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村民委員會訴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民事調解書 上訴人(原審被告)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孫家拐村委會),住所地:湖北省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六組。法定代表人王廣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民事調解書
上訴人(原審被告)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孫家拐村委會),住所地:湖北省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六組。法定代表人王廣元,孫家拐村委會主任。委托代理人何長生,石首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委托代理人劉飛,湖北忠直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七組(以下簡稱孫家拐七組),住所地:湖北省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七組。代表人劉傳保,孫家拐七組組長。委托代理人何修植,孫家拐七組村民。委托代理人羅安輝,石首市筆架山法律服務所律師。案由:安置補償費糾紛上訴人孫家拐村委會因安置補償費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3〕鄂荊中民一初字第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駁回一審原告孫家拐七組的起訴。經審理查明,1994年,湖北楚源集團征用孫家拐村所在孫家拐七組的承包土地。因孫家拐七組不同意,經孫家拐村委會反復做工作,孫家拐七組與孫家拐村委會簽訂征用土地協議,約定:旱地60.14畝,按666平方米/畝補償6000元;水田5.58畝,按666平方米/畝補償5000元(根據前三年平均產值的五倍計算);調田損失費水、旱田均按666平方米/畝補償1500元,以上幾項合計由孫家拐村委會向孫家拐七組共補償人民幣487400元;每征地一畝孫家拐村委會給孫家拐七組五年內解決1個商品糧指標進該廠就業;今后各組征地必須按七、八組標準進行補付,否則,給七組補齊。該協議簽訂后,雙方依約履行。1997年5月,湖北吉象木制品公司征用孫家拐村所在三、四組土地,孫家拐村委會與該三組、四組簽訂的征地補償協議,對該組勞動力安置費、土地補償費、補青、調田損失費每畝按14000元予以了補償。2003年,湖北楚源集團用地又在孫家拐村所在孫家拐七組征地,孫家拐村委會與孫家拐七組簽訂征用土地協議,對該組勞動力安置費、土地補償費、補青、調田損失費每畝亦按14000元予以了補償,并由用地方按每畝1人安置就業人員。由于1997年5月、2003年孫家拐村委會與所屬各組簽訂征地協議各類補償均高于1994年與孫家拐七組簽訂征地協議的補償標準,孫家拐七組多次要求孫家拐村委會按1994年征地協議補齊各類補償費,均無結果。為此,孫家拐七組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孫家拐村委會按1994年協議履行并承擔違約責任,引起本案訴訟。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如下協議:一、孫家拐村委會向孫家拐七組補償人民幣160000元整。二、孫家拐村委會在2004年12月30日前將上述款項一次性向孫家拐七組付清。三、孫家拐村委會如不能在上述期限內足額支付上述款項,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執行。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10000元,由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七組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0000元,由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村民委員會負擔。上述協議,符合有關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本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具有法律效力。內容審核:王學棉律師
來源:臨律-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村民委員會訴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拐村村民委員會訴石首市筆架山辦事處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