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征稅收入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不征稅收入與免稅收入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它們的性質、范圍以及稅務處理上。一、性質差異不征稅收入是指不屬于企業營利性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不負有納稅義務,也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組成部分的收入。這種收入從根源和性
不征稅收入與免稅收入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它們的性質、范圍以及稅務處理上。
一、性質差異
不征稅收入是指不屬于企業營利性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不負有納稅義務,也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組成部分的收入。這種收入從根源和性質上就不屬于稅收的征收范圍。相對地,免稅收入則是指屬于企業的應稅所得,但按照稅法規定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收入。這是一種稅收優惠,即原本應稅的收入在特定條件下被免除稅收。
二、范圍差異
不征稅收入的范圍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這些都屬于非經營活動帶來的經濟利益。而免稅收入的范圍則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收入等,這些都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但依據稅法規定享受免稅待遇的收入。
三、稅務處理差異
在稅務處理上,不征稅收入由于不屬于稅收范圍,因此不需要進行納稅申報,也不會產生進項稅額抵扣問題。而免稅收入雖然免予征稅,但仍需進行納稅申報,且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如果已經抵扣則需要進行轉出處理。此外,在發票開具方面,不征稅收入可以開具不征稅發票或收據,而免稅收入則需要在發票上注明“免稅”字樣。
綜上所述,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在性質、范圍和稅務處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不征稅收入主要體現為非經營活動的經濟利益,而免稅收入則是經營活動中的應稅所得享受稅收優惠的結果。
個人沒有任何收入那么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但是增值稅等間接稅實際上是由消費者承受的。公司沒有收入不需要交稅,可以零申報。在納稅期限內沒有任何業務,也就是沒有營業額,那么在這方面,可以在財務報表上體現出來,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兩者不一樣的原因:
收入納稅明細跟實際收入不一樣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正常扣減,第二種就是公司虛假申報。
1、正常扣繳
收入納稅明細,通常所說的應發工資,是包含了五險一金和個稅;而實際收入,通常所說的到手工資,是要扣除個人承擔的五險一金和應該繳納的個稅,所以兩者必然不會一樣。
收入納稅明細(應發工資)計算公式
收入納稅明細(應發工資)=基本工資 + 獎金 + 津貼和補貼 + 加班加點工資 +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 勞動者因個人原因缺勤或曠工造成的工資或者獎金減少的部分
實際收入(到手工資)計算公式
實際收入(到手工資)=應發工資 - 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 應繳個人所得稅
2、所在公司虛假申報
所在公司為了避稅,故意為員工申報申報高額工資,這實際上是一種違法行為。如果這么做了,這就屬于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企業申報個稅和實際工資不符怎么辦?
1、檢查個稅申報:核對企業所提交的個稅申報表和相應的工資數據,確保沒有誤報或遺漏;
2、內部溝通:與企業的財務部門/人力資源部門或其他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說明發現的不一致情
況,并提供準確的工資記錄和相關證據;
綜上所述,因為個人所得稅申報的工資是扣除社保后的工資,實發工資是用人單位代扣除社保和個人所得稅之后的工資,所以個人所得稅和實發工資是不一樣的。簡單來說,實發工資是扣除了三險一金和個稅后的金額,需要申報的工資是稅前和各種抵扣之前的收入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不征稅收入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的原因
●不征稅收入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嗎
●不征稅收入會計核算
●不征稅收入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怎么辦
●不征稅收入會計分錄實例
●不征稅收入會計科目
●不征稅收入計入納稅調整嗎
●不征稅收入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嗎
●不征稅收入計稅基礎
●不征稅收入計入
●稅法所稱不征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什么,行政事業性收費屬于不征稅收入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稅法所稱不征稅收入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什么,行政事業性收費屬于不征稅收入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稅收政策有哪些,征地補償稅法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趙正群律師
來源:頭條-不征稅收入會計和稅法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