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法律分析:農村土地征收的流程是:1、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并報市、縣級政府;2、人民政府對補償方案進行分析;3、政府對房屋征收方案做出公告。在公告中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4、被征收人的權
法律分析:
農村土地征收的流程是:1、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并報市、縣級政府;2、人民政府對補償方案進行分析;3、政府對房屋征收方案做出公告。在公告中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4、被征收人的權利救濟。
法律依據: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條例》 第二十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法律分析: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發布征地公告;3、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政府會,并就聽證會修改方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法律分析:一、發布征地通告。
由市、縣級國土部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安置途徑及征地用途。
二、征詢村民意見。
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會同所在地鄉鎮政府,就征地內容征詢村集體和村民意見國土局應當將村民對征地的意見和聽證的材料作為報批的必備材料上報。對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補償方式有意見的應當告知被征地人有權提出聽證申請,并依法組織聽證。
三、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
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會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實地調查被征收土地的四周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等并由國土部門現場填制調查表由相關上述人員簽字確認。將簽字確認后的材料作為報批的必備材料歸檔上報。
四、擬定一書四方案,組卷上報審批。
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根據征詢、聽證、調查、登記情況,按照審批機關對報批材料的要求擬定一書四方案,即“建設用地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償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應土地方案”并組卷向有批準權的機關申請報批。
五、征收土地公告。
征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準后在收到省或國務院批文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在當地予以公告。征收土地公告的內容包括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批準用途、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辦理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六、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
縣、市人民政府國土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制定征地補償、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的方案并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包括: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土地補償費的標準和數額、支付對象和方式、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其他有關具體措施。方案公告后,應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意見的應當在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國土部門提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對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確需修改和補充的,依法進行修改。
七、報批征地補償安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五條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征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 征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準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準權限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第四十六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規定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規定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有哪些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是什么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合法程序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流程圖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管理辦法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規定
●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流程標準
●農村集體土地征用流程
●集體土地征收法律法規,集體土地征收的程序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占用集體土地應該怎么補償標準,征地占用集體土地怎么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標準,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內容是什么?,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法的規定內容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中國征收集體土地的補償范圍和標準包括:,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應該做出哪些補償,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政府有權征收農村集體土地嗎?,農民集體土地誰有權征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對集體土地新政策 ,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的區別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賠償標準,集體土地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標準,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標準有哪些,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南充市集體土地地面附著物補償,南充市土地征用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村民強占集體土地能否定為黑惡勢力 ,村民霸占村集體土地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資金應如何分配 ,村民小組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款村民可以分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拆遷賠償規定,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好還是國有好?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拆遷補償區別: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是什么?征收集體土地是拆遷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關于集體土地拆遷的房屋補償標準?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集體土地房屋拆遷面積如何認定: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的主體是哪些,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李軒教授
來源:臨律-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