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的涉稅問題,拆遷補償涉稅問題,拆遷補償款涉稅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營業稅一般情況下,拆遷補償款需要繳納營業稅。然而,如果被拆遷單位和個人取得的是政府財政部門支付的房屋(或土地)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或者是被拆遷個人因自用普
拆遷補償款涉稅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業稅
一般情況下,拆遷補償款需要繳納營業稅。然而,如果被拆遷單位和個人取得的是政府財政部門支付的房屋(或土地)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或者是被拆遷個人因自用普通住房拆遷所取得的補償費,這些情況下可以暫免征收營業稅。
征稅的關鍵在于拆遷項目是否為政府行為以及是否有政府批文。如果是政府收回的土地(給予的補償除外),則可能需要按“轉讓土地使用權”或“銷售不動產”征收營業稅。
二、企業所得稅
對于內資企業取得的拆遷補償,在所得稅方面沒有特別規定。被拆遷單位應按照會計制度規定處理,收益轉入營業外收入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如果是因政府城市規劃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而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則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但企業所得稅可以在不超過搬遷收入的范圍內,扣除相關費用后的余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三、土地增值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這包括因城市實施規劃或國家建設需要而被政府批準征用的房產或被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情況。
除上述免征情況外,其他拆遷補償可能需要計征土地增值稅。
四、個人所得稅
根據相關稅法規定,被拆遷人按照國家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繳個人所得稅。這意味著個人因拆遷而獲得的補償款,在符合國家標準的情況下,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拆遷補償款的涉稅問題涉及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多個稅種。具體是否需要繳稅以及繳稅的金額和方式,需要根據具體的拆遷情況、補償協議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綜合考慮和判斷。建議在實際操作中咨詢專業的稅務顧問或律師以確保合規性。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第590號令)規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被拆遷人可能是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也可能是個人。
被拆遷人是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的涉稅問題
1、營業稅
對國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規劃需要而收回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標準支付給單位和個人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包括不動產)的補償費不征收營業稅。(國稅函[2007]969號)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于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不征收營業稅。(國稅函〔2008〕277號)
除以上兩種情況,無論收到的是現金補償還是實物(房屋)補償,都應視同土地及附屬物轉讓款,交納營業稅。
2、企業所得稅
《企業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規定:企業政策性搬遷,是指由于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導下企業進行整體搬遷或部分搬遷。企業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關文件證明資料的,屬于政策性搬遷:
(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需要;
(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5)由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企業的搬遷收入,包括搬遷過程中從本企業以外(包括政府或其他單位)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以及本企業搬遷資產處置收入等。企業在搬遷期間發生的搬遷收入和搬遷支出,可以暫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而在完成搬遷的年度,對搬遷收入和支出進行匯總清算。企業的搬遷收入,扣除搬遷支出后的余額,為企業的搬遷所得。企業應在搬遷完成年度,將搬遷所得計入當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納稅。
拆遷補償除屬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外,取得的無論是現金還是實物補償,都應在取得的當年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3、土地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相關規定:《條例》第二條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簡稱轉讓房地產)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依照本條例繳納土地增值稅。《條例》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稅:(2)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條例》第八條(二)項所稱的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是指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準征用的房產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權。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原房地產的比照本規定免征上地增值稅。
關于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需要而搬遷納稅人自行轉讓房地產的征免稅問題(財稅【2006】21號)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第四款所稱因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是指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產生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的情況,因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是指因實施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批準的建設項目而進行搬遷的情況。
除以上規定,收到的拆遷補償,無論是貨幣還是實物,均應視同轉讓土地及附屬物交納土地增值稅。
4、印花稅
印花稅產權轉移書據稅目的征稅范圍是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所立的書據以及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征收印花稅。
拆遷補償涉及動產、不動產的所有權轉移,拆遷補償合同應按產權轉移書據稅目征稅。
被拆遷人是個人的涉稅問題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取得被征用房屋補償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1998】428號)指出,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個人因住房被征用而取得賠償費,屬補償性質的收入,無論是現金還是實物(房屋),均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城鎮房屋拆遷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45號)規定,被拆遷人按照國家有關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規定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免征個人所得稅。
有以上文件可見:按規定標準取得的拆遷補償款,無論是貨幣補償還是實物補償(房屋),均免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收取的拆遷補償主要是對個人損失的一種補償,不是銷售行為,是政府主導的行為,會有政府的相關文件。上述企業收到拆遷補償免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的政策同樣適用于個人,個人收取的拆遷補償不用交營業稅和土地增值稅。
通過以上分析:只要是由政府主導的、因公共事業需要而拆遷補償,無論是貨幣或是實物,都免征各稅(除印花稅而外)。除此之外的拆遷補償要交納各稅。
一、政府拆遷房屋需要什么手續
政府征收拆遷房屋的,需要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由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補償方案通過后,實施房屋拆遷。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十條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可以得到政府拆遷補償款的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涉及到的稅種有“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稅種,在此分別加以闡述。
1、營業稅對于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是否要交納營業稅,目前國家稅務總局的文件沒有明確規定,只有《關于征用土地過程中征地單位支付給土地承包人員的補償費如何征稅問題的批復》文件在內容與此比較近似,該文件規定對于對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青苗等土地附著物的補償費收入,應按照營業稅“銷售不動產——其他土地附著物”稅目征收營業稅。因為該文件存在適用范圍的限定,個人和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不能完全適用該文件。
2、企業所得稅根據目前的政策,對內資企業取得拆遷安置補償款在所得稅方面沒有特別的規定。被拆遷單位應按照財企文件的規定,房屋、設備的拆遷、拆卸、運輸、清理等先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拆遷完畢沖銷“專項應付款”,“專項應付款”余額轉入“資本公積”或“營業外支出”。“資本公積”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轉入“營業外支出”的損失按照規定,經過確定城市改造的政府所在地稅務機關的上一級稅務機關審批后作為財產損失稅前扣除。但對于機器設備重新安裝、調試等原因發生的費用,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的規定,同稅法的規定存在時間性差異。按照規定機器設備的安裝、調試所發生的費用應予資本化,通過計提折舊的形式稅前扣除。
3、個人所得稅被拆遷人是個人的取得拆遷補償款個人所得稅處理,,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個人因住房被征用而取得賠償費,屬補償性質的收入,無論是現金還是實物(房屋),均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4、土地增值稅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因此,不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不管是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只要是發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行為就要根據稅法的規定計算繳納土地增值稅。同時第8條又規定,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綜上所述,企業不同與個人,每一筆資金往來都要入賬,進行會計科目核算。征地拆遷財務處理比較復雜,通常是將拆遷款當做“專項應付款”進行核算。因為企業多了一筆進項,還涉及到稅務方面的問題,所以處理起來比較費精力。
法律分析:需要交稅。與企業拆遷補償款中有聯系的稅種主要包括三種: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土地增值稅。其中企業所得稅需要繳納,營改增之后,增值稅也不收。此外不同的征收可能會免除部分稅種。例如:因國家建設需要的拆遷補償款,免征土地增值稅。但是如果是商業征收,則不免征土地增值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稅:(一)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二)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收、收回的房地產。
法律分析:拆遷款要交稅,被拆遷單位和個人因拆遷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或補償安置的房屋,除下列兩種情況外,均應征收營業稅:1.被拆遷單位和個人取得政府財政部門支付的房屋拆遷補償費及其他補助費,暫免征收營業稅。2.被拆遷個人因自用普通住房拆遷,所取得的補償費或拆遷過程中發生的房屋等面積產權調換,暫免征收營業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征土地增值稅:(一)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二)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收、收回的房地產。
●拆遷補償的涉稅問題有哪些
●拆遷補償的涉稅問題怎么解決
●拆遷補償涉稅問題稅屋
●拆遷補償的涉稅問題是什么
●拆遷補償涉及稅收
●拆遷補償的稅收政策
●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
●拆遷補償款稅收怎么交
●拆遷補償款的稅率是多少
●拆遷補償的稅務處理
●拆遷補償涉稅問題有哪些
●拆遷補償涉稅問題有哪些
●拆遷補償涉稅問題研究
●拆遷補償涉稅問題怎么解決
●拆遷補償涉稅問題分析
●拆遷補償涉及稅收
●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
●拆遷補償的稅收政策
●拆遷補償款涉稅
●拆遷補償費涉稅
●拆遷補償涉稅是怎樣,拆遷款需要納稅嗎: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貨幣補償涉稅問題,遷補償款的涉稅處理: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工廠拆遷補償是否涉稅?,企業拆遷補償款要交稅嗎: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土地征收補償涉稅,土地征收和征用如何補償?: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商業拆遷補償涉稅,企業拆遷補償款是否涉及稅收問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涉稅嗎,如何處理企業拆遷補償款納稅問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收入涉稅,企業拆遷補償款的稅務計算方法: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企業拆遷政府補償涉稅,補償款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嗎: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貨幣補償涉稅問題,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 補償 營業稅,遷補償款的涉稅處理: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政府拆遷補償的稅收規定,遷補償款的涉稅處理: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拆遷補償涉稅嗎,企業拆遷補償款是否涉及稅收問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稅務總局拆遷補償管理辦法,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營業稅房屋拆遷補償款,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拆遷補償房屋稅收政策,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是30%還是40%,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關于征收拆遷補償款問題,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關于土地征收拆遷補償的問題,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房屋拆遷(征收)補償稅收,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企業拆遷項目論證,拆遷補償中的涉稅問題: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補償的涉稅問題怎么解決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陳妍莉
內容審核:鄧海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