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最難的辦法,老百姓遇到不公平拆遷怎么辦,一、老百姓遇到不公平拆遷處理方法如下:1、要看是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之前還是之后,如果還沒有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雙方對于房屋面積、性質、補償標準、補償項目等存在分歧并產生糾紛需要維權的,被征
一、老百姓遇到不公平拆遷處理方法如下:1、要看是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之前還是之后,如果還沒有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雙方對于房屋面積、性質、補償標準、補償項目等存在分歧并產生糾紛需要維權的,被征收人可以通過聽證、協商、申請協調、裁決、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等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爭取公平、合理的補償。2、如果已經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但是協議一方不按期甚至拒絕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另一方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其繼續履行協議并承擔違約責任。
3、在拆遷之初,被拆遷人一定要關注和搜集拆遷人和政府部門頒發的文件,其中包括:拆遷公告,拆遷地塊的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誰是拆遷單位,城市房屋拆遷資格證書,拆遷許可證,以及兩個內部文件拆遷計劃、拆遷方案和銀行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證明。其中,兩個內部文件需要通過提請政府信息公開或訴訟才能看到,還要關注通知甚至公開信,以及安置補償實施細則或辦法。
4、補償談判,必要時需錄音留作證據。在拆遷公告發布后,如果有拆遷公司找到被拆遷人洽談,被拆遷人要索要他們的授權委托書,讓他們出示工作證和拆遷人員的資格上崗證。因為拆遷人很有可能動用社會閑散人員恐嚇威脅被拆遷人。與拆遷辦工作人員溝通時,在必要時做錄音,“這些話可能作為將來協商談判取得重要補償的信息線索,有些被拆遷戶沒有固定證據,很難證明對方的口頭承諾”。
5、進行房屋評估,如果報告不符實際要求重評。而在評估公司人員上門時,被拆遷人也要讓他們出示相應評估公司的資質及上崗證件,在評估報告中“與房屋實際面積,裝修情況,層高不符的地方,要提出質疑,要讓評估人員詳細記載,必要時要他重新評估”。6、對于已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被拆遷戶,一定要注意向拆遷公司索要協議原件?!坝行毫拥牟疬w人先讓你簽字,所有補償金額、面積、樓號都是空白,與口頭不一致”。
7、行政裁決要充分表達自己意見。被拆遷人在行政裁決階段,不應采取不理會、不到場、不表達的做法,而是要利用程序性權利,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要注意行政裁決調解會上查看記錄人員是否完整記錄下來相關問題。
7、臨強拆對房屋狀況拍照錄像在行政裁決接近尾聲時,要對自己的房屋狀況,物品進行拍照錄像,因為“程序走到這里,就可能面臨強拆”。即便行政裁決之后面臨強拆,被拆遷人也要撥打110,并找合適的位置和角度將強拆過程拍攝下來,以保存有效的證據。二、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七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第六條
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法律分析:遇到房屋拆遷,如果補償不合理,我們通??梢杂玫竭@樣一些維權方式。一是聽證,在擬訂補償安置方案公開發布并征求意見時,我們可以申請聽證,提出維權意見。二是評估報告復核和鑒定,在收到評估報表后,如果當事人對評估結果不滿意的,可以申請10日內向房地產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仍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三是申請行政復議,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四是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對房屋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五是信訪,如果通過行政救濟途徑和法律救濟途徑都無法解決問題的,那么還可以通過信訪來維權。建議大家選擇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法律分析:1、一般情況下,如果對征地補償不滿意,可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協調。2、如果協調不成功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3、如果是非正常征地的,可以收集相關證據資料至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十六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老百姓遇到不公平拆遷,可以拒絕拆遷,并注意收集和留下不公平拆遷的證據。如果房子已經被拆遷,被征收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將對征收決定是否合法,征收主體是否合法,征收補償是否合理,征收程序是否合法等進行審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三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四條
被征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法律分析:信訪辦,拆遷辦,紀委,如果都管不了可以去法院起訴政府,到時候會安排相關的人員再討論這個補償問題的。如果覺得當地補償不合理,那么不要簽署任何文件,及時通過復議訴訟等法律途徑維權,并請專業律師介入處理。 先談判。無果可以聯系律師維權。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八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五)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六)籌集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八)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九)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決定前款第六項至第八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拆遷補償 方式
●拆遷的補償方案
●拆遷補償如何補償
●的拆遷補償政策
●拆遷怎么賠償標準2021
●拆遷補償標準怎么制定的
●拆遷補償怎么補
●拆遷補償步驟
●拆遷補償細節
●拆遷補償條件
●房屋拆遷如何爭取到最大利益
●房屋拆遷如何爭取到最大利益
●關于拆遷怎么爭取自己利益
●拆遷如何利益最大化
●拆遷如何爭取
●拆遷如何爭取更多賠償
●如何爭取拆遷補償利益最大
●房子拆遷如何
●拆遷怎樣利益最大化
●如何在拆遷中利益最大化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李睿
內容審核:羅思章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