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是哪個主體的責任?,感謝邀請!通常不少人都把“違法犯罪”看成一個詞,把“打擊違法犯罪”看成公安機關一家的事。 其實,“違法”與“犯罪”是兩個概念。“違法”一詞主要指違反國家行政法規的行為,處罰違法行為人
感謝邀請!
通常不少人都把“違法犯罪”看成一個詞,把“打擊違法犯罪”看成公安機關一家的事。
其實,“違法”與“犯罪”是兩個概念。“違法”一詞主要指違反國家行政法規的行為,處罰違法行為人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即政府的相關執法部門,不需要經過檢察院、法院司法途徑。特殊場合也指違反國家民事法規的行為。
行政法的執法主體很多。比如:工商部門工商行政執法、稅務部門的稅務執法、土地部門土地執法、城管部門的城管執法、藥監部門的藥監執法......幾乎政府的每個職能部門都有執法隊伍。公安機關也是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也不例外。
民事事件的執法主體是人民法院。由于各國普遍實行“民法自治”原則,鼓勵公眾自行協商處理民事涉法問題,也鼓勵民間成立專門矛盾糾紛調解機構。因此大量的民事涉法矛盾糾紛被化解,真正訴訟法院的占比很小。
國家專門建立處理“犯罪”行為的機制,實行偵查、公訴、審判分開,相互監督,又相互配合。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并稱犯罪行為的執法主體。
人們通常稱“公、檢、法”,似乎這三家就是打擊犯罪行為的執法主體,其實這么想是不準確的。因為公安機關不是所有犯罪行為的偵查機關。比如軍人犯罪、職務犯罪、間諜類犯罪。公安機關有時也不承擔某個案件全部偵查任務,比如稅務機關在查處稅務案件時,發現嫌疑人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不能行政處罰了之。此時它就要辦理正規的移交手續,連同調查材料一并移交公安機關立案繼續偵查,并移送檢察機關起訴。前期稅務機關的調查行為其實也是刑事偵查行為。其他犯罪行為也一樣,有相應行政主管機關的,應當由該行政執法機關先行立案調查(偵查);沒有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的,由公安機關直接受理立案偵查。
但是,由于多種原因,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的協作不盡如人意。有的案件公安機關直接偵查,比如涉及藥品犯罪、傳銷犯罪、生產安全犯罪......受限于對專門法律體系的理解,加之缺乏專業技術,走彎路就很正常了,當然也是違反程序的。
除了行政執法機關也具有刑事執法主體性質外,還有其他專門的刑事偵查機關,比如軍隊保衛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國家監察機關等,他們也直接偵查、移交公訴相關刑事案件。
"國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通過公安機關辦理的刑事案件占絕對多數,而且面對的都是普通公眾,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違法犯罪不屬于公安機關處理。
綜上,打擊違法行為,政府各行政執法機關均有主體責任;打擊犯罪行為的主體責任主要在"公、檢、法"機關。
要依法堅決打擊、制裁那些擾亂、破壞社會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工作秩序、人民群眾生活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1、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為。作為違法構成要件要素的行為也被我國《刑法》理論成為危害行為;
2、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也可以說不要離開行為談犯罪,離開行為就不要談犯罪。離開了行為談犯罪,是在談一種感覺。不能夠具體精確區分各種犯罪和未完成形態;
3、行為是基于意思的身體動靜。刑法上的行為,是指基于人的意識實施的客觀上侵害法益的身體活動。具有有體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個特征;
4、有體性,是人的身體活動,包括積極活動與消極活動。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為是客觀的,外在的表現,能夠改變客觀世界,侵害法益;
5、有意性,是人的意識,基于人的意識而做出的。這是行為的主觀要素。所以,無意識的舉動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體的痙攣、抽搐、夢中的動作等,并非行為;
6有害性,是行為必須客觀上侵害了法益,這是行為的實質要素,違法構成要件所規定的行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為。所以,沒有法益侵害性的行為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
犯罪行為具備以下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2、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懲罰性;
3、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
綜上所述,我們對于犯罪行為的定義是什么都清楚了吧。這對于大家來說可以增加對法律常識的了解,知道在哪些行為下屬于犯罪,才能更好的約束自己減少犯罪行為,避免受到法律的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要堅決依法打擊擾亂、破壞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犯罪行為是犯罪人所實施的違反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是刑法學中犯罪構成的基礎和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
犯罪學著重從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為:
1、把犯罪行為作為犯罪心理演化過程的一個階段進行研究,如犯罪意識、犯罪動機、犯罪行為、犯罪結果;
2、研究犯罪行為方式,從中發現規律和特點,為制定預防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提供依據;
3、研究某一犯罪者的犯罪行為方式,為改造該罪犯提供幫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第六條 【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加強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加大各類違法犯罪打擊力度
●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加大打擊違法犯罪工作力度
●對于違法犯罪行為需要加大懲罰打擊力度來治理
●打擊違法犯罪的意見
●加大對違法行為的句子
●加大各類違法犯罪打擊力度
●加強違法犯罪打擊
●要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受領導指示造成后果的怎么量刑,如果發現上級領導有職務犯罪行為,該如何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拆遷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置?征地拆遷補償款被非法侵吞該如何: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談一談未成年人一般違法犯罪行為及后果(最少舉三個例子),怎么理解未成年人犯罪: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如何報案揭發毒品犯罪行為?,如何向警方報案被迫參與毒品交易?: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如果犯罪行為發生在國外,是否適用國內的附帶民事賠償規定?,是否可以要求國外犯罪嫌疑人進行民事賠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子被違法強拆是否構成犯罪行為的認定?強拆訴訟時效是多久: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范美華律師
來源:臨律-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是哪個主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