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封育拆遷補償標準,退耕還林征用賠償標準是怎樣的,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地補償分為三部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對林木的補償是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進行補償。《土地管理法》第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地補償分為三部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對林木的補償是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進行補償。《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退耕還林補助標準
一、 補貼條件及范圍:凡納入退耕還林計劃的承包耕地,退耕還林驗收合格后可兌現補助。二、 補貼標準:每畝退耕還林地糧食折現期內的補貼225元,期外的補貼105元;生活費補助20元。三、補貼期限:還生態林的期內補助8年,還經濟林的期內補助5年;期外的延長一個周期,還生態林的延長8年,還經濟林的延長5年。縣級驗收結果是兌現補貼資金的直接依據,但必須是合格面積才能兌現補助。
退耕還林林地被征用土地賠償歸村委會嗎
不歸村委會。退耕還林林地被征用土地賠償歸土地承包的農民。各地應將國家下達的年度退耕還林任務逐級落實到戶,并分戶建卡、簽訂合同。由農戶按規定的數量和進度進行造林和管理。造林后,由地方政府統一組織檢查驗收,填寫《農戶退耕還林手冊》。農戶憑《農戶退耕還林手冊》,到當地糧管所領取糧食,到財政所領取補助現金。退耕還林后,確需撫育間伐或采伐更新的,必須依法辦理有關手續,不得自行砍伐。
退耕還林補助政策是怎樣的
(退耕還林補助政策是怎樣的)《退耕還林條例》第三十五條,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還林實際面積,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提供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具體補助標準和補助年限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第三十六條;尚未承包到戶和休耕的坡耕地退耕還林的,以及納入退耕還林規劃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只享受種苗造林補助費。第三十七條;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由國務院計劃、財政、林業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下達、核撥。第三十八條,補助糧食應當就近調運,減少供應環節,降低供應成本。糧食補助費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處理。糧食調運費用由地方財政承擔,不得向供應補助糧食的企業和退耕還林者分攤。第三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口糧消費習慣和農作物種植習慣以及當地糧食庫存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補助糧食的品種。補助糧食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不得供應給退耕還林者。第四十條,退耕土地還林的第一年,該年度補助糧食可以分兩次兌付,每次兌付的數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從退耕土地還林第二年起,在規定的補助期限內,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向持有驗收合格證明的退耕還林者一次兌付該年度補助糧食。第四十一條,兌付的補助糧食,不得折算成現金或者代金券。供應補助糧食的企業不得回購退耕還林補助糧食。第四十二條,種苗造林補助費應當用于種苗采購,節余部分可以用于造林補助和封育管護。退耕還林者自行采購種苗的,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在退耕還林合同生效時一次付清種苗造林補助費。集中采購種苗的,退耕還林驗收合格后,種苗采購單位應當與退耕還林者結算種苗造林補助費。第四十三條退耕土地還林后,在規定的補助期限內,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及時向持有驗收合格證明的退耕還林者一次付清該年度生活補助費。第四十四條退耕還林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弄虛作假、虛報冒領補助資金和糧食。第四十五條退耕還林所需前期工作和科技支撐等費用,國家按照退耕還林基本建設投資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由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根據工程情況在年度計劃中安排。退耕還林地方所需檢查驗收、兌付等費用,由地方財政承擔。中央有關部門所需核查等費用,由中央財政承擔。第四十六條實施退耕還林的鄉(鎮)、村應當建立退耕還林公示制度,將退耕還林者的退耕還林面積、造林樹種、成活率以及資金和糧食補助發放等情況進行公示。《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第二條規定:繼續對退耕農戶直接補助。現行退耕還林糧食和生活費補助期滿后,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繼續對退耕農戶給予適當的現金補助,解決退耕農戶當前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為: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現金105元;黃河流域及北方地區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現金70元。原每畝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補助費,繼續直接補助給退耕農戶,并與管護任務掛鉤。補助期為:還生態林補助8年,還經濟林補助5年,還草補助2年。根據驗收結果,兌現補助資金。各地可結合本地實際,在國家規定的補助標準基礎上,再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凡2006年底前退耕還林糧食和生活費補助政策已經期滿的,要從2007年起發放補助;2007年以后到期的,從次年起發放補助。
退耕還林苗木補助方式與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退耕還林條例》第三十五條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還林實際面積,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提供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具體補助標準和補助年限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第三十六條尚未承包到戶和休耕的坡耕地退耕還林的,以及納入退耕還林規劃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只享受種苗造林補助費。第三十七條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由國務院計劃、財政、林業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下達、核撥。第三十八條補助糧食應當就近調運,減少供應環節,降低供應成本。糧食補助費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處理。糧食調運費用由地方財政承擔,不得向供應補助糧食的企業和退耕還林者分攤。第三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口糧消費習慣和農作物種植習慣以及當地糧食庫存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補助糧食的品種。補助糧食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不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不得供應給退耕還林者。第四十條退耕土地還林的第一年,該年度補助糧食可以分兩次兌付,每次兌付的數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從退耕土地還林第二年起,在規定的補助期限內,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向持有驗收合格證明的退耕還林者一次兌付該年度補助糧食。第四十一條兌付的補助糧食,不得折算成現金或者代金券。供應補助糧食的企業不得回購退耕還林補助糧食。第四十二條種苗造林補助費應當用于種苗采購,節余部分可以用于造林補助和封育管護。退耕還林者自行采購種苗的,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鄉級人民政府應當在退耕還林合同生效時一次付清種苗造林補助費。集中采購種苗的,退耕還林驗收合格后,種苗采購單位應當與退耕還林者結算種苗造林補助費。第四十三條退耕土地還林后,在規定的補助期限內,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及時向持有驗收合格證明的退耕還林者一次付清該年度生活補助費。《財政部等八部門關于擴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規模的通知》第二條第三款 國家按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500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120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造林費300元)、退耕還草每畝補助1000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85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種草費150元)。中央安排的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分三次下達給省級人民政府,每畝第一年800元(其中種苗造林費3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退耕還草補助資金分兩次下達,每畝第一年600元(其中種苗種草費150元)、第三年400元。各地要及時撥付中央下達的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資金。
退耕還林政策
《退耕還林條例》第四條 退耕還林必須堅持生態優先。退耕還林應當與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防治水土流失、保護和建設基本農田、提高糧食單產,加強農村能源建設,實施生態移民相結合。第五條 退耕還林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二)政策引導和農民自愿退耕相結合,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三)遵循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綜合治理;(四)建設與保護并重,防止邊治理邊破壞;(五)逐步改善退耕還林者的生活條件。第三十五條 國家按照核定的退耕還林實際面積,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提供補助糧食、種苗造林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具體補助標準和補助年限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第四十三條 退耕土地還林后,在規定的補助期限內,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及時向持有驗收合格證明的退耕還林者一次付清該年度生活補助費。
該內容由 李光偉律師 和 律說律答 共創回答一、退耕還林的賠償標準1、退耕還林的賠償標準是:(1)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2)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二、退耕還林地確權如何處理退耕還林地確權的處理方法如下:1、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土地中,按照林權制度改革有關規定,已退耕還林并確權登記頒發了林權證的,應從農戶承包土地地塊和面積中減除;2、依法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注銷登記手續,不再確權登記頒證;3、已退耕還林但未頒發林權證的,應予以確權登記頒證了;4、對既沒有取得林權證,也沒有取得補貼的,應當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退林還耕政策補償流程如下:1、按照國家退林還耕政策規定,在2002年退耕還林時簽訂了退耕還林合同,且已經履行合同規定,國家會按照合同規定進行補助。2、退耕還林補助資金補助年限,補助標準按退耕還林合同約定執行。3、補助資金發放流程:縣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部門在鄉鎮人民政府的配合下,對補助對象的森林權屬、面積等進行審核公示,審核公示無異議后,由縣級財政部門將補助資金通過農民補貼“一卡通”發放給補助對象。土地使用稅的立案標準:1、土地面積標準:根據《土地使用稅法》規定,對于非農業用地,土地使用稅的立案標準是每年每平方米5元人民幣;對于農業用地,土地使用稅的立案標準是每年每畝1元人民幣。不同地區的土地使用稅標準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標準需要參考當地政策文件;2、土地用途標準:土地使用稅的立案標準還與土地用途有關。不同用途的土地,立案標準也不同。例如,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等,其土地使用稅的立案標準都不同。土地的用途標準需要參考當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相關政策文件。綜上所述,土地使用稅是一項地方稅收,不同地區的土地使用稅標準和政策可能會有所不同。企業和個人需要根據當地政策文件和規定進行申報和繳納土地使用稅。【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六條下列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一)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四)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五)直接用于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六)經批準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5年至10年;(七)由財政部另行規定免稅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退耕還林后土地權歸誰分兩種情況:1、對于已經進行安置的所有人,退耕還林后土地權歸于國家;2、對于沒有給與安置的所有人,退耕還林后土地權仍歸原來的村民小組、村民委員會。符合條件且自愿退耕還林的農戶可向村里提出申請,村里收集統計后報鄉鎮人民政府,經審核登記匯總后報縣級人民政府,由縣級人民政府向省級提報計劃,省級呈報國家有關部門,待批準下達計劃后方可組織實施。退耕還林的土地確權登記是怎樣的1、對于退耕還林,農戶如果領取了林權證的,本次不予確權登記頒證;2、如果沒有領取林權證的,但領取了退耕還林補貼,應尊重農戶自己的選擇,是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還是等待領取林權證;3、對既沒有領取林權證,也沒有領取補貼的,應當進行確權登記頒證。【法律依據】:《退耕還林條例》第四十七條國家保護退耕還林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權。自行退耕還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權;委托他人還林或者與他人合作還林的,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權由合同約定。退耕土地還林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森林法、草原法的有關規定發放林(草)權屬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并依法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應當作相應調整。
征占林木補償標準: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1—3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具體標準如下:1、林木補償標準 ⑴楊、柳、榆、槐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元; 4—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36000元; 14—2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80000元; 2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32000元。 ⑵柞樹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30000元; 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44000—60000元; 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24000元。 ⑶紅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2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20000—31000元; 21—40年平均每畝補償56000—62000元;41—70年平均每畝補償168000元; 7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26000元。 ⑷落葉松林木補償費 1—3年平均每畝補償150000元; 4—20年平均每畝補償180000—250000元;21—50年平均每畝補償60000—130000元;51年以上平均每畝補償110000元。 2、村民房前屋后林木補償標準 一般林木(楊柳榆槐等) 幼齡林(1—1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35-65元;中齡林(11—20年生)平均每株補償220—300元; 成熟林(21年以上)平均每株補償350元。 3、森林植被恢復費 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苗圃地每畝120000元; 未成林每畝86600元; 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每畝63360元、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每畝76670元; 疏林地、灌木林地每畝50000元; 宜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每畝43340元。4、林業設計費按林地、林木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總和的3%收取。征地補償 1、 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 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其他稅費 1、耕地占用稅,按每平方米2元計算。 2、商品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按每畝1萬元計算。 3、征地管理費,按征地總費用的3%計算。由國土資源部門嚴格按有關規定使用。 4、耕地占補平衡造地費,平均每畝4000元,統籌調劑使用,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監督驗收。 征地工作程序 1、告知征地情況。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 3、組織征地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 5、公開征地批準事項。 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 房屋地上物補償標準 1、房屋補償標準 樓房(二層以上)每平方米補償3300元。 搗(預)制磚砼結構房屋每平方米補償2800元。磚瓦房每平方米補償2400元。 平(草)房每平方米補償1900元。 2、其他地上(下)附著物補償標準 倉房每平方米補償920元。 室外水泥地坪每平方米補償165元。 沼氣池每個補償4600元。 廁所每平方米補償190—300元。 豬雞舍每平方米補償150—260元。 塑料大棚每平方米補償165—280元。 菜窖每平方米補償180—330元。 磚石墻每延長米補償190元。 格柵(含工藝格柵欄)每延長米補償450元。大門樓每個補償2400元。 飲用水井(含壓水設備)每眼補償1000元。 農家排灌水井(含泵水設備)每眼補償15000元。 排灌大井(含設備)每眼補償3萬元。 排水管(塑料管、鑄鐵)每延長米補償80—150元。 電話移機補助費每戶200元。 有線電視遷移補助費每戶300元。 墳每座補償5000元。 3、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拆遷封村合法嗎?
●封村封戶合法嗎
●封村政策
●封村合理合法嗎
●封莊村拆遷
●農村封村
●封村違法嗎
●封村犯法嗎
●封村收費違法嗎
●封村是國家規定嗎
●農村修機耕路占用耕地是否有補償
●農村修機耕路占用耕地是否有補償
●國家修機耕路占用農田有賠償的嗎
●農村修機耕道占地誰負責
●農村修機耕路農民有補償嗎
●農村修機耕道占用田土合法嗎
●農村修建機耕路占用基本農田要有什么程序
●農村修機耕路須審批嗎
●村里修機耕道占田有補償嗎
●農村修機耕道路
●長春凈月拆遷補償辦法,長春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岳陽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標準,岳陽市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是哪些?: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淮安市拆遷補償標準平方,關于南京江浦農村拆遷補償多少平方: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四川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條例,四川省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集體廠拆遷補償標準,集體土地廠房征收與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浙江房屋拆遷低保補償標準表格(浙江房屋拆遷低保補償標準表格下載)
●集體土地遇到拆遷補償辦法,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昆明18年城鎮拆遷補償,昆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營口舊小區拆遷補償標準2020,遼寧企業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2022年拆遷補償方案,2022年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獎勵45平米補償標準,2024年城市危房拆除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臨潁縣房屋拆遷補償標準,農村廠房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政府單位房屋拆遷補償標準,2022年最新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最新的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政策,商品房拆遷賠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邵陽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邵陽市工廠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鳳陽縣集體土地拆遷補償,鳳陽縣征地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池州拆遷補償標準在哪查,2024年池州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安徽水利拆遷村莊補償標準,安徽省土地征收補償標準2023: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費樣表,拆遷補償標準明細: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爆竹拆遷補償標準2020,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農村封育拆遷補償標準,封村封戶合法嗎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邵諾曉
內容審核:王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