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規定,國家在黃河流域實行水資源什么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黃河流域實行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實施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定生態水量,嚴格控制取水規模,保證生態用水的需求;2、制定水污染物排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黃河流域實行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實施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生態水量,嚴格控制取水規模,保證生態用水的需求;
2、制定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不同污染物實行總量控制;
3、將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實行集約化、高效化節約用水;
4、完善水資源信息公開制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5、依據水資源管理和保護要求,實行嚴格的監管措施,加強對水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和處罰。
初步考慮重點從三個方面來落實剛性約束的要求:
1、建立一系列硬指標。這些硬指標包括:河湖生態流量、地下水水位等保護生態方面的指標;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地下水取水總量、各地區可用水量等總量控制方面的指標;還有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強制性用水標準和定額等用水效率方面的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嚴控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提升水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倒逼各地和各行各業都來節約保護水資源;
2、采取一系列硬措施。包括:嚴格生態流量監管和地下水水位管控,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對水資源超載地區暫停新增取水許可,加快推進水資源超載問題治理,特別要強化監督檢查考核。通過這一系列的硬措施,規范全社會水資源開發利用行為,約束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全面遏制用水浪費現象,改善水生態環境,把剛性約束硬指標落到實處;
3、形成一系列硬約束。通過建立硬指標和采取硬措施,切實落實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真正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也就是“有多少湯泡多少饃”,推動形成國土空間格局、產業優化調整、城市規劃布局等一系列硬約束。通過硬指標、硬措施、硬約束,逐步實現我國人口、經濟與水資源相均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水安全支撐。
綜上所述,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其目的是協調黃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維護黃河流域的持續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第四十七條
國家對黃河流域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遵循總量控制、斷面流量控制、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根據水情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組織黃河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的實施和監督管理。
黃河流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深層地下水、礦井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提高非常規水利用率。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了促進非常規水利用的目標,要求各級政府加強對非常規水資源的管理和調配。其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深層地下水、礦井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提高非常規水利用率。非常規水是指相對于傳統的地表水、地下水而言,開發利用難度較大或成本較高的水源。在當前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下,合理開發和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黃河流域這樣的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更需要通過開發非常規水源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局面。因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非常規水資源的管理措施,加強非常規水資源的監測和調查工作,合理規劃和利用非常規水資源,提高非常規水利用效益。同時,也需要加強非常規水的技術研發,降低提取、處理和利用的成本,推動非常規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非常規水資源對環境有什么影響?開發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對環境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例如,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可能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海水淡化水的生產過程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廢水排放也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在開發利用非常規水資源時,必須注重環境保護,采取措施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提高非常規水的利用率是保障黃河流域水資源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h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非常規水資源的管理和調配,推動非常規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第六條 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工作。黃河流域相關地方根據需要在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制定、規劃編制、監督執法等方面加強協作,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建立省際河湖長聯席會議制度。各級河湖長負責河道、湖泊管理和保護相關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規定,國家在黃河流域實行以水資源總量控制為基礎、城鄉統籌、分級管理、分類施策、綜合利用的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是一部專門針對黃河流域保護及管理的法律,于1998年頒布實施。根據該法,國家在黃河流域實施以水資源總量控制為基礎、城鄉統籌、分級管理、分類施策、綜合利用的制度。其中,以水資源總量控制為基礎,意味著國家嚴格控制了黃河流域的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總量,保證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城鄉統籌則要求國家在水資源分配上要兼顧城鄉之間的利益平衡,避免過度向城市傾斜,保證農村地區的正常用水需求。分級管理則是將黃河流域分為多個管理區域,實施分類治理,并讓各級政府和部門按照職責劃分分別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和任務,促進黃河水資源合理配置和綜合治理。分類施策則是指根據不同區域和地域特點,在治理和利用黃河水資源時采取不同的舉措和手段,確保措施有效、務求實效。綜合利用則是要求充分利用黃河流域的水資源,尤其是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如雨水收集、污水處理等。
黃河保護法還規定了哪些內容?黃河保護法還規定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土流失防治、水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內容。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保護好黃河流域的水資源對于我國的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黃河保護法的頒布實施對于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第六條 國家在黃河流域實行以水資源總量控制為基礎、城鄉統籌、分級管理、分類施策、綜合利用的制度。
內容審核:李軒教授
來源: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規定,國家在黃河流域實行水資源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