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進行農業項目建設,與村民進行土地置換的法律依據,一、土地置換的法律依據是什么?置換是轉讓的一種特殊形式,可參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該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
一、土地置換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置換是轉讓的一種特殊形式,可參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該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準,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二、土地置換協議怎么寫?
農村土地互換協議
_________,以下簡稱甲方
_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規定,甲乙雙方經過協商,就土地互換的問題達成如下協議:
甲方愿意將_______的_____畝面積與乙方在_______的_____畝面積進行互換。
土地互換以后,雙方不進行經濟補償
互換的年限自______年___月___日起至______年___月___日(注:以國家自留地年限政策為基準)。
互換以后,如果國家征用一方的土地,按互換以后的土地使用方享用征用的安置補償,原與村里的承包合同解除,由未被征用土地的一方重新與村簽訂承包合同。
互換以后,一方如果改變土地使用性質,由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方到國家規定的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另一方可永久性的享受互換以后的土地使用權(國家規定不能享受的除外)。
土地互換協議簽定后報村委會備案。
此協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報村委會一份。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年月日
綜上所述,由于土地置換的本質是土地轉讓,所以土地置換必須要符合土地轉讓的基本條件,類似于雙方已經取得了土地使用權證書,也有地上建筑物的其他合法產權證明等。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涉及村民利益土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村民會議的權利:
1、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權;
2、建章立制權;
3、監督權;
4、其他權利。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1、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員及補貼標準;
2、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3、本村公益事業的興辦和籌資籌勞方案及建設承包方案;
4、土地承包經營方案;
5、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
6、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7、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
8、以借貸、租賃或者其他方式處分村集體財產;
9、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
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一)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員及補貼標準;
(二)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三)本村公益事業的興辦和籌資籌勞方案及建設承包方案;
(四)土地承包經營方案;
(五)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
(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七)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
(八)以借貸、租賃或者其他方式處分村集體財產;
(九)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村民會議可以授權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前款規定的事項。
法律對討論決定村集體經濟組織財產和成員權益的事項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如下:農民集體土地一般只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經營,如果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的,必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隨意變更承包經營權,確需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后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村組集體土地未經過全體村民同意對外承包,變更土地用途
法律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如下:農民集體土地一般只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經營,如果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的,必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隨意變更承包經營權,確需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耕地承包期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后依法相應延長。 國家所有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 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依法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承包土地經營的期限是多長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是: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別為三十年至五十年和三十年至七十年,屆滿后依法相應延長。《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第二十一條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規定的耕地承包期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后依照前款規定相應延長。
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承包土地經營的期限是多長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是:家庭承包的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別為三十年至五十年和三十年至七十年,屆滿后依法相應延長。《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第二十一條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規定的耕地承包期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后依照前款規定相應延長。
承包村集體土地一次最多交幾年?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到期后,由村集體重新發包,并與承包人簽訂承包合同。重新發包時,由村集體確定分配方案,提交村民大會討論決定。原則上,以發包時具有本集體成員資格的人員為限來平均分配。上述一系列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都明確規定了農村土地承包期限。既不論是在第一輪承包還是在第二輪承包過程中,如果未達到國家政策和法律所規定的30年承包期限的,都應當延長至30年。而這種延長是在第一輪或第二輪承包期限的基礎上延長的,而并非是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屆滿后,重新簽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另行發包。《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承包合同約定或者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記載的承包期限短于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期限,承包方請求延長的,應予支持。
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承包土地經營的期限是多久?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到期后,由村集體重新發包,并與承包人簽訂承包合同。重新發包時,由村集體確定分配方案,提交村民大會討論決定。原則上,以發包時具有本集體成員資格的人員為限來平均分配。上述一系列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都明確規定了農村土地承包期限。既不論是在第一輪承包還是在第二輪承包過程中,如果未達到國家政策和法律所規定的30年承包期限的,都應當延長至30年。而這種延長是在第一輪或第二輪承包期限的基礎上延長的,而并非是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期限屆滿后,重新簽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者另行發包。《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承包合同約定或者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記載的承包期限短于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期限,承包方請求延長的,應予支持。
該內容由 苑學寧律師 和 律說律答 共創回答●村委會和村民土地置換
●村委會私自把耕地,改為建設用地怎么辦
●村委會把農民的土地轉包合法嗎?
●村與村之間土地能否置換
●村委會改變土地用途
●村委會能否任意為農戶調整土地
●村委會在土地流轉中的作用
●村委會私自把耕地,改為建設用地怎么辦
●村委會對土地有處置權嗎?
●村委會批準在耕地上建的房子合法嗎
●原倒閉企業土地村委會政府拍賣能否得到補償?,租賃村委會土地建廠房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能直接代村民簽征地補償協議嗎,村委會代簽征地補償協議政府有責任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有權制定村規民約嗎,村規民約如何制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糾紛村委會調解不成可以起訴嗎,農村土地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有權直接決定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嗎?,征地補償款分配是由村委會決定的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能否提起行政訴訟,不支付被征用人的土地補償費?,起訴村委會征地補償案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為村民擔保村委會會被起訴嗎? ,村委會為村民擔保村委會會被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是否有權與農民簽訂征地安置協議?,村委會可以作為乙方與村民簽土地流轉合同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有權收回村民的宅基地嗎 ,村委會有權收回村民的宅基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沒有房屋的村委會是否會收回,宅基地沒有房屋的村委是否能收回: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調解員不公正怎么處理,村委會調解不成功怎么出證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歸政府管嗎?,村委會歸哪個部門管: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提留了補償款,能告他嗎,村委會截留了我的補償款,我能告他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起訴村委會違法拆遷是民事訴訟嗎,拆遷如何起訴村委會: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代替村民簽訂補償協議是否有效,村委會簽訂村民補償協議是否合法: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有權承包村民的土地嗎?,村委會有權承包村民土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里不給發補償款可以起訴嗎,村委會不發補償款怎么起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民委員會是否有權解除民事合同,村委會有權廢除合同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委會村務不公開可以起訴嗎 ,村委會村務不公開可以起訴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我和村委會簽訂了30年的土地合同,現在已經20年了,村委會說我的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規定超過20年是無效的,,村委土地租賃合同50年合法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張曙光教授
來源:中國法院網-村委會進行農業項目建設,與村民進行土地置換的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