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稅,不繳納的話有什么后果?,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稅,不繳納的話有什么后果,法律主觀:大家都知道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沒有稅收國家就沒有辦法持續下去。個人所得稅是稅收種類中最常見也是最為普遍的,幾乎關系著我們每一個公民。個
大家都知道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沒有稅收國家就沒有辦法持續下去。個人所得稅是稅收種類中最常見也是最為普遍的,幾乎關系著我們每一個公民。個人所得稅沒有繳會有什么后果一、凡是年所得額超過12萬元的公民不依法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辦法》的規定,如果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所得超過12萬元,無論其平常取得各項所得時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或者是否已向稅務機關進行了自行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后,均應當按《辦法》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不論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是個人所得稅的重點納稅人,他們取得的所得,如果扣繳義務人沒有扣繳稅款,或者沒有足額扣繳稅款,個人又沒有申報義務的話,就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繳未繳稅款的法律責任,從而影響稅法的執行力和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因此,在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模式的情況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稅法,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二、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要負兩種不同程度的法律責任。第一種是未造成稅款流失的法律責任。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二種是造成了稅款流失的法律責任。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這種處罰是行政處罰,違法程度沒有達到犯罪不需要移送司法機關由稅務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三、少繳或者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行政法律責任與刑事法律責任。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如實申報,目的是為了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根據違法程度的不同,既要追究行政法律責任,也要追究刑事法律責任。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對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依照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也就是說,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如實申報,編造虛假計稅依據,沒有構成犯罪的,要承擔五萬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造成稅款流失的,承擔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法律責任。由此可見,個人所得稅不繳的后果十分嚴重,情節較輕的需要繳納罰金,情節十分嚴重的還可能遭受到刑罰。
《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如果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沒有繳納個人稅,那么需要付兩種不同程度的法律責任:
第一種是未造成稅款流失的法律責任:根據稅收征管法的相關規定,如果納稅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辦理個人稅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會有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兩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比較嚴重的,可以處兩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種是已經造成了稅款流失的法律責任: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如果納稅人沒有個人稅納稅申報,造成了不繳或者是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會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這種處罰還是行政處罰,違法程度沒有達到,犯罪不需要移送司法機關,由稅務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法律分析: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應該履行的義務,如果不繳納個人所得稅肯定是要承擔責任的。根據當事人的違法程度的不同,既要追究行政法律責任,也要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劾U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工資5000元以下的不用交個人所得稅。具體如下:1、工資范圍在5001元到8000元的,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2、工資范圍在8001元到17000元的,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3、由于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是按年征收、按月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而且需要減除費用6萬元,減除免稅收入、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如果年工資收入扣除專項扣除指的是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免稅收入以后不超過6萬元,則全年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4、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而高出的部分除以本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標準計繳個稅,個人在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稅時扣除。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1、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并追繳稅款、加征滯納金。其中滯納金從超過繳納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2、將影響個人征信我國的個人征信報告中將社會公共信息收錄在內,其中就包括了個人繳稅一項,如果大家沒有在個稅繳清稅款,將會上報到個人征信系統中,大家的征信也會受到影響,也會波及個人金融,學業,工作等情況。3、對單位企業也會受影響如果單位有義務代扣代繳這個個人所得稅,而沒有代扣代繳,這時單位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否則就與單位無關。避稅的種類按其特征和內容分為國內避稅、國際避稅和稅負轉移三種形式。從實用角度來看,國內的避稅就是指企業通過各種方法、途徑和手段避開國內納稅義務。避稅要注意方法的合法性。 新稅法的頒布實施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應該加強這方面優惠政策的研究,力爭經過收入調整使企業享受各種稅收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稅,壯大企業實力。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稅,不繳納的話有什么后果嗎
●個人所得稅不交稅有什么影響
●個人所得稅不繳納會有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稅不交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稅不繳納會有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稅不交犯法嗎
●個人所得稅不繳納會怎么樣
●個人所得稅如果不交會怎么樣?
●個人所得稅不交稅要申報么
●個人所得稅不交有啥后果
●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稅,不繳納的話有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稅,不繳納的話有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稅不交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稅不繳納會有什么后果
●個人所得不交稅
●個人所得稅不交犯法嗎
●個人所得稅不繳納會怎么樣
●個人所得稅個人不交會怎么樣
●個人所得稅不交稅要申報么
●個人所得稅不交有啥后果
●個人所得稅不交的話有什么影響,不交個人所得稅有什么后果: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拆遷的話補償標準是多少,一般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拆遷補償五百萬算高嗎,拆遷款五百萬沒到手離婚的話能分到多少 -離婚財產分割: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500w,合租的話水電費怎么算: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房屋拆遷頂層怎么補償,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頂層樓房拆遷補償,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戶口在農村拆遷的話有份額嗎,拆遷款按戶口人數分配嗎: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世居居民房屋拆遷補償,什么叫世居房?拆遷的話賠償和普通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岑溪私人房屋樓頂拆遷補償,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如果拆遷的話怎么補償,拆遷房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的話煤房補償不,煤礦搬遷村怎樣算賠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小區拆遷的話有沒有補償,請問老舊小區改造的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世居戶口的拆遷補償,什么叫世居房?拆遷的話賠償和普通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頂樓詐騙,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五百萬拆遷補償款怎么算,拆遷款五百萬沒到手離婚的話能分到多少?: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房屋頂層拆遷補償標準,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補償500w,合租的話水電費怎么算: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1樓和樓頂,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頂層樓房拆遷補償,頂樓的話拆遷是不是補償少點: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怎么對付強拆的老板,怎么對付強拆的老板的話:今日強拆律師在線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個人所得稅不交稅有什么影響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陳語玲
內容審核:郭建煒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