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退休獨生子女補貼多少錢?,中小學教師職稱高級教師與中級職稱教師退休工資待遇有很大的關系,中小學教師退休時除了小學有極少數小學一級(初級職稱)外,幾乎都是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中小學教師退休工資30年(不含30年)工齡以下退休時按基本工資的
中小學教師職稱高級教師與中級職稱教師退休工資待遇有很大的關系,中小學教師退休時除了小學有極少數小學一級(初級職稱)外,幾乎都是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
中小學教師退休工資30年(不含30年)工齡以下退休時按基本工資的80%辦理退休待遇,30年—35(不含35年)年85%,35年(含35年)以上90%。 上表中10%津貼=(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跟職稱有關系。
2014年9月30日以前教師退休工資計算方法:職務(崗位)工資、級別或新級工資、10%津貼三項之和*90%(35年以上工齡90%,以下85%)+教齡工資+生活補貼+住房補貼+獨生子女(10元)+個人賬戶工資(個人上交的統籌金),(其中崗位工資由職稱決定,影響其他各項指標),個人賬戶工資(與職稱有關)根據個人上繳統籌金的多少,按10年發放給退休教師。住房補貼=(前三項之和*90%+生活補貼+獨生子女10元+教齡津貼)*13%,住房補貼跟職稱有關系。
教師不同職稱工資標準不同,退休時薪級工資相差不大,崗位工資和10%津貼有差距,生活補貼、住房補貼、個人賬戶工資等都跟職稱有聯系,而且影響較大。
我們地區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教師,由于2017年對“中人”實施了臨時調整工資辦法(中級職稱教師395元/月,高級職稱教師519.8元/月),所以,同時退休的其他條件相同,中級職稱教師與副高職7檔教師工資相差1000元左右(部分人還不相信)。
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教師,按照新辦法執行退休待遇,由于現在政策還沒有出臺(聽說2018年部分地區已經出臺新政策),中級職稱教師與高級職稱教師退休工資有多大差距,不知道不能評論。(個人觀點,僅供交流)。
我所在區自2003年9月起把原來一個學區拆分為五個中心。我所在中心直到我20153退休時沒有一個評上小特高(相當中學高級,相當大學副教授工資級別)。最高高級職只有八檔(小學高級相當中學一級,大學講師丿。所以按中學高級七檔和小學九檔工資對比(2015那時我雖退還留用知道,到了2018年家里沒空就不代課了,但從現小特高與高級銀齡講學工資月差一千,小特高代課月薪45OO元,小學高級(一級)月薪35OO元)比,(按2015年算)工資整整差1000元,小學9檔和8檔約差5OO元左右。
所以在十年過渡期退休養按2014年9月在冊工資算養老金,中學高級與大學教授,副教授推算,看他們是幾檔(因為檔按年限劃分,同年限者同年晉級按量化總分高低順序排列晉升。)如果用中學七檔與小學九檔差近8百元左右,因為退休時部分工資不能帶。
但是無論說什么,我都毫無怨言,因為這是國家政策,任何時候改革都必須有一部分犧牲個人利益者,我不犧牲個人利益,誰犧牲! 歷史 潮流誰也擋不住。但愿老天有眼,賜我無災無難無病,我山呼祖國萬歲!
按照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劃分,中小學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而高校被劃為了公益二類。現在國家在醫院和高校試點取消事業編制限制,打造更加靈活的用人機制。
2014年10月,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大家都開始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待遇有四大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養老統籌部分,由養老保險基金統籌保障。職業年金是補充養老金部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積累。
參加養老保險繳費以后,養老待遇只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三部分。過渡性養老金只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視同繳費年限的一種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的補償。由于時間劃定,沒人再可以增加。
教師屬于事業單位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小學教師跟高校教師不同的是中小學教師是單獨一張基本工資表,比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包含高校教師的基本工資高出約10%。因此,如果相同的崗位級別和薪級級別的情況下,參保繳費基數會更高一些。
可實際上,在崗位設置上高校教師高級崗位遠比普通中小學高級崗位要多得多。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級別分為1~13級,正高級職稱是1~4級崗位,數量非常少。中小學想要聘為正高級教師非常困難,而且即使聘上相應的級別一般也也是4級崗位。但是,高校的教授基本上都是正、副高級職稱。平均職稱級別肯定是高校要高得多。
視同繳費指數是根據退休時本人崗位級別確定的,崗位級別越高計算出的視同繳費指數越高。這樣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也會更高。因此,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會更多一些。
大家都知道職稱高,崗位工資就越高,績效工資也是更高的,也會提升正常繳費的繳費基數。
而且,對于高校的一些高級專家,實際上可以延遲退休至65歲甚至70歲的。比如一些學科的帶頭人,沒有接替人員的。另外,這些高級專家退休以后也可以到處走穴,或者論著科研著述,會有更多的收入方式。遠遠不是普通中小學高級教師能夠比較的。
所以,總體來看還是高校老師的退休工資會更高一些。
差別太大了。
雖然中小學教師與高校教師都是教師,也都是事業單位的技術崗位人員,但要說起他們之間h退休待遇卻有著太大的差別。
首先,職稱差距大。中小學教師承擔我國基礎教育之重任,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在退休前也只能評聘上中級~副高的職稱。而高校教師承擔的是我國高等級教育的重任,他們中大部分人在退休前都能評上副教授丶教授,也就是副高~正高的職稱。要知道,從中級職稱的8~10級技術等級,到副高職稱的7~5級技術等級,再到正高級職稱的4~1級,前后相差10級。技術等級越高,享受的崗位等級工資和薪級工資以及其他獎勵工資也越高。比如中級職稱8級崗位的等級工資為780元,副高職稱5級崗位的等級工資為1180元,正高職稱1級崗位的等級工資為2800元。他們之間的崗位等級工資分別相差400元和2020元。如果加上薪級工資,相互之間的工資差距就更大了。而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根據每個人的工資總額來確定繳費基數和比例的,繳費工資越高,養老保險的繳費就越多,退休時計算的養老金待遇就越高。中小學教師由于職稱比高校教師低,工資總額也就會更低,所以退休時的養老金自然就要更低。
其次,中小學教師大都工作在基層特別是農村,而高校教師大都工作在城市。由于基層特別是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城市高,在崗職工的社平工資也自然沒有城市高。社平工資越高,計算的養老金水平也越高。這是中小學教師退休金比高校教師退休金更低的又一個原因。
另外,中小學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從業人員,退休后除了領取基本養老金外絕大多數人沒有其他收入。而大學教師則不同,大學教授特別是那些院士教授、在各領域有名氣的教授,不但在職時享受著國家、地方、高校優厚的工資、住房待遇,許多人退休后仍然被高校、科研院所丶公司、廠礦返聘,仍然享受著各種優厚的待遇。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忘塵莫及的。
由此可見,由于種種客觀存在的原因,從整體上來說,中小學教師的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的退休待遇是無法相比的,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
中小學教師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退休待遇有什么差別?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教師都是屬于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1日起,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納入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范疇,都同樣存在退休中人、退休新人等情況。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是屬于教師,而且都是屬于編制內的教師,同屬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具體制度的執行上,都要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規定來執行。只要和用人單位簽訂了聘用協議,建立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都要為其繳納 社會 保險和職業年金,從繳費方式,退休手續的辦理,養老金的計算等,都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但由于事業單位之間,雖然工資體系都是執行的事業單位的工作體系,都是按照技術職稱、職務、職級等來確定自己的工資待遇。但從總體上來說,高校教師的工資水平要高于中小學教師。按照社保法的規定,養老金的計算是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因素來綜合計算的。養老金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三個部分組成,對于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還要增加過渡性養老金,對于退休中人同樣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進行對比計算,當新辦法低于老辦法時,按照老辦法執行;當新辦法計算的結果高于老辦法時,其高出的部分仍然需要按照十年的過渡期,分期按比例計發。
但任何事情都有特殊性,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雖然都是教師,都屬于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但由于繳費基數不同,繳費年限不同,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不同,退休地不同,所以大學教師在退休以后,其養老金待遇肯定會高于中小學教師的養老金水平。這也是普遍性之中存在特殊性。從普遍性來講,執行的都是同一個政策,即《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養老金的計算都是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決定實施細則》規定進行計算,這就是普遍性。但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視同繳費系數的計算,要考慮在崗時所擔任的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等因素,所以視同繳費系數的不同,過渡性養老金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這就是普遍之中存在特殊,特殊中之中存在普遍性。
隨著2024年9月30日的到來,隨著退休中人過渡期的結束,今后養老金的計算全部按照新辦法來計算,雖然也還有視同繳費年限,也還有過渡性的養老金,但是今后高校教師或是中小學教師,養老金還是分要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這一塊,更多的是考慮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這一塊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相比,由于繳費基數的差別,體現在待遇上的差別也是非常巨大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由于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差別,所以個人賬戶的差別也是很大的,過渡性養老金不再考慮在崗時的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技術職稱工資已經體現在繳費基數上,過渡性養老金不再有十年過渡期,而是當期計發,職業年金由于繳費基數不一樣,所以差別也是比較大的。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雖然都是教師都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但由于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形成在崗工資的差別,導致繳費基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等產生差別,雖然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沒有任何差別,但退休后的待遇肯定也是有差別的。
中小學教師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退休待遇有什么差別?
中小學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高校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高校分一本、二本、三本、高職高專,學校不同收益不同在職待遇差別很大。教師職稱高低不同在職待遇差距也很大。公益二類分績效工資,有些效益不太好的高校,在職績效工資都沒發,退休才有。985.211一本學校與高職高專就有區別,因為學校收益不同效益不同,對于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差別就很大,繳費基數不同影響退休工資。中小學是公益一類基本工資津補貼都要穩定,財政撥款。雖然理論上講退休后同級別養老金一樣,但有些高職高專副教授與中小學同級別副高級教師比還要低些。有的在職不發效益工資,如果不加班上課時,工資也低些。前面講的985.211名牌高校,除正高教師研究生導師有科研項目經費外,副高和中級不一定有。退休后和中小學同級老師待遇差別不大。因此什么事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夫妻只生(養)育一個孩子,由雙方申請,經所在單位和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核實,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批準,發給《獨生子父母光榮證》,享受以下優待:
(一)從領證之日起至子女滿十八周歲止,每月發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八元。
(二)晚婚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同意,可延長產假一年。產假延長期間工資按原額的百分之七十五發放,不影響調整工資、晉升級別。
(三)獨生子女十六周歲以前入托(園)、入學、就醫等,其費用由父母所在單位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照顧。
(四)獨生子女就業,在同等條件下應予優先照顧。
(五)獨生子女戶的住房,在同等條件下應予優先解決。獨生子女本人住房面積按兩人標準計算。
(六)農村分配責任田、口糧田和申請宅基地,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照顧獨生子女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條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采取綜合措施,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有冬季供暖補貼,南方地區則沒有。
不同的工作單位,退休待遇可能不同,有的員工退休享有原單位自定的福利待遇,那就不一樣了。
差別不大,大學老師最高職稱是教授,中學小學現在也有正高職稱。在職時,大學老師有課時津貼,有科研經費,相對要高一下。退休后原來的差距就很小了。
中小學教師職稱高級教師與中級職稱教師退休工資待遇有很大的關系,中小學教師退休時除了小學有極少數小學一級(初級職稱)外,幾乎都是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
中小學教師退休工資30年(不含30年)工齡以下退休時按基本工資的80%辦理退休待遇,30年—35(不含35年)年85%,35年(含35年)以上90%。 上表中10%津貼=(崗位工資+薪級工資)*10%,跟職稱有關系。
2014年9月30日以前教師退休工資計算方法:職務(崗位)工資、級別或新級工資、10%津貼三項之和*90%(35年以上工齡90%,以下85%)+教齡工資+生活補貼+住房補貼+獨生子女(10元)+個人賬戶工資(個人上交的統籌金),(其中崗位工資由職稱決定,影響其他各項指標),個人賬戶工資(與職稱有關)根據個人上繳統籌金的多少,按10年發放給退休教師。住房補貼=(前三項之和*90%+生活補貼+獨生子女10元+教齡津貼)*13%,住房補貼跟職稱有關系。
教師不同職稱工資標準不同,退休時薪級工資相差不大,崗位工資和10%津貼有差距,生活補貼、住房補貼、個人賬戶工資等都跟職稱有聯系,而且影響較大。
我們地區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教師,由于2017年對“中人”實施了臨時調整工資辦法(中級職稱教師395元/月,高級職稱教師519.8元/月),所以,同時退休的其他條件相同,中級職稱教師與副高職7檔教師工資相差1000元左右(部分人還不相信)。
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教師,按照新辦法執行退休待遇,由于現在政策還沒有出臺(聽說2018年部分地區已經出臺新政策),中級職稱教師與高級職稱教師退休工資有多大差距,不知道不能評論。(個人觀點,僅供交流)。
我所在區自2003年9月起把原來一個學區拆分為五個中心。我所在中心直到我20153退休時沒有一個評上小特高(相當中學高級,相當大學副教授工資級別)。最高高級職只有八檔(小學高級相當中學一級,大學講師丿。所以按中學高級七檔和小學九檔工資對比(2015那時我雖退還留用知道,到了2018年家里沒空就不代課了,但從現小特高與高級銀齡講學工資月差一千,小特高代課月薪45OO元,小學高級(一級)月薪35OO元)比,(按2015年算)工資整整差1000元,小學9檔和8檔約差5OO元左右。
所以在十年過渡期退休養按2014年9月在冊工資算養老金,中學高級與大學教授,副教授推算,看他們是幾檔(因為檔按年限劃分,同年限者同年晉級按量化總分高低順序排列晉升。)如果用中學七檔與小學九檔差近8百元左右,因為退休時部分工資不能帶。
但是無論說什么,我都毫無怨言,因為這是國家政策,任何時候改革都必須有一部分犧牲個人利益者,我不犧牲個人利益,誰犧牲! 歷史 潮流誰也擋不住。但愿老天有眼,賜我無災無難無病,我山呼祖國萬歲!
按照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劃分,中小學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而高校被劃為了公益二類。現在國家在醫院和高校試點取消事業編制限制,打造更加靈活的用人機制。
2014年10月,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大家都開始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待遇有四大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是養老統籌部分,由養老保險基金統籌保障。職業年金是補充養老金部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積累。
參加養老保險繳費以后,養老待遇只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三部分。過渡性養老金只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視同繳費年限的一種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職業年金的補償。由于時間劃定,沒人再可以增加。
教師屬于事業單位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小學教師跟高校教師不同的是中小學教師是單獨一張基本工資表,比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包含高校教師的基本工資高出約10%。因此,如果相同的崗位級別和薪級級別的情況下,參保繳費基數會更高一些。
可實際上,在崗位設置上高校教師高級崗位遠比普通中小學高級崗位要多得多。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崗位級別分為1~13級,正高級職稱是1~4級崗位,數量非常少。中小學想要聘為正高級教師非常困難,而且即使聘上相應的級別一般也也是4級崗位。但是,高校的教授基本上都是正、副高級職稱。平均職稱級別肯定是高校要高得多。
視同繳費指數是根據退休時本人崗位級別確定的,崗位級別越高計算出的視同繳費指數越高。這樣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也會更高。因此,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會更多一些。
大家都知道職稱高,崗位工資就越高,績效工資也是更高的,也會提升正常繳費的繳費基數。
而且,對于高校的一些高級專家,實際上可以延遲退休至65歲甚至70歲的。比如一些學科的帶頭人,沒有接替人員的。另外,這些高級專家退休以后也可以到處走穴,或者論著科研著述,會有更多的收入方式。遠遠不是普通中小學高級教師能夠比較的。
所以,總體來看還是高校老師的退休工資會更高一些。
差別太大了。
雖然中小學教師與高校教師都是教師,也都是事業單位的技術崗位人員,但要說起他們之間h退休待遇卻有著太大的差別。
首先,職稱差距大。中小學教師承擔我國基礎教育之重任,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在退休前也只能評聘上中級~副高的職稱。而高校教師承擔的是我國高等級教育的重任,他們中大部分人在退休前都能評上副教授丶教授,也就是副高~正高的職稱。要知道,從中級職稱的8~10級技術等級,到副高職稱的7~5級技術等級,再到正高級職稱的4~1級,前后相差10級。技術等級越高,享受的崗位等級工資和薪級工資以及其他獎勵工資也越高。比如中級職稱8級崗位的等級工資為780元,副高職稱5級崗位的等級工資為1180元,正高職稱1級崗位的等級工資為2800元。他們之間的崗位等級工資分別相差400元和2020元。如果加上薪級工資,相互之間的工資差距就更大了。而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根據每個人的工資總額來確定繳費基數和比例的,繳費工資越高,養老保險的繳費就越多,退休時計算的養老金待遇就越高。中小學教師由于職稱比高校教師低,工資總額也就會更低,所以退休時的養老金自然就要更低。
其次,中小學教師大都工作在基層特別是農村,而高校教師大都工作在城市。由于基層特別是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城市高,在崗職工的社平工資也自然沒有城市高。社平工資越高,計算的養老金水平也越高。這是中小學教師退休金比高校教師退休金更低的又一個原因。
另外,中小學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從業人員,退休后除了領取基本養老金外絕大多數人沒有其他收入。而大學教師則不同,大學教授特別是那些院士教授、在各領域有名氣的教授,不但在職時享受著國家、地方、高校優厚的工資、住房待遇,許多人退休后仍然被高校、科研院所丶公司、廠礦返聘,仍然享受著各種優厚的待遇。這一點是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忘塵莫及的。
由此可見,由于種種客觀存在的原因,從整體上來說,中小學教師的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的退休待遇是無法相比的,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
中小學教師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退休待遇有什么差別?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教師都是屬于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1日起,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納入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范疇,都同樣存在退休中人、退休新人等情況。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是屬于教師,而且都是屬于編制內的教師,同屬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具體制度的執行上,都要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規定來執行。只要和用人單位簽訂了聘用協議,建立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都要為其繳納 社會 保險和職業年金,從繳費方式,退休手續的辦理,養老金的計算等,都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但由于事業單位之間,雖然工資體系都是執行的事業單位的工作體系,都是按照技術職稱、職務、職級等來確定自己的工資待遇。但從總體上來說,高校教師的工資水平要高于中小學教師。按照社保法的規定,養老金的計算是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因素來綜合計算的。養老金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三個部分組成,對于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還要增加過渡性養老金,對于退休中人同樣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進行對比計算,當新辦法低于老辦法時,按照老辦法執行;當新辦法計算的結果高于老辦法時,其高出的部分仍然需要按照十年的過渡期,分期按比例計發。
但任何事情都有特殊性,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雖然都是教師,都屬于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但由于繳費基數不同,繳費年限不同,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不同,退休地不同,所以大學教師在退休以后,其養老金待遇肯定會高于中小學教師的養老金水平。這也是普遍性之中存在特殊性。從普遍性來講,執行的都是同一個政策,即《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養老金的計算都是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決定實施細則》規定進行計算,這就是普遍性。但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視同繳費系數的計算,要考慮在崗時所擔任的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等因素,所以視同繳費系數的不同,過渡性養老金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這就是普遍之中存在特殊,特殊中之中存在普遍性。
隨著2024年9月30日的到來,隨著退休中人過渡期的結束,今后養老金的計算全部按照新辦法來計算,雖然也還有視同繳費年限,也還有過渡性的養老金,但是今后高校教師或是中小學教師,養老金還是分要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這一塊,更多的是考慮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這一塊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相比,由于繳費基數的差別,體現在待遇上的差別也是非常巨大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由于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差別,所以個人賬戶的差別也是很大的,過渡性養老金不再考慮在崗時的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技術職稱工資已經體現在繳費基數上,過渡性養老金不再有十年過渡期,而是當期計發,職業年金由于繳費基數不一樣,所以差別也是比較大的。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雖然都是教師都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但由于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形成在崗工資的差別,導致繳費基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等產生差別,雖然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沒有任何差別,但退休后的待遇肯定也是有差別的。
中小學教師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退休待遇有什么差別?
中小學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高校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高校分一本、二本、三本、高職高專,學校不同收益不同在職待遇差別很大。教師職稱高低不同在職待遇差距也很大。公益二類分績效工資,有些效益不太好的高校,在職績效工資都沒發,退休才有。985.211一本學校與高職高專就有區別,因為學校收益不同效益不同,對于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差別就很大,繳費基數不同影響退休工資。中小學是公益一類基本工資津補貼都要穩定,財政撥款。雖然理論上講退休后同級別養老金一樣,但有些高職高專副教授與中小學同級別副高級教師比還要低些。有的在職不發效益工資,如果不加班上課時,工資也低些。前面講的985.211名牌高校,除正高教師研究生導師有科研項目經費外,副高和中級不一定有。退休后和中小學同級老師待遇差別不大。因此什么事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夫妻只生(養)育一個孩子,由雙方申請,經所在單位和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核實,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批準,發給《獨生子父母光榮證》,享受以下優待:
(一)從領證之日起至子女滿十八周歲止,每月發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八元。
(二)晚婚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同意,可延長產假一年。產假延長期間工資按原額的百分之七十五發放,不影響調整工資、晉升級別。
(三)獨生子女十六周歲以前入托(園)、入學、就醫等,其費用由父母所在單位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照顧。
(四)獨生子女就業,在同等條件下應予優先照顧。
(五)獨生子女戶的住房,在同等條件下應予優先解決。獨生子女本人住房面積按兩人標準計算。
(六)農村分配責任田、口糧田和申請宅基地,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照顧獨生子女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條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采取綜合措施,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有冬季供暖補貼,南方地區則沒有。
不同的工作單位,退休待遇可能不同,有的員工退休享有原單位自定的福利待遇,那就不一樣了。
差別不大,大學老師最高職稱是教授,中學小學現在也有正高職稱。在職時,大學老師有課時津貼,有科研經費,相對要高一下。退休后原來的差距就很小了。
法律分析:有工作單位的人員,由所在單位發給。凡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從領證之月起到子女14周歲止,每年發放獨生子女保障費60元,單方領證的對象發放30元。根據地區不同的情況,發放的獨生子女費是不同的,這就牽涉到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標準。獨生子女費的發放標準,內容包括職工晚婚的、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育齡夫妻符合規定可以再生育子女的夫妻,自愿不再生育的,依法領取退休金的獨生子女父母等。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育齡夫妻,經本人申請,由所在單位或者村(居)民委員會核實,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十七條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教師退休獨生子女補貼多少錢
●教師退休后獨生子女補貼如何領
●教師退休后的獨生子女費是多少
●2019年教師退休獨生子女費怎樣領取
●教師退休后獨生子女父母一次性補貼如何發放
●退休教師獨生子女補貼政策
●退休教師的獨生子女費如何發放?
●教師退休后獨生子女補貼如何領
●教師退休享受獨生子女待遇嗎
●教師退休獨生子女費如何發放
●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1獨生子女?拆遷征地獨生子女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獨生子女政策?房屋拆遷獨生子女有補償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征收土地農村獨生子女的補償政策 ,獨生子女征地補償雙倍算誰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3年四川省獨生子女費發放新規定,四川省獨生子女費發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3年獨生子女費發放新規,獨生子女費是多少: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征收土地子女有分配嗎?獨生子女在土地征收時有補償嗎: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李帥律師
來源:頭條-教師退休獨生子女補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