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途徑及建議,農民工維權方法:一、農民工可通過投訴、調解仲裁和訴訟等途徑保障被拖欠工資的權益。二、農民工在工地受傷可選擇走人身傷害賠償或工傷認定維權途徑。法律分析一、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維權方法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農民工有權通
農民工維權方法:一、農民工可通過投訴、調解仲裁和訴訟等途徑保障被拖欠工資的權益。二、農民工在工地受傷可選擇走人身傷害賠償或工傷認定維權途徑。
法律分析
一、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維權方法
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農民工有權通過依法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等方式來保障自己的權利。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第十條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有權依法投訴,或者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公開舉報投訴電話、網站等渠道,依法接受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舉報、投訴。對于舉報、投訴的處理實行首問負責制,屬于本部門受理的,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不屬于本部門受理的,應當及時轉送相關部門,相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投訴人。
二、農民工在工地受傷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辦
1、走人身傷害賠償維權。農民工在工地受傷,沒有勞動合同要想維權,建議可選擇的第一種維權途徑就是走人身傷害賠償去維權。也就是不走確認勞動關系這條路,也不去追究用工主體責任,只有走人身傷害的侵權責任,這樣做可以把所有的用工主體都納入被告的范圍,增加被告的主體,增加勝訴的可能性。
2、走工傷認定維權。農民工在工地受傷,沒有勞動合同要想維權,建議可選擇的第二種維權途徑就是走工傷認定去維權。雖然在工地上做活路沒有勞動合同,也不一定是勞動關系,但是農民工提供了勞務是事實,工地上的用工行為也是事實,只要存在事實上的用工行為,也就存在一個用工主體責任的問題,只要抓住用工主體責任不放,即使無法確認勞動關系,也可以成功的認定工傷。
結語
農民工維權方法多樣,可通過投訴、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等途徑保障工資權益。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有權依法維權,并可向相關部門舉報。對于受傷無勞動合同的農民工,可選擇人身傷害賠償或工傷認定維權途徑。前者將用工主體納入被告范圍,提高勝訴可能性;后者基于工地上的事實用工行為,抓住用工主體責任,即使無法確認勞動關系,也可成功認定工傷。維權途徑因情況而異,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則 第九十八條 【施行時間】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別規定 第一節 集體合同 第五十五條 【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標準】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則 第九十七條 【過渡性條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后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建筑公司農民工工資保障措施如下:
1、保證每期所獲進度款優先安排民工工資的發放;
2、根據勞動合同約定的民工工資標準等內容,按照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約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資,并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等等。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1、強化政府職能是保護農民工權益的主要力量。
政府作為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中的重要力量,必須將重點放在規則的制定與監督執行上,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力量。
(1)公正執法,提高服務能力
地方各級政府要形成以勞動部門為主,行業主管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構筑一個農民工權益保障的立體的法制環境。定期開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普法宣傳活動,增強用人單位依法用工和農民工依法維權的意識,加大對農民工權益受損的執法力度,建立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積極做好農民工的維權工作。加強企業監管,為農民工提供就業與創業服務;做好政策宣傳,激發社會互助力量;進行制度創新擴大政治參與、引導輿論支持等。政府應加快擴大農村養老保險惠及范圍。
(2)嚴格執法,清理整頓職業中介機構
當前在正規的勞務市場中,一般用人單位對學歷要求都非常高,不少工種還要求有技術資格證書,適合農民工干的活兒非常少。而一些黑中介往往以介紹工作為名借機賺黑心錢,農民工在那里多數都是上當受騙,所以他們寧愿在街頭等活兒干,也不愿找勞務中介。但是,這種用工方式由于缺乏監管,雇主與務工人員之間經常發生糾紛。勞動力市場是一個系統工程,有關部門應當對其加強組織管理,中介機構和勞動服務部門應實施規范化操作,特別是對那些只顧經濟利益,坑害農民工的黑中介要嚴厲打擊,凈化勞務中介市場,為農民工擇業創造更加優良的就業服務環境。
(3)開展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農民工的整體素質
首先應加大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保證所有農村孩子都能免費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其次應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農民工職業培訓,并建立由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農民工培訓投入機制。只有農民工素質提高了,他們自身的權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2、完善農民工權益保護法律保障體系
基于農民工的弱者地位和法律保護體系的不完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完整地構筑出一個農民工的法律保護體系。完善勞動法律體系,必須對現有的勞動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進行必要的整理,將他們相互之間有矛盾、沖突的地方加以清理,根據保護弱勢群體原則由最高院再予以統一和說明,從而減少法律適用方面的不統一,進一步促進司法公正。
(1)推動政府落實法律援助責任,解決農民工法律援助經費和人力資源保障問題。
(2)簡化訴訟程序,降低訴訟成本。
(3)完善司法機關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協調聯系機制,保障法律援助工作能夠有效地貫徹執行。
(4)加強對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工的法律素質。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依賴于農民工自身維權意識的提高,通過對農民工進行全面系統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可以對農民工權益遭受侵害有效做到事前預防,減少和降低侵害發生的幾率和可能性。
●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途徑及建議怎么寫
●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途徑及建議有哪些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措施
●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途徑及建議
●如何依法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
●怎么維護農民工權益
●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途徑及建議有哪些
●維護農民工利益的機構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淮安市農民工工資拖欠找誰?淮安市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拖欠農民工工資去哪里申請勞動仲裁,拖欠農民工工資公司找勞動仲裁有效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不給農民工工資如何辦?農民不簽字征地如何辦: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不給農民工工資怎么辦?農民不簽字征地怎么辦: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淮安市農民工工資拖欠找誰?淮安市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補償標準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劉佳律師
來源:頭條-維護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途徑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