現有法律法規來看,相鄰權的損失賠償數額往往較少。設計院代理律師王玉璞不無憂慮地指出:“賠償金相對來說并不高,所以開發商往往并不在乎這點經濟賠償,形成用金錢就能解決一切的習慣,但其實,相對于住戶或者一個單位永久享受陽光和通風的權利,不是幾萬、幾十萬就能換取的!”
既然法律上存在空白,為什么不盡快立法呢?有法學專家表示,主要是很難劃定出一個具體的標準,房價的不確定、日照時間的難以細化以及不同人對陽光通風的不同認識等,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段,地理條件就相差很多,不可能以一個固定標準來計算。
目前,不少法官對簡單的采光權案按照電價等標準確定賠償數額,但這一數額實在少之又少。
措施
事前預防勝于事后訴訟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鄰權”訴訟通常發生在侵權之后,而在此之前,受害者面對侵權行為往往熟視無睹、無動于衷,而法院也大多要等到既成事實后方予立案,從而耽誤了將侵權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極好機會。
法院一位領導說:“我們搞法律的,自然對采光等相鄰權比較注意,法院前面本來要蓋一座高層,但還沒開始蓋就讓我們通過法律途徑停止了侵害行為的發生。”記者果然看見法院對面的樓房只建到三四層就停建了。
一位法學專家提醒廣大群眾,為了真正討到“陽光權”,對于環境遭受侵害應當把維權的著眼點放在“事前預防”上,而不應該把維權寄托在“事后勝訴”上,讓法律充分發揮事前的預防和制止功效,而不能僅靠事后執行判決來發揮法律的威力。只有這樣,“陽光權”才有望走出尷尬的境地。
期待
《物權法》將彌補法律空白
如今,在寸土寸金的大中城市中,樓間距縮水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陽光權”糾紛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但直到現在,受害方還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捍衛自己的“陽光權”。
金色陽光律師事務所的高律師則對“陽光權”補償細則出臺充滿信心和期待。他介紹說:“眾所周知,現在物權法草案正在審議之中,而陽光權作為《物權法》草案所要維護的諸多物權之一,將會出臺詳細的規定,那么相關補償細則的出臺也不會太遠了。”
■相鄰權案例
2000年7月,于某等三十九戶位于中環線北側的居民以遮擋陽光、影響通風將位于中環線南側的某房地產開發商訴諸法院。這起在1999年轟動一時,并因居民聚眾抗議,造成中環線交通堵塞長達半日的相鄰權糾紛終因爭議雙方未能達成一致而走入訴訟程序。
1999年,某房地產公司在于某等居民住房的南面相隔中環線進行房地產開發建設公寓住宅。該公寓住宅屬于高層樓房。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居民以日后建成的公寓住宅定會影向采光為主要理由,先后到施工現場、售樓處、及中環線等處進行抗議,不僅造成房地產公司停工四十余天,而且一度造成中環線長時間堵塞。房地產公司在政府部門和基層組織的主持下,與居民代表進行了協商,居民提出高額賠償的要求,雙方未能達成一致而成訟。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律師著重從兩個角度進行了本案的應訴工作:
一、原告稱被告非法開工為非法建筑,是因為原告對工程開工等環節的政府審批及管理缺乏了解,并整理搜集被告開發建設的住宅公寓為合法建筑的身審批手續及證明文件,證明該項目為合法建筑。
二、被告開發建設的住宅公寓雖然客觀上減少了原告的采光時間,但并不構成對原告相鄰權的侵犯。被告的建筑不僅符合天津市規劃管理的要求,同時也符合國家建設部關于舊區改造住宅建筑的日照標準。
法院最終因證據不足駁回了原告全部訴訟。
一審判決后,三十九原告均未提起上訴。一場曠日持久的相鄰權糾紛終于以房地產公司勝訴劃上了句號。
【律師點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定:不動產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各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采光權屬于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相鄰權,它不是無條件的絕對權利,只是一種有條件的相對的權利。在城市建設發展的不斷更新的過程中,新建建筑遮擋現狀住宅也就成為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結果,新建建筑給現狀住宅帶來的采光變化,其合理的范圍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依據規劃與消防等部門的行政許可。
新建建筑應當是辦理了規劃、消防等建筑行政審批的相關手續,建筑間距符合規定的合法建筑,這樣的合法新建建筑對四周現狀建筑的遮擋是合法的遮擋。
一般情況下,規劃與消防的行政審批是充分考慮到間距、遮擋、消防的法定要求,并且滿足建設部規定的日照時間。這樣的新建房屋不構成對現狀住宅的侵權。
法律分析: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二百八十九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二百九十六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
法律分析:相鄰權糾紛的法律依據是:相鄰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是兼顧利益、提供利益。相鄰各方在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應當互相協作,兼顧相鄰人的利益;處理因相鄰關系發生的糾紛時應從有利于有效合理的使用財產,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出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二百八十九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相鄰權糾紛訴訟狀:相鄰權糾紛如何打官司
●相鄰權糾紛有訴訟時效嗎
●相鄰權糾紛有哪些
●相鄰權糾紛起訴狀范文3篇
●相鄰權糾紛案例及處理
●相鄰權糾紛屬于什么案由
●相鄰權糾紛的處理原則
●相鄰權糾紛有訴訟時效嗎
●相鄰權糾紛怎么起訴
●相鄰權糾紛適用訴訟時效嗎
●自建房糾紛怎樣起訴狀,自建房糾紛怎樣起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建設用地糾紛如何處理,集體建設用地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問題?,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法院不受理宅基地使用權糾紛的法律依據,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法院為什么不能直接判決: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糾紛的處理主要有哪些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勞資糾紛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多少,勞動糾紛律師費一般多少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股權轉讓合同糾紛原被告不是合同相對人起訴法定代表人可以嗎,股權轉讓合同糾紛原被告不是合同相對人起訴法定代表人可以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如何處理家庭征地補償款糾紛,征地補償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專打農村土地糾紛官司的律師,農村土地糾紛法律咨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拆遷補償糾紛起訴有時效嗎,拆遷補償糾紛訴訟時效多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自留地發生糾紛怎么處理,農村自留地發生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求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全文 txt下載,醫療糾紛有訴訟時效期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福建宅基地補償款糾紛律師價格,宅基地糾紛拆遷律師怎么收費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告狀書怎么寫農村土地糾紛 ,告狀書怎么寫農村土地糾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買賣糾紛起訴的流程有什么,房屋買賣起訴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合同糾紛訴訟費誰承擔?,起訴拆遷糾紛訴訟費怎么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買賣糾紛起訴的流程是什么,房屋買賣起訴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合肥拆遷糾紛律師多少錢?,合肥安置拆遷官司律師費收多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糾紛能否報警解決?,宅基地糾紛可以報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買賣糾紛起訴的流程是什么,房屋買賣起訴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羅娟律師
來源:臨律-相鄰權糾紛訴訟狀:常見的相鄰權糾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