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維權必看:怎么爭取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拆遷補償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面對補償標準模糊、程序不透明等問題,被征收人在合法權益受損時,如何有效維權?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史西寧主任律師來跟大家聊一聊。律師解讀集體土地征收,涉
拆遷補償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面對補償標準模糊、程序不透明等問題,被征收人在合法權益受損時,如何有效維權?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史西寧主任律師來跟大家聊一聊。
律師解讀
集體土地征收,涉及的是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用于國家建設或公共利益項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征收集體土地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給予被征收人合理、全面的補償,包括但不限于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等。
維權第一步:協商溝通,爭取雙贏
面對補償爭議,首先應嘗試與征收方進行協商。這一步驟看似簡單,卻是解決問題的高效途徑。被征收人應準備好土地權屬證明、土地使用情況、地上附著物清單等材料,清晰表達自己的補償要求。在協商過程中,保持理性、平和的態度,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爭取達成雙方滿意的補償協議。
第二步:拿起法律武器: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
如果協商未果,被征收人可以依法采取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1、行政復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對征收決定或補償決定不服的,被征收人可以在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將對征收行為的合法性、補償標準的合理性進行全面審查,為被征收人提供一次糾正錯誤決定的機會。
2、行政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司法途徑,由法院對征收行為進行審查,確保征收程序合法,補償公平合理。這是保護被征收人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
三、信息公開:照亮征收的“透明箱”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一條明確指出,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屬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范疇。這意味著,被征收人有權申請公開相關信息,了解補償標準的制定依據、資金流向等,從而判斷補償的合理性。通過信息公開,增加征收工作的透明度,是被征收人自我保護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尋求專業法律援助
面對復雜的法律程序和專業術語,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至關重要。律師不僅可以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協助準備訴訟材料,還可以在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維權成功的可能性。給大家建議,遇到疑難復雜的拆遷補償問題時,及時咨詢專業律師,用專業力量守護自身權益。
史主任提醒
拆遷是一個長期斗爭,需要全面專業的知識,需要對全局的把控,需要對法條的合理運用。即使一個有著多年訴訟經驗的律師,也在不斷地學習和更新,才能在一個案件中冷靜地分析并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對于非法學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不能僅靠短時間的惡補可以達到的。所以在遇到任何拆遷問題的時候不妨問問律師,在律師的指導下進行專業維權。法律分析:在中國土地的所有權只有兩種,一種是歸農村集體所有,另一種是歸國家所有。土地是不能進行所有權買賣的,只能買賣土地的使用權,土地拆遷征收所取得的也是使用權。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時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是作為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法律分析: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的賠償是: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準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集體土地拆遷流程
●集體土地征收、拆遷、拆違法律問題解答與實例
●集體土地拆遷需要什么文件
●集體土地拆遷法
●關于集體土地拆遷的房屋補償標準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流程
●集體土地拆遷安置補償
●集體土地征收、拆遷、拆違法律問題解答與實例
●2021年集體土地拆房賠償新政策文件
●集體土地征收拆遷拆違法律問題解答與實例
●北京十大征拆律師事務所(找律師必看),北京專門打拆遷的律師事務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十大征拆律師事務所(找律師必看),北京專門打拆遷的律師事務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維權與征地補償你必看的法律指南!,征地補償維權方式: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維權必看:怎么爭取集體土地拆遷補償?,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怎么賠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維權與征地補償你必看的法律指南!,征地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維權必看:怎么爭取集體土地拆遷補償,集體土地征收、拆遷、拆違法律問題解答與實例:今日在線拆遷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侯承志律師
來源:頭條-拆遷維權必看:怎么爭取集體土地拆遷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