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人征地拆遷補償,土地轉租后征地補償金到底給誰,這種情況下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沒有發生變更,還是轉包人或者出租人,所以征收土地的各項補償應該這樣分配。1、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拆遷補償土地轉包或者出租后,土地的實際使用人不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這種情況下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沒有發生變更,還是轉包人或者出租人,所以征收土地的各項補償應該這樣分配。
1、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拆遷補償
土地轉包或者出租后,土地的實際使用人不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應該是接包人或者土地承租人,一般情況下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應該歸實際投入人或者附著物的所有權人。
2、土地補償費與安置補助費
一般情況下接包人屬于安置的對象范圍,而承租人屬于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所以無權要求安置補助費。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并沒有發生改變,還是轉包人或者出租人。所以,接包人、承租人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的補償權利人,其無權請求土地補償費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補償,該筆補償費應由作為物權人的轉包人、出租人取得。
一、補償安置費用是如何分配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民宅基地及房屋補償、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以及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等。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土地被征收了,而農村土地都是集體的,所以在補償時,不會直接發放到農民手里,補償的分配方式會根據土地性質的不同而不同。
1、補償給股東
已經實行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該土地股份合作制組織的全體股東。
2、補償給集體經濟組織
(1)征收、征用集體經濟組織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園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
(2)實行統一安置的,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歸該集體經濟組織。
3、補償給農民
(1)放棄統一安置的,實行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被征地農民;實行平均分配,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
(2)農村土地沒有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仍然實行統一經營的,其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全體成員。
(3)征收、征用集體經濟組織的機動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新增人口。
隨著網絡的發達,不少媒體對征地事件的報道,大家也開始越來越關注國家征收信息了。土地個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只有國家有,國家需要用土地的時候,會進行給大家征收,當然了是有償征收,征收費用是根據當今經濟水平進行計算的。
二、土地征用有關的案例介紹
王某原系資溪縣某村小組村民,承包4.88畝水田,并于1998年領取《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承包期限為30年。1998年,王某一家遷至資溪縣鶴城鎮居住,未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該村小組未對其承包土地進行調整。2008年4月7日,資溪縣政府因興建鷹瑞高速資溪段,征用該村小組部分水田,發布征地補償標準為:水田土地補償費3000元/畝,安置費15000元/畝,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2000元/畝。2008年4月11日,王某一家三人將戶口遷回原籍,即該村小組。2008年5月,該村小組39.948畝水田被征用,王某家的3.38畝水田在征用范圍。2008年12月,該村小組按小組人均10500元分配土地征收補償款,并暫留32460元,其中未分給王某家補償款。現王某一家三人訴至法院,要求村小組按每人10500元標準支付其補償款共31500元。
法律分析:王某一家戶口遷出村小組,遷往小城鎮,已喪失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但其承包土地并未被村小組收回,其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現部分承包土地被征用,則應根據其征用土地情況以及補償標準,對王某一家進行酌情補償。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王某一家的戶口雖然遷出村小組并轉為非農戶口,但村小組并未收回其承包的土地,王某一家仍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其次,由于土地征收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三個部分。其中,土地補償費是對集體土地所有權喪失的補償,應當支付給土地所有權人;安置補助費是對被征地農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補償,應當支付給放棄統一安置的農戶;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戶財產損失的補償,應當支付給土地承包方。本案中,在土地承包期內,王某一家部分承包水田被征用,則應根據征地補償標準以及被征收的水田面積,考慮地上附著物、承包期限等因素,適當補償王某一家征地補償費,而不應按照村民標準補償。綜上,在土地承包期內,王某家的承包地被征收,應當享有適當的補償,該補償與王某一家三人是否是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關,而是基于承包土地經營權的喪失,根據征地補償標準和被征收承包土地情況等因素,進行酌情補償。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后,地上隨著物和青苗補助等的補償款歸所有人所有,也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受讓人所有。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歸出租人所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這種情況下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沒有發生變更,還是轉包人或者出租人,所以征收土地的各項補償應該這樣分配。
1、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拆遷補償
土地轉包或者出租后,土地的實際使用人不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應該是接包人或者土地承租人,一般情況下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應該歸實際投入人或者附著物的所有權人。
2、土地補償費與安置補助費
一般情況下接包人屬于安置的對象范圍,而承租人屬于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所以無權要求安置補助費。
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并沒有發生改變,還是轉包人或者出租人。所以,接包人、承租人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的補償權利人,其無權請求土地補償費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補償,該筆補償費應由作為物權人的轉包人、出租人取得。
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轉租
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租,應當向發包方備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承包方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轉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并向發包方備案。
租賃土地被征用后土地使用權人能否獲得補償
租賃土地被征用后土地使用權人能獲得補償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即只要國家征收,當事人因此遭受財產權損失的,借款獲得補償。
租賃土地被征用后土地使用權人能否獲得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的規定,國家征用土地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你是租賃方,在合同沒有到期的情況下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土地被征用,你們就有權利獲得經濟補償。對方村委會無權單方面終止合同,建議你可先與村里協商,要求村委會從土地征用款里面給予你適當的經濟補償,協商不成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
土地補償合同違約金怎么賠償
土地補償合同違約金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賠償,合同沒有約定的賠償數額應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但不得超過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土地租賃合同無效后如何賠償
土地租賃合同被認定為無效合同之后,對合同無效事由存在過錯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賠償。給予賠償的前提在于,對方當事人因為土地租賃合同被宣告無效,而遭受了一定的損失。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對方返還已經收受的財產。如果對方無法返還的話,可以要求對方予以折價補償。
土地流轉后征地補償款歸集體,由集體分配給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成員。安置補助費歸土地承包人所有,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經營種植者和附著物權利人所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轉讓后,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關系,受讓方與發包方形成新的承包關系,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更,受讓方成為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土地被征收后,受讓方有權享有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補償。土地被征收后,不僅需要對土地所有權人進行補償,還需要對用益物權人即土地承包經營權人進行補償。土地轉包或者出租后,土地的實際使用人不再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應該是接包人或者土地承租人,一般情況下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應該歸實際投入人或者附著物的所有權人。具體的法律依據規定在《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2條。不過關于青苗補償費的歸屬,當事人之間在轉包合同和出租合同中有明確約定的,從其約定。而對于地上附著物,比如房屋的補償,如果地上附著物由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修建,在轉包和出租時接包人和承租人僅依約定取得附著物使用權的,則附著物補償費歸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所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三十八條 (承包地的征收補償)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據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第三百三十九條 (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第三百四十條 (土地經營權的定義)土地經營權人有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占有農村土地,自主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并取得收益。
1、農民的土地在經過確權之后,能夠將自家的土地轉讓,簽訂租賃的合同,租賃給其他人使用。如果被國家征用,相應的土地也會得到補償。這筆補償金到底給誰,需要分兩種情況考慮。2、如果是土地補償金,應該給出租人,如果是土地上面附著物所發的補償金,應該給承租人。因為按照土地法的規定,土地補償金或者安置費屬于出租人所有,但是土地上面的樹木、植被、秧苗等等,這些賠償應該屬于承租人所有。3、如果雙方協調不成,鬧上了法庭,一般人民法院都會支持將這筆補償款給承租人。因為之間已經簽訂了合同,而在合同當中也會對補償款有所約定,避免以后發生糾紛。一、拆遷和征收的區別為:1、主體不同:征收是以政府為主體,而拆遷一般是開發商征用的;2、目的不同:征收是為了公共的利益,而拆遷為是為了市場利益;3、決定方不同:征收的時候需要聽取大家的意見,而拆遷是政府單方決定;4、補償順序不同:征收是先補償,而拆遷是先拆遷后補償。二、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應當明確下列事項:1、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2、拆遷范圍、拆遷方式、搬遷所需時間、拆遷期限;3、被拆遷房屋狀況;4、預計實行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補償的面積,補償安置資金概算;5、可提供的拆遷安置周轉用房的數量、標準和地點;6、拆遷范圍內按規定應予保留的房屋、綠地及其他設施的保護措施。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承租人的拆遷補償
●承租方拆遷補償
●承租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
●承租人征收補償
●承租戶拆遷補償
●承租人房屋拆遷補償
●承租人拆遷補償協議書
●房屋征收承租戶補償
●承租人的拆遷權益
●承租人拆遷補償案例
●集體土地承租人的補償
●集體土地承租人的補償
●村集體土地承租后建廠合法嗎
●村集體土地租賃村民可以分嗎
●租用村集體土地被拆
●農村集體土地出租不可違反哪些政策
●農村集體土地租賃的法律規定
●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并租給個人
●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租賃合同有效嗎
●集體土地村里有權出租嗎
●拆遷公房承租怎么補償,公房動遷,承租人和同住人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廠房拆遷承租人補償,工廠拆遷員工怎么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酒店拆遷補償款,賓館拆遷承租人可以得到什么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酒店拆遷員工有哪些補償,賓館拆遷承租人可以得到什么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私對公租賃合同拆遷補償,在房屋征收拆遷中,對公房承租人如何補償安置: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承租期內拆遷補償比例,同住人和承租人怎么分配動遷補償款: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合伙承租人拆遷補償,拆遷私有住房時,對所有人、承租人如何補償安置: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房屋拆遷 承租戶如何補償,公房承租人在征收拆遷中可以獲得什么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公租房拆遷補償安置規定,拆遷公租房,對承租人都有哪些安置方式: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私房承租人拆遷補償,如何將私房動遷款分配給家庭成員?: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公有住房拆遷補償辦法,公房動遷,承租人和同住人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公房使用權拆遷補償,公房動遷,承租人和同住人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公有住房拆遷與補償,公房動遷,承租人和同住人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公房拆遷是如何補償,公房動遷,承租人和同住人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公房拆遷如何補償,公房動遷,承租人和同住人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賓館拆遷經營補償標準最新,賓館拆遷承租人可以得到什么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虹口同住人拆遷補償,公房拆遷中的承租人和同住人的補償款和安置房如何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沒有承租人拆遷補償,房屋拆遷補償達不成協議怎么處理?: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北京承租人拆遷補償,北京公房拆遷補償政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非住宅公房拆遷補償,直管非住宅房屋承租人的補償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承租人征地拆遷補償,承租方拆遷補償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葛慕
內容審核:馮興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