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政府征收土地賠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農村政府征收土地賠償標準具體的規定為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和長遠生計,省人民政府決定,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現規定如下:一、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全省統
農村政府征收土地賠償標準具體的規定
為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和長遠生計,省人民政府決定,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現規定如下:
一、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
全省統一按照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確定土地補償費標準。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最低標準,
一、
二、
三、四類地區分別為每畝24000元、21000元、18000元、16000元。征收建設用地的土地補償費,按照征收農用地土地補償費計算;征收未利用地的土地補償費,按照征收農用地土地補償費的0.5倍計算。
征收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按照被征收農用地的數量除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人均占有農用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其安置補助費最低標準,
一、
二、
三、四類地區分別為每人26000元、23000元、17000元、14000元。征收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征地補償,原則上執行我省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如國務院規定標準高于我省,執行國務院規定標準。征收采煤塌陷地的補償標準另行制定。
各市人民政府根據上述規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具體標準作出相應調整,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同時,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具體標準作出相應調整,調整后報省人民政府備案,并向社會公布。
調整后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最低標準從2011年4月1日起實施。在此之前經依法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項目,按原征地補償標準執行。
二、確保征地補償費落實到位
各地要嚴格執行征地補償資金預存制度。在征地報批前,市、縣人民政府要將征地補償費用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中政府出資部分存入征地補償資金預存專戶。認真執行征地報批前告知、聽證、確認程序和征地批準后的兩公告一登記、補償安置方案批準等程序。
征地補償費必須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不得分期支付。被征地農民家庭承包地被征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未能調整其他質量和數量相當的土地給其繼續承包經營的,必須將不少于7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被征地農民選擇貨幣安置的,安置補助費必須按時全額發給農民,嚴禁克扣、侵占、截留、挪作他用。對不按規定支付補償安置費用,或克扣、侵占、截留、挪作他用的,一律依法嚴肅處理。各市要建立健全征地補償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三、切實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確保征地補償費支付到位,事關被征地農民切身利益,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征地補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依法履行有關程序,切實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各項工作。
要加強政策宣傳,提高各級人民政府與各有關部門依法征地、依法補償安置的自覺性,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認真做好新老征地補償標準的銜接,妥善解決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確保新的征地補償標準順利實施。
要嚴肅紀律,規范土地審批管理,不允許在新的征地補償標準實施前突擊批地,不允許采取變通的方式降低補償安置標準、延遲支付補償安置費用。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的管理,確保征地補償安置落實到位。
法律分析:農村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是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其中,附著物補償費也就是對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而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安置補助費該項費用是指用地單位對被征單位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進行的補償費用。比如一家工廠因為被征地,而停工員工的損失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一、農村土地征收賠償標準是什么
1、農村土地征收賠償標準如下: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對征地補償不滿的解決辦法有哪些
對征地補償不滿的解決辦法如下:
1、一般情況下,如果對征地補償不滿意,可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協調;
2、如果協調不成功的,可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進行裁決;
3、如果是非正常征地的,可以收集相關證據資料至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
4、對土地征收補償不滿,現階段農民可運用土地補償標準爭議裁決機制,解決土地補償標準爭議。
●農村政府征收土地賠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呢
●農村政府征用土地補償標準
●農村的土地國家征收能賠多少錢
●農村征收土地補償項目
●農村征收土地補償費怎樣分配
●農村土地征收征用補償法律政策解答
●2021年農村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文件
●農村政府征用土地補償標準
●農村征收補償土地
●國家對農村征收土地怎么補償
●最高院關于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務院房屋拆遷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條例 :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征用土地的補償辦法,土地征用補償款的規定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用農村土地賠償標準2019,2019農村土地征用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征地補償 新政策,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關于土地征收補償國家標準,關于國家征地補償的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征收土地政策關于補償的內容是什么?,國家征收農村土地補償政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用農村土地補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農民征收土地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1年國家征地補償標準,2021年土地征收賠償標準明細: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最新赤峰拆遷樓房的補償標準,赤峰市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國有土地征收與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條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出讓土地拆遷補償標準,土地征地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民法典關于土地補償款怎么分,民法典土地補償費是指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征收土地賠償有哪些項目,計算方法是什么,土地征收補償怎么計算: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用土地賠償標準有哪些,土地征地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地賠償標準有哪些,土地征地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被征收有哪些補償 ,農村土地被國家征收到底有沒有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標準是如何的,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征地賠償標準,土地征地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苗佳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農村政府征收土地賠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