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偏房的補償標準,拆遷正房和偏房認定 ,法律分析:農村正房與偏房的區別是:正房是正面房屋,偏房是東西兩廂的房子。正房:是四合院里位置在正面的房屋,通常是坐北朝南的。也叫上房。偏房是指四合院中東西兩廂的房子。從房子可以區分房子主人的地位,家
法律分析:
農村正房與偏房的區別是:正房是正面房屋,偏房是東西兩廂的房子。
正房:是四合院里位置在正面的房屋,通常是坐北朝南的。也叫上房。偏房是指四合院中東西兩廂的房子。
從房子可以區分房子主人的地位,家庭的主人住正房,子女或者晚輩住偏房。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長沙市集體土地拆遷過程中,房屋合法性認定規則及最新法律規定
一、閱讀摘要
集體土地征地拆遷過程中,房屋合法性認定問題,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鮮少有規定,但這又是征地拆遷過程中,所必須要面對并解決的問題,因此,關于征地拆遷過程中,房屋合法性認定問題,長沙市出臺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及政策予以調整。本文的認定規則主要是本律師根據長沙市現行的地方性政策法規整理而成。
二、認定規則
(一)有房產證的,以房產證為準
取得房屋權屬證書的,其房屋合法建筑面積以房屋權屬證書為依據;
(二)一戶擁有多棟有證房屋的,并不是所有房屋都為合法建筑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則,在農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相應的,也只能有一處房屋。但是,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一戶家庭在農村擁有多處房屋的情況大量存在,此類問題的處理有以下兩個規則:
①有多棟房屋的,認定其一棟為合法建筑,給予補償安置,另外處房屋按違章建筑處理。
②在集鎮購地所建房屋和繼承遺產的房屋,在房屋拆遷補償時,按房屋重置價、裝飾裝修、搬家補助費、按期拆遷獎補償,不支付過渡費和購房補助費。
(三)沒有房產證的,有建房審批手續的,也可被認定為合法建筑
由于歷史客觀原因,在農村存在著大量的無證房屋,該類房屋只要有相應的建房審批手續,也可被認定為合法建筑,其具體的認定規則:
1、先確定房屋建筑年限
房屋建筑年限按以下原則認定:
①以1988年農房清查資料作為參考依據;
②調取房屋建設航拍資料作為證明;
③由被拆遷人提供證明材料,鄉(鎮)、街道、村證明,縣(市)區征地辦經核實后,在所在村、組進行張榜公示,無群眾舉報的;
④均不能證明的,按《暫行規定》第二條第三項的規定處理。
2、再確定房屋建設是否具有相應審批手續
①1987年1月1日以后興建的房屋,一律以建設用地批準文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為依據;
②市區范圍內,1982年4月1日至1986年12月31日興建的房屋,屬原基改建和占用非耕地建房的,須經鄉(鎮、場、街道)批準;屬占用耕地建房的,須經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未經批準的,按違法建筑處理。
③市區范圍內,1982年3月31日以前興建的房屋未進行改建、擴建的,按合法建筑對待。
(四)沒有建房審批手續的,符合條件,也可按人均不超過45㎡認定合法建筑面積
確因政府規劃控制停辦了農民建房審批手續,且達到分戶條件的農戶而未批準建房的,經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調查,確系他處無房、符合建房條件、有完善的生活設施且一直居住的農戶的住宅房屋,報區、縣(市)人民政府征地辦審查,在補交建房手續稅費后,按發布征地公告時農業人口(以戶為單位)人均不超過45平方米的房屋建筑面積給予補償。
附:相關法律法規
《長沙市征地補償實施辦法》
長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03號
第十一條取得市、縣(市)房屋產權管理部門2006年7月1日以后頒發的房屋權屬證書的,其房屋合法建筑面積以房屋權屬證書為依據。
第十二條未取得市、縣(市)房屋產權管理部門2006年7月1日以后頒發的房屋權屬證書的,其房屋合法建筑面積由區、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下列規定認定:
(一)1987年1月1日以后興建的房屋,一律以建設用地批準文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為依據;
(二)市區范圍內,1982年4月1日至1986年12月31日興建的房屋,屬原基改建和占用非耕地建房的,須經鄉(鎮、場、街道)批準;屬占用耕地建房的,須經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未經批準的,按違法建筑處理。1982年3月31日以前興建的房屋未進行改建、擴建的,按合法建筑對待。
(三)縣(市)轄區內,1987年1月1日以前興建的房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實際情況進行認定。對房屋合法建筑面積的認定有異議的,可以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求意見公告期間向區、縣(市)人民政府申請復查,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國土、規劃、建設、房產部門審查后予以確定。
一般而言,認定房屋使用人需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是戶口條件,如果戶口不在拆遷房屋中,即便實際占用房屋,也不能認定為房屋使用人。第二是居住條件,所謂實際占用就是實際居住,尤其是房屋在被拆遷前是否實際居住,當然如果曾經居住,但由于在拆遷房屋內居住困難而在外借房居住,仍然符合房屋使用人的條件。第三是他處沒有福利分房的條件。如果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那么在私房拆遷中法院一般會認定為是房屋使用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也有所差異。一般而言,補償可以以貨幣形式或置換形式進行。根據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土地征收必須按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房屋拆遷的補償價格由房屋建筑價、裝修費和搬遷費組成。
法律分析
1、根據每個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其補償標準也不一樣。
2、一般分為2種形式:一是貨幣補償;二是置換補償。
3、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4、房屋拆遷補償價由房屋建筑價+裝修費+搬去費構成。
拓展延伸
民房拆遷補償的標準及拆遷安置房產權歸屬問題解析
民房拆遷補償的標準主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包括被征收房屋的面積、使用年限、市場價值等因素。具體標準可能因地區而異。拆遷安置房的產權歸屬問題涉及到大產權房和小產權房的區別。大產權房指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取得的合法產權,享有完全的產權權益;小產權房指在法律規定范圍外取得的產權,權益受到限制。在拆遷安置中,通常情況下,拆遷安置房產權歸屬于被征收戶,但具體情況也可能受到地方政策的影響。因此,對于民房拆遷補償標準和拆遷安置房產權歸屬問題,應當根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具體分析和解析。
結語
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土地補償標準也有所不同,一般分為貨幣補償和置換補償兩種形式。根據現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其他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民房拆遷補償標準主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涉及被征收房屋的面積、使用年限和市場價值等因素。拆遷安置房產權歸屬問題需根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一章 總 則 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
法律分析:不能確權。被拆遷房屋已經被拆遷,房屋不復存在的,不可以再進行確權。對房屋確權有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對處理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一條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拆遷偏房的補償標準是多少
●拆遷偏房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拆遷安置偏僻
●拆遷偏房的補償標準是多少錢
●拆遷是偏財嗎
●拆遷房賠償政策
●2020拆遷房屋賠償標準
●關于拆遷房屋賠償方案
●拆遷房屋補償標準明細2021
●拆遷正房和偏房認定
●拆遷正房和偏房認定
●拆遷正房和偏房認定
●拆遷正房和偏房認定的區別
●拆遷小房和正房要一樣的錢
●準拆遷房
●拆遷房區別
●拆遷平房和樓房
●拆遷房和普通房的區別
●拆遷房型
●房屋拆遷認定標準
●農村偏房拆遷要補償宅基地嗎,成都宅基地補償標準 -宅基地:今日土地征收拆遷補償更新
●拆遷偏房的補償標準,一般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偏房的補償標準是什么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戴桂
內容審核:郭建煒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