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生宅基地糾紛報警有用嗎,宅基地糾紛一般由鄉土地所/縣土地管理局解決,因此如果不是因糾紛而威脅到人身以及財產安全,報警是沒有用的,只能向有關部門投訴。宅基地糾紛的解決方法具體如下:1、協商解決:雙方之間通過和平協商,達成協議,協議的內容
宅基地糾紛一般由鄉土地所/縣土地管理局解決,因此如果不是因糾紛而威脅到人身以及財產安全,報警是沒有用的,只能向有關部門投訴。宅基地糾紛的解決方法具體如下:
1、協商解決:雙方之間通過和平協商,達成協議,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這是最簡單最節約成本的解決糾紛的方法。
2、人民調解:雙方私下協商不成,可通過調解委員會作為第三方機構進行調解,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3、行政解決:根據土地管理法第16條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4、訴訟解決:土地管理法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情形下,公民必須先行政再司法,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一、宅基地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1、農戶之間發生宅基地權屬爭議,當事人雙方應尊重歷史,相互謙讓,協商解決問題。
雙方協商成功,最好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2、協商不成的,當事人任何一方或雙方可到當地鄉(鎮)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機關提出處理申請。
申請處理時,應以書面形式寫明:申請人、對方當事人的名稱、地址;申請處理的事項、具體要求和理由,并附爭議地塊示意圖;有關證據及其來源,證人的姓名、工作單位或地址。受理機關接到處理申請后,應在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決定受理的,應當在10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30日內提交答辯文書和有關證據;逾期不提交答辯文書的,不影響作出處理決定。受理機關決定不受理的,應當在決定后10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3、如果鄉鎮不受理,當事人雙方可直接向縣政府或國土局申請,若符合受理條件,可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受理機關對受理的宅基地權屬爭議,可先行調解;調解無效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4、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處理機關申請復議,也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后30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上一級處理機關接到復議申請后,應在3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宅基地權屬爭議處理期間,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宅基地現狀和破壞其房屋。
法律分析:宅基地糾紛可咨詢電話是12348。群眾只要在各地撥打12348法律援助熱線,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轄區內任何法律援助機構,進行宅基地糾紛的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監督等法律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一、宅基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宅基地糾紛是可以報警,惡意破壞他人財產,情節較輕的會受到治安處罰,情況嚴重的構成故意毀壞財產罪。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規定: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宅基地糾紛如何處理
我國《土地管理法》中對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們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人民調解是現行調解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法制建設的一項獨特制度。
三、宅基地糾紛有哪些處理原則
(一)依法保護國家、集體的宅基地所有權。我國土地分別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改革前的舊契約不能作為土地權屬的依據。處理宅基地(土地)糾紛,應切實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宅基地,集體組織或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二)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農村居民建住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使用耕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未經批準的,不予保護。法人、公民合法繼承的宅基地使用權除經統一規劃或個別調整外,長期不變。另外,宅基地使用權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兩個方面。對非法擴大、搶占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為應依法宣布其無效,并可給予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過程中,妨礙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風、采光等相鄰權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三)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移的原則。農村房屋發生買賣、繼承、贈與等法律事由的,其所占宅基地的使用權隨房屋所有權而轉移。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公民在城鎮依法買賣房屋時,該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應隨房屋所有權一起轉歸新房主使用。”關于辦理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權轉移手續問題,實踐中應注意掌握一個時間界限,即在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之前,農村房屋買賣中宅基地使用權均隨房轉移,無須辦理批準手續;但自該《條例》之后,宅基地使用權須經過申請批準后方可隨房轉移。未經審查批準,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房轉移給買方,房屋買賣亦無效,但買主可將房屋拆走。村民遷居或者拆除房屋后騰出的宅基地,由集體收回使用,另作統一安排。但在農村合法繼承的房屋,其宅基地使用權可以隨房屋所有權而轉移。
(四)尊重歷史、面對現實,有利于生產、生活的原則。我國對土地、山林大體上進行了四次確權,即土改、合作化、1962年“四固定”、1982年《憲法》頒布前后土地權屬的重新登記。在處理土地、山林糾紛時,一般應以“四固定”確定的權屬為準,任何以其他理由而否認“四固定”時的確權均不予以支持;如果“四固定”時未確權的,發生糾紛應參照合作化或者是土改時確定的產權處理。在解放后,已通過雙方協商并達成合法協議或經上級處理決定或經人民法院裁決了宅基地的權屬,具有法律效力。經過統一規定的宅基地,如果對宅基地的使用權發生糾紛,一般應以規劃確定的使用權為準。未經規劃的宅基地,對地界有爭議的,可以參照土改時的確權情況處理。土改確權是對房屋宅基地的確權,但自1962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公布后,土改時確認的農村個人宅基地所有權即喪失法律效力,但宅基地的使用權仍歸原所有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的規定,如果原來四至明確的,應以四至為準;四至不明確的,應參照長期以來的實際使用情況,本著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合理地解決。
原則5
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土地的使用和經營管理情況直接影響到生產和經濟發展。及時、正確地處理好宅基地糾紛,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發生宅基地糾紛時,首先應做好思想工作,并采取及時、慎重的措施,防止矛盾激化,依法合理地妥善予以解決,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
宅基地涉及財產問題,宅基地糾紛是可以報警。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農村發生宅基地糾紛報警有用嗎怎么處理
●農村發生宅基地糾紛報警有用嗎
●農村宅基地發生糾紛怎么辦
●農村宅基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農村宅基地出現糾紛該找什么部門處理
●宅基地糾紛警察管嗎
●宅基地糾紛能打110嗎
●農村發生宅基地糾紛報警有用嗎
●農村宅基糾紛應該找誰解決
●宅基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0年農村宅基地動遷補償?2024宅基地拆遷補償的有關規定是什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202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明細?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款怎樣認定和分割: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法?農村宅基地拆遷是否有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二零二一年農村房屋拆遷?2024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的時候宅基地怎么算?拆遷補償中宅基地如何補: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房子拆遷補償款歸誰?宅基地房子拆遷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門面房征收補償?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款歸誰所有?宅基地房屋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宅基地糾紛,應該向那里部門投訴,農村宅基地糾紛向當地投訴不處理怎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房屋拆遷宅基地?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怎么劃分: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房屋拆遷沒有宅基證怎么辦?遇上拆遷沒有宅基地證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滕州拆遷村莊?滕州市鎮上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鹽城市宅基地政策?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分戶了宅基地怎樣分?一個宅基地分戶后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宅基地沒蓋房子征收了,但是村里和政府都不給予補償?宅基地沒有蓋房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修公路拆房國家賠償?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居民宅基地用地許可證?農村宅基地有許可證拆遷補償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空宅基地怎么處理?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2021年拆遷宅基地的賠償標準?拆遷時宅基地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晉源區拆遷辦?太原晉源區農村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張曙光教授
來源:頭條-農村發生宅基地糾紛報警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