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區耕地破壞案追蹤:多年查處無果,涉及官商勾結與權力濫用,云南省昭陽區耕地破壞案中案,查處多年依法處理 坐落于昭陽區龍泉街道辦事處官壩十三組213國道旁《昭通市昭陽區利源物資租賃經營部》,租用官壩13組9戶村民5余畝土地,經昭陽區有關部門
最高檢職務犯罪預防廳副廳長陳*云表示,涉農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處于易發多發態勢,并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可概括為:“小官涉貪”明顯、窩案串案嚴重、貪污侵吞突出、發案環節集中。
陳*云告訴記者,該類職務犯罪呈現出職務低、發案率高“一低一高”的顯著特征,多發生在縣、鄉、村三級,涉案人員包括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會計、村出納等“兩委”成員和村民組長等村組干部,鄉鎮站所工作人員和部分縣級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科級以下工作人員和村組干部占了較大比例。“一些省的村‘兩委’負責人案件超過了整個涉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的半數,有的市、縣更高達70%至80%。”陳*云說。
談到窩案串案問題,陳*云表示,一些涉農扶貧的職能部門與使用單位之間、國家工作人員與申請人之間、村委成員之間等相互勾結、團伙作案,“抱團”腐敗,共同侵吞國家涉農扶貧的政策性補貼和專項資金。這一領域職務犯罪的查處,往往是突破一案,帶出一串,端掉一窩。他舉例,如廣西檢察機關立案的276件涉農案件中,共同犯罪83件,占30.07%;安徽省蕪湖市檢察機關近年來查辦的涉農惠民職務犯罪案件中,窩案、串案占這類犯罪立案總人數的84.52%。
近年來,國家對農民生產生活實行一系列財政補貼,被農民群眾稱為“民心錢”、“暖心錢”。但一些基層干部利用手中權力,“雁過拔毛”。據介紹,2013年以來,檢察機關共在涉農和扶貧領域查辦貪污犯罪16385人,占該領域職務犯罪涉案總人數的56.7%。“有的采取對上虛報冒領,對下隱瞞實情等手段,直接或變相冒領、騙取、套取各項涉農扶貧補助款;有的利用代領、代發補助金的便利,直接克扣、截留、私分涉農資金;有的虛列戶頭、重復報賬以及收入不入賬等方式侵吞補貼資金。他們目的簡單,手段隱蔽,甚至連續多年作案。”陳*云說。
對于該類犯罪的發案環節,陳*云表示,主要集中在登記申報審核、項目審批立項、專項款物管理、質量監管認證、補貼發放、檢查驗收等環節。其中,專項資金的申報審核、資金管理和項目驗收三個環節尤為突出。據統計,檢察機關查辦的發生在涉農資金管理使用環節的職務犯罪有14937人,占涉農職務犯罪案件總人數的55%。
“尤其是在這些環節,瀆職犯罪與賄賂犯罪互相交織,有的公開收受、索取賄賂,玩忽職守、放棄職責或濫用職權、優親厚友、以權謀私。”陳*云介紹,檢察機關在涉農扶貧領域共查處瀆職犯罪4617人,占涉農扶貧職務犯罪總人數的16%。
法律分析:
昭通狄家溝水庫進行了招標,招標內容為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招標設計階段、施工圖階段,包含水土保持、水資源論證、防洪影響評價、建設征地及移民安置規劃報告、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各階段勘察設計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內容審核:黃旭暉律師
來源:頭條-昭陽區耕地破壞案追蹤:多年查處無果,涉及官商勾結與權力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