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步驟,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土地進行征收時,最為重要的三個程序是征地的審批、征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少了這些程序,征收是不合法的。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建設占用土地,涉及
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土地進行征收時,最為重要的三個程序是征地的審批、征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少了這些程序,征收是不合法的。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第四十五條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征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征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準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準權限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第四十六條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暴力征地有哪些表現
(1)、由鄉鎮政府組織村委會、公安、城管、邊防、社會閑散人員等強行推毀地上農作物,強行挖壞土地原貌的暴力征地行為。這種手段往往多發于建設項目比較著急、政府部門認為被征地人“漫天要價”、征地對抗周期長久、剩余被征地戶數不太多等征地情況。另一方面政府為了給剩余部門“釘子戶”一個下馬威,也往往會選擇此種方式,以便征地程序的快速開展。
(2)、采取限制人身自由黑征土地的情形,這種暴力征地的情形并不少見。往往政府會通過公安或請社會人員,將看守土地的農民以拘留或非法拘禁方式短期限制被征地農民人身自由,在此期間強行破壞地上附著物,對土地進行圈占。
(3)、“軟暴力”方式的暴力征地行為。這種方式也比較常見,雖然其區別于面對面的暴力征地沖突,但是其暴力程度也不可小覷,我們通常將它視為“軟暴力”。比如對耕種田地上的農作物進行偷搶、碾壓;對農用地用挖掘機挖出溝壑;威脅有公職身份的親屬做被征地人思想工作;私下注銷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單方違反承包合同;對被征地人及其家屬是否涉及違法行為進行調檔;村領導怒稱“不騰出土地一分錢不補”的口頭威脅;對辦戶口、開證明的各種阻攔等等。
(一)征地報批前,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該要制作《征地告知書》,將計劃被征收土地的用途和范圍告知被征地的村集體及農戶;并進行征地調查確認:函告征地情況;聽證告知;組織征地聽證。
(二)征地的報批材料組卷,按照要求逐級進行上報給有批準權限的政府審批。
(三)在收到征地批準文件當天開始10個工作日內,在被征收土地的區域張貼《征收土地公告》;村集體及農民攜帶土地權屬書等相關資料辦理征地補償的登記手續。
一、征地拆遷補償規定標準
為了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為人民建設更美好安寧的家園,方便交通,充分發揮現代交通工具的便捷,用時間縮小邊遠地區的距離,實現城鄉一體化,希望廣大人民群眾支持配合,特制定本條例。
(一)征地補償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二、動遷和簽訂補償協議
(一)動遷方式:由被確定征遷轄區鎮、各街道辦事處作為動遷主體。(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不得少于2人,其中1人擔任動遷組長,拆遷人不得少于1人)
(二)在發布拆遷公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和拆遷相關文件后,動遷人員以組為單位入戶,每組不少于三人。一是拆遷工作人員依據委托的估價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到現場細致復核,經復核有差項和漏項的,現場給予調整,同時給被拆遷戶進行補償草算;二是認真填寫動遷記錄,每戶動遷記錄的填寫要貫串于拆遷的全過程,連同拆遷補償草算表一起整理歸檔;三是政策宣傳到位,做到政策統一、透明,補償合法、合理。
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土地進行征收時,最為重要的三個程序是征地的審批、征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少了這些程序,征收是不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四條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一、農村征地補償款包含什么?
首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中明文規定了,征收農用地的補償花費包含土地征用補償、安置補助費用及其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其次,法律法規對土地征用補償的補償標準也是基礎的要求,且近些年有一定的提高。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此外,現行標準再次合理的原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法規了,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制定并發布各市縣征地的區片綜合地價。每兩到三年必須對補償標準進行調節,否則不予通過用地審查。
●征地工作程序
●征地工作程序一到六條
●征地流程是怎么樣子的?
●征地六個步驟
●征地工作怎么做
●2021征地程序詳細流程
●征地流程國家規定
●征地工作程序一到六條
●征地程序及流程圖
●征地具體流程
●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程序,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步驟,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如何成為釘子戶?如何做一個合法合理的釘子戶: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程序,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步驟,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程序,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步驟,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程序,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步驟,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趙雪玲律師
來源:頭條-征地工作的3個重要步驟,征收方少做一個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