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一樣嗎,法律分析: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不一樣:首先從征收對象都不一樣,國有土地征收房屋的主要對象是房屋的住戶,而集體土地征收則是農村村民,其次是審批程序不一樣,如果是征收永久農田是需要報國務院
法律分析: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不一樣:首先從征收對象都不一樣,國有土地征收房屋的主要對象是房屋的住戶,而集體土地征收則是農村村民,其次是審批程序不一樣,如果是征收永久農田是需要報國務院審批的,而國有土地房屋的征收只需要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即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程序動集體土地,可以嗎
答案是否定的。房屋征收決定這一行政決定的作出依據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條例》第1條規定,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據此,《條例》只適用于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不適用于集體土地及宅基地上房屋的征收。針對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下達房屋征收決定,顯然缺乏法律依據。
有的朋友也許會提到,不是有多份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均強調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拆遷可以參照590號令的規定執行嗎?實踐中遇到的此種情況是否就是參照適用的結果呢?《中共中央紀委辦公廳、監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的通知》中規定,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作出修訂之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要參照新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執行。認真理解便不難發現,這里強調的僅僅是“參照其精神執行”,而絕非直接套用其規定的程序步驟。且結合《通知》的上文可知,要“參照”的是對被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而并非拆遷房屋的法定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僅從文義解釋的層面看,這里能夠“參照執行”的僅僅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補償標準(即被征收房屋周邊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而非整個征收程序均照搬590號令的規定。綜上可知,法律法規及有關規范性文件從未允許針對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隨意適用590號令規定的程序步驟實施征收,地方政府的這類做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農村征地補償時遵守的原則
1、民主議定原則和合法性原則
村民自治必須是真正的大多數村民的集體意志,而不是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意志,且該意志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2、平等原則
在進行征地補償款分配中,要充分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每個成員或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正確地處理利益關系。之所以會出現剝奪少數成員或村民征地補償款分配的收益權,主要受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每次的收益和征地款分配總量是恒定的,為了更多的分配集體收益,惟有通過減少應分款人數來實現多數村民的最大利益化,因此,公正、公平地分配征地款是保障每個成員或村民享有土地收益權的前提。
3、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
集體成員在享有分配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其對集體所盡義務的大小,做到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公平合理地分配征地款。
1、征收的目的不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主要是公共利益需要而征收;而集體土地上征地拆遷除公共利益需要外,還可能是集體利益需要,或經濟發展重新規劃布局而征地拆遷等。
2、適用的法律法規不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和《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各省級人民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細則》、各市級人民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征收集體土地的房屋拆遷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各市級人民政府的《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
3、拆遷對象不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是針對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被拆遷人是持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單位或城市居民;而征收集體土地房屋,是針對農村被征收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被拆遷人是持有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的鄉、村、村民小組等集體經濟或村民。
4、補償內容不同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主要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集體土地上房屋的征收一般采取重置成本進行補償,實踐中各地普遍根據房屋的性質、結構、使用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的補償標準。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未就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的規定,集體土地征收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來執行。
5、權利人救濟渠道不同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5條規定,集體土地征收時,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采取裁決的方式解決補償糾紛。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時,按《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一樣嗎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一樣嗎為什么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征收,補償一樣嗎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房屋征收區別
●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征拆區別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拆遷補償一樣嗎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哪個高
●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一樣嗎為什么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哪個高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集體土地上土地征收
●2022年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歸誰管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歸誰所有: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簡述集體土地征收條件,征收集體土地的條件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占用集體土地應該怎么補償標準,征地占用集體土地怎么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占用集體土地應該怎么補償標準,征地占用集體土地怎么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房屋征收如何安置,集體土地的房屋征遷安置條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收村集體土地程序,村委會有權征收村民土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過戶流程,集體土地房屋征收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表決,集體土地征收款可以通過村民投票表決分配到個人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轉國有土地的流程,集體土地能轉國有土地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在集體土地征收中,要注意這三個公告程序,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程序,集體土地征收的程序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怎么走? 需要什么手續?,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用需要什么手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征用步驟怎么走,征用村集體土地的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是什么,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民集體土地變成國有土地要求的手續和流程是怎樣的,農民集體土地變成國有土地需要的手續和流程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上房租征收程序是什么,集體土地房屋征收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強制拆遷程序是什么 ,集體土地強制拆遷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房屋征收需要哪些批文,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沒有文件能征收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流程,農村集體土地開發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的征收程序是什么,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范美華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征收程序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