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非法暴力拆遷案,為阻止非法暴力強拆致人重傷,屬于正當防衛(wèi)嗎, 01強拆與正當防衛(wèi)強拆的維權面對強拆,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報警求助。警察只是不能參與拆遷執(zhí)法,但是負有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法定義務無論何時都不會變。但一些強拆是發(fā)生在凌晨,
01
強拆與正當防衛(wèi)
強拆的維權
面對強拆,最穩(wěn)妥的辦法是報警求助。警察只是不能參與拆遷執(zhí)法,但是負有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法定義務無論何時都不會變。但一些強拆是發(fā)生在凌晨,拆遷方趁你熟睡時進行強拆,與強盜無異,根本沒有機會報警。這種非法暴力強拆是一種嚴重侵害基本權利的犯罪行為,居民可以進行正當防衛(wèi)。
02
強拆防衛(wèi)典型案例
司法案例
案例:2017年國慶日的凌晨,一群人翻過墻壁進入耿某華家的院子里,被告還沒睡著的妻子聽見了響聲,來院里查看情況,但是還沒等她發(fā)現家里進了兇徒,他就被后者強行摁住架出了院子。見妻子一去不回,叫也沒有回應,耿某華心里感到慌張,但人類自衛(wèi)的本能還是驅使他出門查看,突如其來的危機感使他格外謹慎,隨身帶上一柄農用分苗刀。一出門,就看到了入侵者的樣貌,來人有七八人,身上穿著防刺服、頭戴頭盔,手上還舉著盾牌,手里的武器是橡膠棒和鎬把。全副武裝,仿佛來人已經提前知道面臨的是一個怎樣勇敢的拆遷戶,但無法預測自己的下場。這伙強拆者一看到他,不由分說地開始圍著打。同時使勁地將他往房屋外面拖。在這個時間點,被這么多壯漢毆打,耿某華幾乎是出于本能地胡亂揮舞手上的刀,無意之間捅傷了三人。其他同伴憤怒地將他按倒在地,捆綁手腳。然后開動挖掘機推倒了房屋。受傷的那三個人則被送往醫(yī)院,兩個被診斷為重傷。
2018年,公安局對被告立案偵查,罪名是“故意傷害罪”。可喜的是,在2019年,當公安局提請檢察院批準逮捕時,后者卻有不同的看法。檢察院認為,耿某華的行為是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不法侵害人深夜翻墻非法侵入耿某華住宅,強制帶離耿某華夫婦,強拆房屋。耿某華依法行使防衛(wèi)權利,其防衛(wèi)行為客觀上造成了二人重傷的重大損害,但是,耿某華是在被多人使用工具圍毆,雙方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實施的防衛(wèi),綜合評價耿某華的防衛(wèi)行為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我國刑事案件無罪率非常低,相當一部分本來不構成犯罪的正當防衛(wèi)行為,也被認定為故意傷害犯罪。以至于正當防衛(wèi)一度變成一個熱門的公共議題。但近幾年正當防衛(wèi)的無罪判決率卻有所上升。著名的昆山龍哥案就是正當防衛(wèi)無罪判決的典型。而以上提到的耿某華刺傷強拆人員案,則是與非法暴力強拆做斗爭的勝利案例的典型。
03
保衛(wèi)住宅權
為什么這樣保衛(wèi)住宅權?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但仍然有不少人愿意冒著影響前途的風險去保護住宅。上述案例,終獲不起訴的結果,使被強拆人最終免于牢獄之災。但仍然被羈押幾個月,自由就是維權的最大成本,在當下這是無可避免的。
司法實踐一定程度放寬正當防衛(wèi)的認定,是出于鼓勵人民群眾與犯罪行為作斗爭和保護人權,但配套的措施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自古至今沒有人愿意他們的房子被強占,歷史上出現許多房屋和田地被強占導致家破人亡的凄厲故事,那時候田地就是活路,沒有田地就失去了活路。而房屋則是蒼茫天地間的一個棲身之所,由自身安寧的需要成為了一項神圣的財產權,不僅是權利,也是社會穩(wěn)定的根基之一部分。不光文明國家的人需要,就算是原始人,也會不會愿意他居住的山洞被他人侵。
人類脫離原始社會后的大多數國家,任何一個時代的法律都保護住宅。近到現在,發(fā)達國家如美國凡未經允許侵入私人住宅,經過警告仍不離開后,主人就可以開槍擊斃。遠到我國唐朝,法律規(guī)定,入闖民宅的,主人將來侵之客殺死,不負刑事責任,就是此理。
●阻止強拆構成尋釁滋事罪嗎
●阻攔強拆犯法嗎
●反抗非法暴力拆遷
●如何阻止非法強拆
●阻止強拆后果
●阻止非法暴力拆遷案
●阻止非法暴力拆遷
●阻攔強拆犯法嗎
●暴力阻礙拆遷 妨礙公務罪
●遭遇非法強拆怎么辦
內容審核:張小華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為阻止非法暴力強拆致人重傷,屬于正當防衛(wèi)嗎,,阻止非法暴力拆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