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科學大道拆遷補償,2023鄭州公租房申請指南(條件+地點),新就業大學生(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未滿3年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和人才引進人員不受戶籍年限、養老保險繳納時限和年齡限制。(人才引進人員指:享受生活補貼的引進人才,是指全日制本科
新就業大學生(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未滿3年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和人才引進人員不受戶籍年限、養老保險繳納時限和年齡限制。(人才引進人員指:享受生活補貼的引進人才,是指全日制本科或者以上學歷畢業三年內落戶鄭州,并繳納社保的人員。)
申請條件
(一)本市市區戶籍住房困難家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 取得本市市區戶籍3年以上。
2. 在本市范圍內無自有房產和未租住公有住房。
3.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標準6倍 (含)。
4. 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非本市市區戶籍住房困難家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 持有《鄭州市居住證》。
2. 在鄭州市區正常繳納養老保險且三年內累計24個月以上。
3. 在本市范圍內無自有房產 (在戶籍地有房產除外)且未租住公有住房。
4.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標準6倍 (含)。
5. 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共同條件
1、申請保障的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單身申請人員除應當符合前述規定條件外,申請時應年滿28周歲。
3、以家庭為單位申請的,申請人與共同申請人之間有法定的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系。
注:新就業大學生(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未滿3年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和人才引進人員不受戶籍年限、養老保險繳納時限和年齡限制。(人才引進人員指:享受生活補貼的引進人才,是指全日制本科或者以上學歷畢業三年內落戶鄭州,并繳納社保的人員。)
(四)申請人或共同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申請
1. 在本市市區購買過政策性住房 (房改房、經適房等)或在本市市區享受拆遷安置補償的以及申請之日前5年內有房產轉移記錄的(因患有醫療行業標準范圍內的重大疾病、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并能夠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除外)。
2. 在本市市區有自有產權住房家庭夫妻離異后一方單獨提出申請,申請時距辦理離婚登記或離婚判決生效時未滿3年的。
3. 在各類企業中認繳出資額合計超過15萬元的。
4. 購有8萬元以上 (以車輛購置稅發票上計稅金額為準)非營運車輛或2輛 (含)以上營運車輛的。
5. 計入征信黑名單或被法院列入 “失信被執行人”的。
6. 其他不符合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的情形。
去哪申請?
_網上受理:申請對象通過“鄭好辦 APP·一件事專區·住房保障一件事·我要申請公租房”網上自主辦理。
鄭好辦APP申請流程(圖示) | 鄭好辦APP申請辦理材料一覽
_窗口受理:申請對象可到戶籍或工作單位所在地住房保障部門服務大廳窗口辦理。
各區線下窗口申請辦理材料一覽
鄭州市保障性住房辦公室→建設路與百花路交叉口西南角(碧沙崗地鐵C口)三樓服務大廳→67883316。
各區(管委)住房保障部門辦公地點、預約方式及咨詢電話
1. 金水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三全路與香山路交叉口西200米路北金水區政務辦事大廳三樓→63020039(可以通過“鄭州網上排號平臺”微信公眾號、“金水便民”小程序、“鄭好辦-金水分廳”事先預約或領取現場號進行辦理。);
2. 二七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行云路與贛江路交叉口向東200米路北二七區政務服務中心三樓11、12號窗口→68669681(在“鄭好辦”APP或微信公眾號“二七發布”“鄭州網上排號平臺”進行預約,嚴格按照預約時間前來辦理。);
3. 管城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商城路與塔灣街交叉口向北150 米路東政務服務中心一樓1、2號窗口→66218625(在微信公眾號“鄭州網上排號平臺”,每天早上7:00開始網上預約。目前涉及企業或個人辦理業務量較大,請廣大轄區群眾自覺有序預約辦理。);
4. 中原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百花路與友愛路交叉口東南角行政審批服務大廳二樓10號窗口→67718011-8041(通過“鄭州網上排號平臺”微信公眾號事先預約或領取現場號進行辦理。);
5. 惠濟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天河路與新城路交叉口向東200米路北惠濟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一樓→63639393、636892339;
6. 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科學大道與銀蘭路交叉口西北角→67986758、67981811(鄭好辦APP點擊『辦事』→點擊『辦事預約』→選擇『事項』→選擇『預約地址、預約日期、預約時間』→完成預約);
7. 經開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航海東路與第二大街交叉口政務服務中心一樓→61171766(通過“鄭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或通過“支付寶”的“鄭州經開區政務服務”小程序進行預約。);
8. 鄭東新區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黃河南路與宏圖街交叉口服務中心三樓8號窗口→67880520(預約業務時需用“支付寶”掃描“鄭東新區政務服務”二維碼進行預約);
法律主觀:鄭州公租房申請條件: 1、申請人需要在鄭州有戶口或居住證,居住要有2年以上; 2、申請人及其父母在鄭州沒有房屋; 3、申請人在鄭州有穩定的工作及其收入來源,但是收入滿足公租房申請的條件; 4、申請人在鄭州有依法繳納社保。
法律客觀:《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第七條 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地無住房或者住房面積低于規定標準; (二)收入、財產低于規定標準; (三)申請人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在本地穩定就業達到規定年限。 具體條件由直轄市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向社會公布。 《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第八條 申請人應當根據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的規定,提交申請材料,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申請人應當書面同意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核實其申報信息。
鄭州公租房申請條件2022:中低收入者需滿足戶口、收入等條件;新就業職工需有戶口、低工資且無自有住房;來鄭務工人員需繳納社保、有勞動合同且低工資;公租房面積限制在60平方米以下。政府優先提供土地供應,投資者權益可轉讓。租金控制在市場價的70%以內,租期為3年,家庭人數限制4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
法律分析
鄭州公租房申請條件2022是怎樣的
《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暫行管理辦法》辦法對本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職工和來鄭務工人員租賃住房提供實質性利好。
辦法對中低收入者申請條件、新就業職工申請條件、來鄭務工人員申請條件等都作了詳細規定。
中低收入者申請條件:家庭成員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戶口3年以上;家庭成員有戶口遷入的,遷入時間必須在2年以上;無自有住房或未租住公有住房;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5倍。單身人員,除應當符合前款規定條件外,申請租賃公共租賃住房時,年齡應滿28周歲。
新就業職工申請條件:具有本市常住戶口;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月工資低于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5倍;本人及其父母在本市市區范圍內無自有住房且未租住公有住房。
來鄭務工人員申請條件:連續繳納社會保險1年以上或累計繳納社會保險3年以上;已與用人單位簽訂2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月工資低于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5倍;在本市市區范圍內無自有住房;非本市的戶籍證明。
根據要求,成套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單套建筑面積要嚴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以集體宿舍形式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建筑面積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用地納入本市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并優先保障供應。
公共租賃住房實行“誰投資、誰擁有”,投資者權益可依法轉讓。政府直接投資建設或委托建設及出資回購的公共租賃住房不得出售。
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標準,原則上控制在市場價租金水平的70%以內,按年度實行動態調整。
公共租賃住房租賃合同期限為3年。3人(含)以下家庭原則上只能租賃40平方米以下的公共租賃住房。
結語
鄭州公租房申請條件2022年明確規定。根據《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暫行管理辦法》,中低收入者需滿足戶籍、住房及收入等條件;新就業職工需符合戶籍、勞動合同及收入等要求;來鄭務工人員需滿足社保、勞動合同及收入等要求。公租房建設面積嚴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租金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市場價的70%。租賃合同期限為3年。此政策旨在為困難家庭及新就業人員提供實質性利好,促進住房保障工作的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二章 電子商務經營者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一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五章 融資租賃合同 第七百五十三條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物轉讓、抵押、質押、投資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的,出租人可以解除融資租賃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四章 租賃合同 第七百一十九條 承租人拖欠租金的,次承租人可以代承租人支付其欠付的租金和違約金,但是轉租合同對出租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除外。
次承租人代為支付的租金和違約金,可以充抵次承租人應當向承租人支付的租金;超出其應付的租金數額的,可以向承租人追償。
法律分析:1、身份證
2、戶口本 (戶口頁、戶主本人頁、申請人本人頁復印
3、收入證明 :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申請家庭收入證明、家庭收入核對報告
4、婚姻證明 (1)單身 (承諾書) (2)已婚 (夫妻雙方的結婚證)
5、無房產證明
法律依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 第七條 申請公共租賃住房,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地無住房或者住房面積低于規定標準;
(二)收入、財產低于規定標準;
(三)申請人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在本地穩定就業達到規定年限。
具體條件由直轄市和市、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向社會公布。
法律分析:鄭州公租房申請條件 一、申請條件 (一)本市市區戶籍住房困難家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 取得本市市區戶籍3年以上。 2. 在本市范圍內無自有房產和未租住公有住房。3.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標準6倍 (含)。4. 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二)非本市市區戶籍住房困難家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1. 持有《鄭州市居住證》。2. 在鄭州市區正常繳納養老保險且三年內累計24個月以上。 3. 在本市范圍內無自有房產 (在戶籍地有房產除外)且未租住公有住房。4.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低保標準6倍 (含)。5. 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三)共同條件;1、申請保障的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單身申請人員除應當符合前述規定條件外,申請時應年滿28周歲。3、以家庭為單位申請的,申請人與共同申請人之間有法定的贍養、撫養或者扶養關系。注:新就業大學生(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未滿3年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和人才引進人員不受戶籍年限、養老保險繳納時限和年齡限制。(人才引進人員指:享受生活補貼的引進人才,是指全日制本科或者以上學歷畢業三年內落戶鄭州,并繳納社保的人員。)
法律依據:《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暫行管理辦法》第二條 公共租賃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戶型面積、供應對象和租金標準,面向本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職工和來鄭務工人員等供應的政策性租賃住房。
第十九條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可以申請租賃公共租賃住房:(一)家庭成員中至少有1人取得本市常住戶口3年以上;家庭成員有戶口遷入的,遷入時間必須在2年以上;(二)無自有住房或未租住公有住房;(三)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5倍。單身人員,除應當符合前款規定條件外,申請租賃公共租賃住房時,年齡應滿28周歲。
第二十條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新就業職工可以申請租賃公共租賃住房:(一)具有本市常住戶口;(二)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 (三)月工資低于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5倍;(四)本人及其父母在本市市區范圍內無自有住房且未租住公有住房。
第二十一條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來鄭務工人員可以申請公共租賃住房:(一)連續繳納社會保險1年以上或累計繳納社會保險3年以上; (二)已與用人單位簽訂2年以上的勞動合同;(三)月工資低于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5倍; (四)在本市市區范圍內無自有住房; (五)非本市的戶籍證明。
第二十二條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申請租賃政府產權公共租賃住房的,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人與共同申請的家庭成員間應具有法定的贍養、扶養、撫養關系。
●鄭州科學大道拆遷補償政策
●鄭州科學大道拆遷補償多少錢
●鄭州市科學大道規劃
●鄭州科學大道拆遷補償多少
●鄭州科學大道在修什么
●鄭州科學大道東延長
●2021年鄭州科學大道修路
●鄭州科學大道什么時候開工
●鄭州科學大道修高架規劃
●鄭州科學大道要建高架嗎
●樊莊村拆遷補償,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違章拆遷補償標準,鄭州拆房賠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2017鄭州拆遷補償,河南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2: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經濟房拆遷補償標準,鄭州經開區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杜橋村拆遷補償,鄭州白沙鎮拆遷房什么時候拆完?: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當年拆遷補償,鄭州市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市管城區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管城回族區拆遷訴訟時效:今日拆遷說法百科
●鄭州馬寨村拆遷補償,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河南鄭州征地拆遷補償多少錢,標準明細2023: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西郊農村拆遷補償標準,鄭州市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丁莊村拆遷補償,鄭州市新密市最新征地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北郊廢舊鐵路拆遷補償,鐵路拆遷補償: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養殖拆遷補償,鄭州航空港區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新密拆遷補償,新密最新房屋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南苑拆遷補償政策,濕地公園占地補償怎么征收: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小區鄰居拆遷補償標準,小區業主占用樓道如何處理: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新鄭新村拆遷補償多少,鄭州拆房賠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南陽寨拆遷補償,惠濟區惠濟橋村拆遷嗎: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鄭州港區拆遷補償范本公示,鄭州航空港區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大方房屋拆遷補償,鄭州市拆遷補償標準: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鄭州科學大道拆遷補償多少錢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褚詩
內容審核:趙雪玲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