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響應政府招商引資的號召投資建廠,不僅僅是因為優惠政策,更是基于對政府的信賴。但沒想到,政府兩次三番要求停止投資,搬離廠房,連日來的付出與辛苦付諸東流,政府難道不應該給予當事人合理的補償嗎?江西省的王先生就遇到了這種情況,不過好在,經過圣運律師的協助,成功拿回了三百多萬的補償。
江西省宜春市的王先生,為響應鎮政府招商引資政策,在鎮里協議其選址并辦理相關手續的情況下,依照其要求進行了選址和建設,同時辦理了環保、應急、衛生等相關手續,鎮政府更是應允王先生會為其辦理土地手續。未曾想,還不到一年,曾主動招商,號召呼吁王先生來本地設廠經營的鎮政府就變了卦,向王先生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王先生另尋地址進行建設。為此,王先生不得已拆除已經建設的部分設施,按照鎮政府的要求在他址進行建設。
再次建設完工后,因區政府引入休閑項目,需要占用案涉場地,鎮政府再次通知要求王先生停止投資建設,并承諾會賠償其產生的損失。但在后續的協商中,鎮政府始終不同意王先生提出的補償數額,還將其調整出了原來的用地范圍。
明明是響應號召而來,現在卻根本無法正常建廠經營,看著一次次的投入付諸東流,王先生的心也跟揪了起來。面對鎮政府始終不愿意給出一個合理補償的態度,王先生毅然踏上了維權之路,把自己的案件托付給了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圣運律師不負所托,于近日,為王先生爭取到了三百多萬的補償。
為何圣運律師能夠多次獲得勝利,取得圓滿結果,幫助王先生扭轉局勢,其關鍵在于主辦律師團隊的專業與周密。在接受委托后,秉持著專業的工作態度,圣運律師迅速響應,立刻組成辦案團隊,展開逐步研討,確定完整的維權方案。為幫助委托人盡快取得賠償款,圣運律所特指派了主任級別的律師作為本案的主辦律師為委托人服務。
主辦律師結合多年的辦案經驗指出,本案的主要違法點在于鎮政府的行為嚴重違反了信賴利益保護原則。主辦律師指出,本案與以往的行政征收案件不同,主張補償的基礎并非出于合法的征收行為,而是行政機關在當事人基于信賴而作出一定行為后改變其原先政策指引或行政指導的行為,委托人因對鎮政府的信賴,建廠后一而再,再而三被要求搬遷,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損失?;诖?,主辦律師指導委托人對廠房進行評估后,立即向法院提起了信賴利益補償訴訟,經開庭審理,主辦律師的意見部分得到了法院支持,為委托人爭取到了三百多萬的補償。
庭審過程中,鎮政府辯稱,信賴利益保護要求存在信賴基礎、有正當的信賴,本案不存在信賴基礎、不具有正當的信賴,王先生訴請的信賴利益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案中,鎮政府為王先生提供一些幫助的行為并不是行政許可行為。本案不存在王先生賴以產生信任的受益行政行為,不存在信賴基礎。
法院經審理指出,本案中,盡管鎮政府通知王先生,區政府引入的休閑項目并不會占用其場地,但此前3個月,鎮政府已經口頭通知王先生不要再進行投資,并督促其盡快搬遷,逐步啟動清場工作。出于對鎮政府的信賴,期間,王先生已經進行了設備的拆除,廠房因此也不具備繼續經營的條件。鎮政府雖通知了王先生案涉土地不再征收,但此時未對王先生的公司是否仍具有經營條件及時評估,鎮政府應對搬遷不斷反復造成王先生拆遷機器設備致使公司無法繼續經營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鎮政府給王先生造成的信賴利益損失應承擔補償責任。
作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信賴利益保護原則多次得到最高法的支持,各地也有司法實踐支持當事人依此獲取合理補償,圣運律師提醒大家,盡管我國法律制度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但大家在投資建廠時一定要提高法治意識,注意投資風險。若遇到類似的情形,一定要盡早咨詢專業律師,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