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提交以下材料:申請書一份,并加蓋公司公章。認證委托人、生產者和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如果產品屬于國家規定中的產品,需要提供生產企業的生產證復印件或CCC證書復印件。如果委托方為經銷商或進口商
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申請書一份,并加蓋公司公章。
認證委托人、生產者和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如果產品屬于國家規定中的產品,需要提供生產企業的生產證復印件或CCC證書復印件。
如果委托方為經銷商或進口商,還應提交與制造商簽訂的合同證明。對于OEM/ODM產品,需要提供知識產權關系證明。
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圖和生產企業組織機構圖。
按產品單元提供的關鍵原材料/零部件備案清單。
提供近三年無重大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聲明,如果公司成立不足三年,則按公司成立之日起至申請日提供。
申請認證產品執行的質量標準書面說明,并提供產品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型式檢驗報告,該報告應由具備CMA資質的機構出具,并在一年內有效。
請注意,這些材料是基于常見的綠色工廠認證要求。具體所需材料可能因認證機構和特定標準而有所差異,建議您咨詢相關認證機構以獲取準確的信息。
此外,為了獲得綠色工廠認證,企業還需要滿足一系列的認證條件,包括但不限于能源效率、消耗品更新、垃圾再利用、噪音控制和空氣污染控制等方面的要求。這些條件旨在確保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節能環保、減少污染,并符合相關的環保法規。
法律分析:
(一)優化發展環境,穩實體增動能。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樹牢底線思維、風險意識,把外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人物同防,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持續提升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物資儲備等應急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創優營商環境。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精準有效推動資源要素向民營經濟集聚。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推行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實現不動產登記“不見面審批”,更多高頻事項“一次不跑、掌上辦好”。 加快數據歸集、資源共享,建設一體化信用信息平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進“穩主體增主體扶主體”行動,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等惠企利企政策,細化優化兌現流程。優化金融服務,創新“科技貸”等金融產品,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業務規模,全年新增信貸投放不低于15億元、制造業貸款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統籌“一區四園”建設,深化開發區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實施東河園“擴空間、優存量、提品質”三大工程,完成1平方公里“東進南擴”地塊土地平整,布局建設鎂基新材料加工、電子信息、科創孵化園等產業園。盤活僵尸企業5戶以上。定制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新建園區道路2公里、污水管網4公里。抓項目擴投資增動能。全力保障安徽寶鎂輕合金項目建設。圍繞重點片區開發建設,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統籌平衡重點項目土地資源,2021年全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規模約3000畝。健全重大招商項目專班推進、滬蘇浙重點園區駐點招商等機制,實施招商引資“三比一提升”行動,促進招商引資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滾動推進縣“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超億元項目30個以上,竣工25個以上。依托縣屬國有企業市場化融資15億元以上。爭取中央和省級各類項目資金、債券資金15億元以上。(二)深化開放合作,優結構提質量。深入推進創新賦能。組建智能裝備制造研究院,支持高校院所在青組建技術創新聯盟,鼓勵規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促進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和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明顯提升。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戶、數字化車間2個。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做好池黃高鐵服務保障工作,全力推動合池高鐵盡快落地,積極爭取池宣城際鐵路納入上位規劃,協同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加快S358青石公路建設,推進G318縣城至南陵界改建工程全線通車,做實池宣高速、G330東外環段改造提升、S221縣城至九華山機場道路、S219蛤蟆嶺至六都段、S463丁橋至丫山段、S468朱備至桃花潭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非金屬新材料產業轉型。開工建設酉華-童埠等礦產品運輸廊道,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2個礦區整合,加大康洛賽德、立達超微、力豐實業等企業培育力度,力爭再引進1家大型礦業集團。培優培強機電裝備制造產業。加快鑄造業工藝提升、綠色改造、產能重組,推動寧德機電產業園、海挺環保設備、金合科技二期等項目投產達效,培育引進電梯、工程機械等“園中園”,助推機電裝備制造省級集群(基地)高質量發展推動文旅康養服務業提檔升級。堅持點線面融合、全域化發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深化縣山旅游聯動發展,謀劃推進陽山-天臺索道建設,聯合推進獅子峰景區開發,暢通環九華山游覽大環線。籌建縣文旅集團,推進東九華旅游度假區整體開發運營,建設天華峰多功能游步道,構建九子巖山岳景區大循環。加快青通河景觀廊道建設,實施九華河景觀提升工程。新增3A、4A級景區各1個。推進朱備、廟前2個省級服務集聚區建設,促進特色文旅節慶活動與網民打卡、直播帶貨等線上經濟深度融合,新增千萬元農村電商企業2家以上。(三)實施鄉村振興,鍛長板補短板。全面提升農業競爭力。實施農業特色優質產業三年提升行動計劃,新增九華黃精種植面積2500畝、種苗基地50畝、精深加工企業1個。穩定糧食生產,建成高標準農田1.1萬畝,恢復生豬產能,推廣稻漁、稻蝦種植2000畝。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5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家庭農場30家。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農村改廁2500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2%。完成五九線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新增改建美麗集鎮3個以上、美麗鄉村示范村12個、“美麗家園”示范村11個,打造2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線和環九華山示范片。加快城南水廠擴容工程建設,打造朱陵路等5條品質示范路。加快220千伏木鎮變、110千伏金峰變建設,完成35千伏童埠變改造工程。激發鄉村經濟活力。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完成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新增集體經濟強村5個。高質量推進3個省級特色小鎮建設,加大文創、修身旅居、農耕等小鎮培育力度。發揮民宿聯盟帶動作用、民宿村集聚效應,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新增精品民宿6家以上。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優化完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監測和幫扶機制,突出做好收入水平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的監測預警,堅決防止返貧致貧。把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推動扶貧產業項目由快速覆蓋向長期發展、穩定帶貧轉變,加強相對貧困人口的就業扶持,接續推進脫貧地區全面振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完成高鐵片區控制性詳規編制,高標準推進城市擴容提質。加快南部新城特色商業街、“三角洲”商業綜合體等城市“商圈”建設,建成南部新城鄰里心,提升南部新城“城市花園”景觀品質,讓城市更加宜居。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抓好城區棚改回遷安置、配套市民公園建設,完成4個城市積澇點治理,新改建市政道路9條,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個。加快建設“一網統管、數字治理”的智慧城市。(四)強化保護治理,守底線提成色。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筑牢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綠色屏障。強化河湖長制,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鞏固重點水域退捕禁捕成效。加快推進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試點,營造林11萬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啟動松材線蟲病防控三年攻堅行動,綜合運用協同保護、林相改造、規范除治、檢疫執法等方式,打好松材線蟲病防治攻堅戰。整治環境突出問題。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推進城鄉污水處理廠站規范運營,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打好青通河枯水期水質達標攻堅戰,推動陵陽河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開展鑄造、噴涂等行業“一企一策”集中治理。推動綠色礦山、綠色工廠應建必建。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推動全面綠色轉型。深入推進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青陽段)經濟帶建設,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加強招商項目能耗評估管理,推進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強化土地、水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大閑置低效用地盤活力度,推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五)增進人民福祉,聚民心惠民生。加強穩就業和社會保障。持續開展“四進一促”活動,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啟動養老服務新三年行動計劃,新建1家以上社會辦養老機構,改造提升4家鄉鎮敬老院,力爭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項目落地。加快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推行政府購買第三方社會救助服務,給予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更多關心關愛。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第六中學,推動第八幼兒園開園招生,積極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深化“三醫聯動”改革,支持縣人民醫院創建三級醫院。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強建黨100周年主題文藝作品創作和展演,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面提升公民道德建設水平。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智慧社區”建設試點。構建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動實現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化、法治化。實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應急管理,提高搶險救援和防災減災能力。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科協、殘聯、文聯、僑聯等人民團體開展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綠色的工廠的認證條件具體如下:
1、能源效率:工廠應該把資源利用得更加有效,積極采用低能耗技術;
2、消耗品更新:包括化學品、燃料、水等,工廠應該采用新型、可循環使用的消耗品,盡量減少可能污染環境的物質;
3、垃圾再利用:工廠應該有完善良好的廢棄物處理機制,盡量少產生有害垃圾,把可再生的垃圾再加工利用;
4、噪音控制:可以通過設備降噪來減少噪音污染;
5、空氣污染控制:工廠應當有針對污染物的排放監測,并采用合理的排放設備,有效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綠色工廠需要提供的材料具體如下:
1、申請書一份,需要蓋公司;
2、認證委托人,生產者和生產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3、生產企業的生產證復印件或CCC證書復印件,僅限于國家規定中的產品;
4、生產者和生產廠的委托關系證明,如授權委托書等。當委托方為經銷商,進口商時,還應提交經銷商與制造商,進口商與制造商簽訂的合同證明;
5、OEM/ODM 的知識產權關系證明尤其是很多電子產品類的;
6、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圖;
7、生產企業組織機構圖;
8、 按單元提供產品關鍵原材料/零部件備案清單。這個比較關鍵,就像我們做CCC產品認證中要求的。如果你的零部件影響到產品的性能 。是一定要將關鍵零部件備案。隨意是不能更換的。要是后續產品出了問題,首先就是要考慮我們提供的零部件是否有更換或者性能有變化;
9、近三年無重大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聲明, 如公司成立不足三年, 按公司成立之日起至申請日進行提供;
10、 申請認證產品執行質量標準,國標,行標,企標的書面說明并蓋,提供產品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型式檢驗報告,由具備 CMA 的機構出具,一年內有效。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促使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綠色法規,改善生態環境。這就要求企業要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實施清潔生產,發展綠色制造,并最終通過相關的認證機構認證,以證明企業遵守了相關的環保法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七條
國家倡導和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限制和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產品和技術,弘揚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創新精神和工作作風。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十三條
鼓勵和支持節能服務機構開展節能審核、咨詢服務,開展節能項目投資咨詢、工程設計、監理、運營維護等服務活動,促進節能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h3>四、綠色的工廠認證標準法律分析:
(一)優化發展環境,穩實體增動能。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樹牢底線思維、風險意識,把外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人物同防,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持續提升醫療救治、核酸檢測、物資儲備等應急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創優營商環境。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精準有效推動資源要素向民營經濟集聚。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推行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實現不動產登記“不見面審批”,更多高頻事項“一次不跑、掌上辦好”。 加快數據歸集、資源共享,建設一體化信用信息平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進“穩主體增主體扶主體”行動,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等惠企利企政策,細化優化兌現流程。優化金融服務,創新“科技貸”等金融產品,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業務規模,全年新增信貸投放不低于15億元、制造業貸款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統籌“一區四園”建設,深化開發區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實施東河園“擴空間、優存量、提品質”三大工程,完成1平方公里“東進南擴”地塊土地平整,布局建設鎂基新材料加工、電子信息、科創孵化園等產業園。盤活僵尸企業5戶以上。定制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新建園區道路2公里、污水管網4公里。抓項目擴投資增動能。全力保障安徽寶鎂輕合金項目建設。圍繞重點片區開發建設,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統籌平衡重點項目土地資源,2021年全縣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規模約3000畝。健全重大招商項目專班推進、滬蘇浙重點園區駐點招商等機制,實施招商引資“三比一提升”行動,促進招商引資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滾動推進縣“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建設,全年新開工超億元項目30個以上,竣工25個以上。依托縣屬國有企業市場化融資15億元以上。爭取中央和省級各類項目資金、債券資金15億元以上。(二)深化開放合作,優結構提質量。深入推進創新賦能。組建智能裝備制造研究院,支持高校院所在青組建技術創新聯盟,鼓勵規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促進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和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明顯提升。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戶、數字化車間2個。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做好池黃高鐵服務保障工作,全力推動合池高鐵盡快落地,積極爭取池宣城際鐵路納入上位規劃,協同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加快S358青石公路建設,推進G318縣城至南陵界改建工程全線通車,做實池宣高速、G330東外環段改造提升、S221縣城至九華山機場道路、S219蛤蟆嶺至六都段、S463丁橋至丫山段、S468朱備至桃花潭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非金屬新材料產業轉型。開工建設酉華-童埠等礦產品運輸廊道,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2個礦區整合,加大康洛賽德、立達超微、力豐實業等企業培育力度,力爭再引進1家大型礦業集團。培優培強機電裝備制造產業。加快鑄造業工藝提升、綠色改造、產能重組,推動寧德機電產業園、海挺環保設備、金合科技二期等項目投產達效,培育引進電梯、工程機械等“園中園”,助推機電裝備制造省級集群(基地)高質量發展推動文旅康養服務業提檔升級。堅持點線面融合、全域化發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深化縣山旅游聯動發展,謀劃推進陽山-天臺索道建設,聯合推進獅子峰景區開發,暢通環九華山游覽大環線?;I建縣文旅集團,推進東九華旅游度假區整體開發運營,建設天華峰多功能游步道,構建九子巖山岳景區大循環。加快青通河景觀廊道建設,實施九華河景觀提升工程。新增3A、4A級景區各1個。推進朱備、廟前2個省級服務集聚區建設,促進特色文旅節慶活動與網民打卡、直播帶貨等線上經濟深度融合,新增千萬元農村電商企業2家以上。(三)實施鄉村振興,鍛長板補短板。全面提升農業競爭力。實施農業特色優質產業三年提升行動計劃,新增九華黃精種植面積2500畝、種苗基地50畝、精深加工企業1個。穩定糧食生產,建成高標準農田1.1萬畝,恢復生豬產能,推廣稻漁、稻蝦種植2000畝。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5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家庭農場30家。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農村改廁2500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2%。完成五九線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新增改建美麗集鎮3個以上、美麗鄉村示范村12個、“美麗家園”示范村11個,打造2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線和環九華山示范片。加快城南水廠擴容工程建設,打造朱陵路等5條品質示范路。加快220千伏木鎮變、110千伏金峰變建設,完成35千伏童埠變改造工程。激發鄉村經濟活力。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完成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新增集體經濟強村5個。高質量推進3個省級特色小鎮建設,加大文創、修身旅居、農耕等小鎮培育力度。發揮民宿聯盟帶動作用、民宿村集聚效應,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新增精品民宿6家以上。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優化完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監測和幫扶機制,突出做好收入水平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的監測預警,堅決防止返貧致貧。把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推動扶貧產業項目由快速覆蓋向長期發展、穩定帶貧轉變,加強相對貧困人口的就業扶持,接續推進脫貧地區全面振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完成高鐵片區控制性詳規編制,高標準推進城市擴容提質。加快南部新城特色商業街、“三角洲”商業綜合體等城市“商圈”建設,建成南部新城鄰里心,提升南部新城“城市花園”景觀品質,讓城市更加宜居。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抓好城區棚改回遷安置、配套市民公園建設,完成4個城市積澇點治理,新改建市政道路9條,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個。加快建設“一網統管、數字治理”的智慧城市。(四)強化保護治理,守底線提成色。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筑牢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綠色屏障。強化河湖長制,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鞏固重點水域退捕禁捕成效。加快推進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試點,營造林11萬畝,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啟動松材線蟲病防控三年攻堅行動,綜合運用協同保護、林相改造、規范除治、檢疫執法等方式,打好松材線蟲病防治攻堅戰。整治環境突出問題。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推進城鄉污水處理廠站規范運營,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打好青通河枯水期水質達標攻堅戰,推動陵陽河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開展鑄造、噴涂等行業“一企一策”集中治理。推動綠色礦山、綠色工廠應建必建。加強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推動全面綠色轉型。深入推進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青陽段)經濟帶建設,建立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加快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加強招商項目能耗評估管理,推進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企業技術改造。強化土地、水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大閑置低效用地盤活力度,推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五)增進人民福祉,聚民心惠民生。加強穩就業和社會保障。持續開展“四進一促”活動,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啟動養老服務新三年行動計劃,新建1家以上社會辦養老機構,改造提升4家鄉鎮敬老院,力爭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項目落地。加快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推行政府購買第三方社會救助服務,給予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更多關心關愛。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建設第六中學,推動第八幼兒園開園招生,積極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深化“三醫聯動”改革,支持縣人民醫院創建三級醫院。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強建黨100周年主題文藝作品創作和展演,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面提升公民道德建設水平。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智慧社區”建設試點。構建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動實現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化、法治化。實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應急管理,提高搶險救援和防災減災能力。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科協、殘聯、文聯、僑聯等人民團體開展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和手續
●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和證件
●綠色的工廠認證多長時間
●綠色的工廠認證要求
●綠色的工廠認證機構
●綠色的工廠認證怎么評分
●綠色的工廠怎么申請
●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和證件
●綠色的工廠認證要多少錢
●綠色的工廠認證補貼
●綠色工廠認證 獎勵政策,綠色的工廠認證標準:今日城市更新在線法律咨詢
●樓房拆遷動力電如何補償,工廠動力電拆遷怎么補償: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火煉樹拆遷補償方案,工廠拆遷的樹木有補償款嗎:今日城市更新在線法律咨詢
●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綠色的工廠需要哪些認證條件:今日城市更新在線法律咨詢
●深圳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深圳工廠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城市更新在線法律咨詢
●臨清樓房拆遷怎么補償,臨清工廠拆遷補償標準詳細: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工礦用地如何辦理用地手續,想辦工廠土地手續怎么辦理:今日礦產資源壓覆在線法律咨詢
●工廠區拆遷補償標準,廠房拆遷補償具體標準有哪些: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富士康廠房拆遷補償標準,工廠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辦: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廠家拆遷補償標準,深圳市內工廠搬遷有賠償嗎: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洛陽市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河南洛陽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2021年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明細,房屋拆扦補償標準2024年有哪些新的政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西工廠拆遷補償標準,廠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郊區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工廠,政府要求企業搬遷的賠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工廠拆遷補償標準2019標準,廠房動遷賠償的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廢棄樓房拆遷補償標準,廢棄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合肥市企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合肥工廠搬遷的賠償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工廠拆遷補償標準,廠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集體工廠拆遷律師事務所,打拆遷官司厲害的律師事務所(北京十大律師事務所):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征收廠房補償標準工廠拆遷,工廠搬遷補償的方式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內容審核:趙明媛律師
來源:臨律-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