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更新改造項目要實行兩輪事前征詢制度:第一輪征詢改造意愿,同意改造戶數的比例達到90%以上方可啟動改造;第二輪征詢補償安置方案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最新制定的《新版本》就明確了每個拆遷改造地塊在征詢公眾意見時必須公示的內容。
要求拆遷人根據拆遷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就拆遷地塊范圍內的居住人口和被拆遷房屋的實際情況、拆遷的實施期限、實施拆遷單位、補償安置標準、安置房源信息等拆遷事宜進行明確闡述,讓拆遷在陽光下進行,讓市民更有知情權。
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機構,承擔本行政區域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機構應當在委托范圍內承擔具體工作,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按照現行的法律制度,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和集體土地征收分別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拆遷”是個有中國特色的概念。任何其他國家,包括古代中國,都沒有,也不可能有。因為,《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所界定的"拆遷",本質上是政府對居民房屋所占用之土地的產權的征收。
而在任何國家,"征收"都是一種主權性行為.政府和拆遷者都是以《城市房屋管理拆遷條例》為依據,高高舉起那推土機鏟,不可抯擋地橫掃一切擋在政府和開發商面前的公民住宅。這個在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它所向披靡,征服一切抵抗者,在大講以人為本和建立和諧社會的今天,是到了應該廢除修改它的時候了。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因為拆遷引發的矛盾、問題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城市化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被拆遷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這就產生一種抉擇。從全國各地出現的拆遷相關的案件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拆遷問題,那么拆遷各方很有可能出現非常大的矛盾,甚至造成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