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強拆民宅怎么辦,非法強拆有什么后果,第一,保護好自身安全,沉著冷靜應對,不要盲目使用暴力抗拆,這有可能危及自己安全或者觸犯刑法,拆遷方就怕找不到理由抓你,被拆遷人一定不要自投羅網;第二,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最好多報幾次,撥打報警電話
第一,保護好自身安全,沉著冷靜應對,不要盲目使用暴力抗拆,這有可能危及自己安全或者觸犯刑法,拆遷方就怕找不到理由抓你,被拆遷人一定不要自投羅網;
第二,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最好多報幾次,撥打報警電話時手機要錄音,不管警察來不來,有沒有用都要報警;
第三,選取安全位置對強拆現場進行攝影攝像取證,為后邊維權收集好證據,注意一定要錄到強拆指揮者的畫面;
第四,完成以上三項工作后,第一時間咨詢專業拆遷律師,尋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行政公務人員是行政權的行使者,是法律的執行者,其行政行為應嚴格依法做出。一旦違法,其危害的后果比相對人的違法行為所導致的危害在程度和性質上更加嚴重。一是破壞了正常的行政秩序和社會規范,二是損壞了政府的公共形象,三是褻瀆了法律權威,四是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遇到暴力強拆該怎么辦
被拆遷人在遇到房屋暴力強拆之前,一定要現場拍照、錄像進行取證。對有政府或部門負責人、工作人員在現場,或者有公務車輛在現場的及時取證。對于不能拍照、錄像取證的,可以向公安報警,要求公安協助調查取證以及申請財產人身保護,如果公安機關對于被拆遷人房屋強拆不作為,可以依法對其進行刑事訴訟。
在取得違法強拆的證據之后,應當及時啟動法律程序來維權,切莫因為長期信訪上訪活動而耽誤起訴期限。被強拆之后,被拆遷人可以依據《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在法定期限之內及時啟動行政訴訟及國家賠償程序,要求實施強拆的機關進行國家賠償。
二、關于國家賠償的相關法規是怎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強拆民宅是不合法的,強拆的一般維權方式如下:
1、在面臨非法侵害威脅時,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
2、在遭受侵害時立即報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4、在適當時機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為的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5、訴訟不是目的是手段,通過訴訟的方式推動糾紛的解決,取得合理的補償。
一、違法強拆的損失怎么賠付
違法強拆可以根據提前制定的賠付標準進行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就當事人之間的行政賠償爭議進行審理與裁判。”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后如何裁判的問題,如果認為確定賠償內容的事實、證據均已明確,可以直接判決賠償相應的損失;認為相關事實、證據尚不明確或者需要行政主體先行做出行政判斷的,可以在明確相關賠償內容、標準或者計算方法后,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作出賠償決定。
面對違法強拆,行政機關在承擔賠償責任時應當秉持全面賠償和公平合理的原則。首先,要區分違法強拆發生的背景,是城中村改造還是集體土地征收,抑或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不同的情形涉及的賠償標準并不相同。其次,為體現對違法拆除行為的懲戒,充分保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對被拆遷人的損失賠償不應低于其原應得的相關拆遷安置補償權益。即,行政機關在確定行政賠償標準與額度的過程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的情況下,對被拆遷人的損失賠償,要填平補齊受損的財產權利,確保其在同等條件下獲得不低于其他被拆遷人所享受的拆遷安置補償利益。同時還要考慮到被拆遷人自房屋被強拆后多年未獲得補償、賠償的客觀情況,切實彌補因違法拆遷所造成的各項損失,對被拆遷人作出公平合理的賠償。對于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等損失賠償問題,行政機關應當按照當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并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賠償數額。再次,要兼顧其他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綜合考量其他被拆遷人以及當地其他項目的類似補償方式與標準、安置情況,全面考慮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相關政策規定的連續性、一致性和公平性。
遇到強拆可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向上級部門進行投訴控告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三十一條規定,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一、房屋被強拆報警有用嗎
在面臨非法侵害威脅時立即報警求助,同時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在被侵害之后可以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若公安機關行政不作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法律依據有:
《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該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人民警察法》第二條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之一是“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
《國家賠償法》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最高法院于2001年6月26日在《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批復》中明確規定,“由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二、合法強拆的條件
1、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法律后果一是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請強制拆遷;二是人民法院不能強制執行。實踐中有些市、縣人民政府不守法,違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法院不能依法進入強制執行程序,進行強制拆遷。
2、強制拆遷以補償決定為前提
如果沒有補償決定,任何單位都不能采取強制拆遷。實踐中,可以強制拆遷的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簽訂了補償協議,不搬遷的;二是作了補償決定,既不搬遷又不按照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3、必須對被征收人給予貨幣補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房沒有提供貨幣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的不能強制拆遷。
●非法強拆民宅怎么辦,非法強拆有什么后果嗎
●非法強拆房屋定什么罪
●非法強拆怎么賠償
●非法強拆的后果
●非法強拆怎么應對
●非法強拆怎么起訴
●非法強拆房屋
●非法強拆房屋定什么罪
●非法強拆屬于哪個部門
●非法強拆房屋違反什么法律
●請問城市戶口有什么好處,城市戶口和城鎮戶口有什么區別: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請問城市戶口有什么好處,城市戶口和城鎮戶口有什么區別: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補償樓房比平房高嗎,拆遷平房和樓房補償有什么區別: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樓房與平房的補償價位,拆遷平房和樓房補償有什么區別:今日樓房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房屋補償有什么規定,中央拆遷最新政策六大規定: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土地管理法拆遷補償規定,新土地管理法對于土地征收有什么規定: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老工業廠房拆遷補償標準企業,工業廠房拆遷有什么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被征收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征地補償和拆遷有什么區別: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北京戶口拆遷補償有什么規定,北京拆遷戶口的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性質不同補助有什么不同?拆遷項目不同補償也不一樣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工業產權拆遷補償征收,產權具有什么特性: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國家對拆遷補償有什么規定,拆遷8條新規 :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補償款和拆遷征收,征地補償和拆遷有什么區別: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農村拆遷征收有什么補償,土地征收的六個補償 :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三亞農村舊房拆遷補償標準,上海農村拆遷政策具體內容有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上海拆遷補償款有什么規定,2021上海動遷新政策 補償細則詳細解讀: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農村合作社補償最新標準,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土地賠償政策有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物權法》規定拆遷補償,物權法對拆遷有什么規定: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全村拆遷補償標準,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土地賠償政策有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蕪湖市拆遷補償的相關規定,蕪湖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相關規定有什么: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內容審核:王四新律師
來源:臨律-非法強拆民宅怎么辦,非法強拆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