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家庭月人均1100元調整為1170元,調整后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于2020年7月起實施。國家設立了低保,通過每月為該類人群發放一些補助資金,能夠很好
為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經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家庭月人均1100元調整為1170元,調整后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于2020年7月起實施。國家設立了低保,通過每月為該類人群發放一些補助資金,能夠很好的支撐日常的開銷以及生活。
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并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并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管理審批機關為審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納入城市低保范圍的主要人員: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以及雖有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但其無贍養、扶養或者撫養能力的城市居民。
2、在職人員領取工資(最低工資)及離退休人員領取離退休費,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標準的城市居民。
3、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期間,足額領取基本生活費后,家庭月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低保標準的城市居民。
4、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者期滿后未能再就業,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城市低保標準的城市居民。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五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資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財政預算,納入社會救濟專項資金支出項目,專項管理,專款專用。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贈、資助;所提供的捐贈資助,全部納入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
第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并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
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為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經市政府批準,自2022年7月起,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1245元調整為1320元。北京市低保標準的調整主要以統計部門提供的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基礎進行測算,綜合考慮了財政狀況、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疫情影響、社會保障相關標準調整等因素。
北京2022低保申請條件:
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城鄉低保)。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申請城鄉低保:
1.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當年城鄉低保標準;
2.符合本市城鄉低保家庭財產狀況規定。
二、非本市戶籍居民與本市戶籍居民結婚組成的家庭中,非本市戶籍居民持有本市居住證,且符合城鄉低保或低收入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規定的,可申請城鄉低保或低收入家庭救助。
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市戶籍人員,可直接納入城鄉低保范圍:
1.低收入家庭中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
2.符合本市城鄉低保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依靠兄弟姐妹或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扶養或撫養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
所需材料:
身份證明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申請表《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收入證明收入證明(包括家庭其他有收入人員,如家庭成員在困難企業工作的,收入證明應由企業及其上級(集團)公司,市或區縣主管委、辦、局分別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就業狀況證明或求職證明在勞動就業年齡內(男16-60周歲、女16-50周歲)、有勞動能力的無業人員,需提供就業狀況證明或求職證明離婚證明夫妻離婚的需提供離婚證或者離婚判決書以及有關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協議書等其他材料:
1、原國民黨人員需提交起義投誠、特赦和刑滿釋放轉業等身份證明;華僑身份證明;因公致殘返城知青身份證明;六十年代初精減退職老職工身份證明;
2、家庭中的殘疾人需提供殘疾證,重殘人需提供區縣殘聯組織出具的重殘證明;
3、夫妻另一方為本市農業戶口或外地戶口(指與持有本市城鎮戶口居民結婚,并在城區定居)的,需提供結婚證和戶口證明;有子女的,同時提供子女戶口證明;
4、離退休證及其他收入證明;
5、企業實行內部退休制度的相關文件和領取生活補助費憑證材料等;
6、與企業簽定的“保留社會保險關系協議書”原件及復印件(包括收入證明);
7、失業保險金領取證和其他收入證明;
8、刑滿釋放或解除勞動教養證明(公安機關出具的社區矯正、監外執行、保釋候審等證明材料);
9、領取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憑證及復印件;
10、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等繳費手續憑證及復印件;
11、因病、因災等特殊情況已使用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的有效證明材料;
12、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憑證及復印件;
13、一次性領取住房拆遷補償費憑證及復印件(包括家庭成員分享此項補償費的證明材料);
14、已購住房或預購住房的相關手續證明及開支情況證明;
15、家庭其他房產情況;
16、領取一次性安置補助費和繳納社會保險的憑證等證明材料及復印件;
17、其他家庭成員的相關證明材料。
辦理流程:
1、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居(家)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如果符合申請條件,填寫《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書》,并告知應提供的證明材料。
2、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社會保障事務所自收到申請后,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申請及申請人個人及家庭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核查。核查結束后,填寫《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并提出審核意見。
3、區(縣)民政局核實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上報的申請書及相關材料,對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在《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上簽署審批意見,核實救助金額。發放通知。
北京一次性救助金申請必須滿足的3個條件:
1、本市戶籍申請人員,家庭經濟狀況須符合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標準_
2、持有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申請人員,須為戶籍所在地低收入或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
3、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的申請人須始終處于無工作狀態且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申請時,可直接向居住地所在街道(鄉鎮)提出申請,根據街鎮的要求準備相關救助申請材料。
2022年,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經從每小時不低于十二點一八元、每月不低于二千零二十元,調整到每小時不低于十二點六四元、每月不低于兩千二百元。此外勞動者在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加班費、加點工資;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用人單位要另外支付。
法律依據: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調整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第一條 :
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小時不低于12.18元、每月不低于2120元,調整到每小時不低于12.64元、每月不低于2200元。下列項目不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應按規定另行支付:
(一)勞動者在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二)勞動者應得的加班、加點工資;
(三)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四)根據國家和本市規定不計入最低工資標準的其它收入。
1320元。為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經市政府批準,自2022年7月起,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1245元調整為1320元。北京市低保標準的調整主要以統計部門提供的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基礎進行測算,綜合考慮了財政狀況、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疫情影響、社會保障相關標準調整等因素。
辦理低保需符合的條件,具體如下:
1、持有本市非農業戶籍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本市當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北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指導意見(試行)》規定的,可以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持有外地戶籍的居民與本市城市居民結婚后并在本市定居半年以上,且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符合《北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指導意見(試行)》規定的,也可納入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2018年2月7日北京市民政局發消息,北京市城鄉低保標準從家庭月人均900元調整為1000元,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從家庭月人均1410元調整為2000元,該標準從2018年1月起實施。具體標準有;
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以及雖有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但其無贍養、扶養或撫養能力的城市居民;
2、尚有一定收入,但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城市居民;
3、持有本市東城等八城區或其他郊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非農業戶口城市居民,與具有本市農業戶口或外地戶口的人員結婚,并在上述地區定居,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家庭成員;
4、原為本市非農業戶口、刑滿釋放或解除勞動教養后,未及時辦理戶口手續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當年城市低保標準的人員;
5、其他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人員。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四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計、物價、審計、勞動保障和人事等部門分工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以及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以下統稱管理審批機關)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體管理審批工作。
居民委員會根據管理審批機關的委托,可以承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多少錢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3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0多少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4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4年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3文件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2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3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4年度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19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2021多少,2022年北京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22年北京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3年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什么,2022年北京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3年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什么呢,2022年北京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定向安置房買賣的注意事項 法律問題,北京市定向安置房買賣的注意事項: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東城區看守所位置在哪?東城看守所地址、交通路線、聯系電話,北京市看守所地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城區自建房拆遷如何補償,自建房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拆遷法全文,北京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怎么辦,如何進行拆遷補償?,北京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政策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自建房拆遷補償政策規定(最新版),北京市城區自建房拆遷如何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通州拆遷補償標準,北京通州拆遷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北京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本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辦法的批復,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有關規定的批復: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大興區濱河東里拆遷以后會拆遷嗎,昌平區沙河鎮北二村貼拆遷公告了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拆遷戶戶口遷移規定,北京拆遷遷戶口新政策現在: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09年北京市拆遷補償標準,北京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朝陽區南湖渠三巷拆遷近況,海淀區清河四街拆遷補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市拆遷補償政策2023是什么?,2022年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城東路拆遷進京政策,北京市東城區拆遷政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政府為什么遷址通州,北京市政府為什么搬到通州: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李娜娜律師
來源:頭條-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