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房屋安置補償款怎么分配,被拆遷人取得的拆遷補償怎么分配,一、被拆遷人可以獲得哪些拆遷補償1、住宅房屋被拆除的,可以按被拆除的房屋原建筑面積重置價格結合新舊程度獲得補償。2、私有住房,房主除了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建筑面積重置價格結合新舊程度獲
一、被拆遷人可以獲得哪些拆遷補償
1、住宅房屋被拆除的,可以按被拆除的房屋原建筑面積重置價格結合新舊程度獲得補償。
2、私有住房,房主除了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建筑面積重置價格結合新舊程度獲拆遷補償外,還可以依據被拆房屋所在區、縣的區位要求獲得區位補償。
3、如果是不成套的住房,可以根據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積換算為成套住房的建筑面積后,要求拆遷補償。
4、長期居住自建房屋,并且在拆遷范圍內、外均無正式住房的,可以要求適當補償。
5、住房困難戶,只要經過認定的,就可以按原人均房屋建筑面積6平方米計算拆遷補償。
6、非住宅房屋被拆除的,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按市場評估價格計算。如因重點工程拆除,則按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來執行。
7、出租的非住宅房屋,執行國家規定租金標準的,房主可以根據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積的重置價格結合新舊程度獲得拆遷補償,房屋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積的市場評估基礎上扣除房主所得部分的余額作為拆遷補償。
不執行國家規定租金標準,只有房主獲得拆遷補償。
8、因拆遷造成停產、停業引起的經濟損失,被拆遷人可以根據被拆除房屋所在區位和使用性質,按一定標準,獲得一次性停業停產補償。
9、未超過期限的臨時建筑,按照原建筑面積的造價結合剩余期限,可以要求補償。
違章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就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10、因拆遷搬家,可以要求搬家補助費;如搬遷需占用工作時間的,單位應按公假處理,工資、獎金照發。
11、拆除公益事業的房屋,管理人有權要求按照原性質、原規模重建或者按市場評估價格給予補償,或者按規劃統籌安排。
二、被拆遷人取得的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1、未簽訂拆遷安置協議,拆遷安置對象在簽訂拆遷協議前去世的。應當首先對被拆遷房屋進行繼承,根據房屋屬于私房還是公房,分別確定產權人或承租人,辦理相關變更手續后再由新的產權人或承租人辦理拆遷手續。
2、已簽訂拆遷協議但未取得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對象在簽訂拆遷協議后,但拆遷利益尚未實際取得前去世的。這種情況下,應當等當相關拆遷利益實際取得后,再進行相關遺產的分割、分配。如果拆遷安置房取得產證需要間隔很長時間,也可以先就目前已經取得的拆遷款及其他財產進行遺產分割,拆遷安置房等到取得產證或房產登記中心可以辦理相關登記手續后,再由各方繼承人對該拆遷安置房進行分割、繼承。
3、已簽訂拆遷協議且已取得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對象在實際取得拆遷利益后去世。所涉及的財產可以作為遺產進行繼承。
三、私房拆遷中被安置人與被拆遷人有何區別
房屋拆遷安置
拆遷人將房屋被拆遷房屋的使用人安置到拆遷人新建的、購置或拆遷人提供的其他房屋中居住或使用。安置與補償不同,補償是對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之補償,解決所有權問題;安置是對被拆遷房屋使用人的安置,解決使用權問題。不論是采取貨幣補償還是產權調換的方式進行安置,確定安置的對象是解決安置問題的前提。一般認為,被拆遷房屋的使用權人都應當得到安置。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的承租人達成拆遷補償協議后才能具體實施拆遷活動。承租人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其對房屋的權利主要表現為租賃期內的使用權,這種使用權通過租賃合同的性質被確定而下來。而對于被拆遷人的其他家庭成員來講,雖然其對被拆遷房屋的使用不是建立于租賃權基礎上,但是根據其與被拆遷人的親屬關系,長期、事實上與被拆遷人共同拘束被拆遷房屋內,這種居住權受憲法和法律的保護。所以,在拆遷安置中,保護被拆遷人其他家庭成員合法居住權的原則應予落實。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家庭成員都可以成為拆遷安置對象。在房屋使用權問題上,誰是被拆遷房屋的使用權人,一般以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簽訂時,或拆遷行政裁決作出時,在被拆遷房屋的住址是否有常住戶口,并經常居住于被拆遷房屋為認定標準。其中包括在部隊服役的軍人、常住戶口在本市學校的學生或在工作單位集體宿舍和職工、常住戶口在本市幼兒園的兒童等。其他家庭成員戶口不在被拆遷房屋,或戶口雖然在但本人并不經常居住于被拆遷房屋的,說明其居住問題已經自行解決,所以拆遷人不負有為其解決居住問題的法律義務。
首先,家庭內部對安置補償有約定的,只要該約定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般應予以遵從。若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則應根據三項原則進行分配:一是一人一份,均等分割。這樣做,一方面考慮到平等、公平合理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承租人和同住人對補償款是共有的法律關系,原則上也應平均分割;二是適當照顧老年同住人及缺乏經濟來源的同住人。這是因為多數老年人及缺乏經濟來源的人社會保障不足,后繼生存和發展能力較弱,需要給予特殊保護,而且公房大多源自老年人,在分割時也應適當照顧其利益。三是承租人或同住人在取得公房承租權時額外支付過較多款項的,可以適當多分,這體現了權利義務相一致以及等價的原則。此外,如果被拆遷公房內居住未成年人的,對其實際承擔監護義務的人,也可以適當多分拆遷補償款。
一、什么是拆遷補償
拆遷補償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二、拆遷補償款的法定評估依據
市場評估價: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是由符合規定的專業估價機構,根據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選用適宜的估價方法,并在綜合分析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對房地產在估價時點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進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動。
商品房交易均價:是指同區域、同類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價格,由相關部門每季度定期匯總測定并公布。
重置價:是指由估價機構采用估價時點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與估價對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狀態的建筑物的正常價格。
拆遷的補償如下:
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房屋拆遷一般要經過哪些程序
1、前期洽談、現場勘察;
2、簽訂評估合同,然后制定工作計劃;
3、外業入戶評估;
4、內業結算;
5、出具正式評估報告;
6、送達報告。送到拆遷戶手中;
7、動遷解釋;
8、把報告歸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一、被拆遷人可否選擇補償方式
1、可以選擇貨幣補償,產權調換,由被拆遷人選擇,而不是拆遷人選擇,其目的是更加突出貨幣補償,充分發揮貨幣補償操作簡便、透明度高、現買現住的優點,便于被拆遷人自由選擇購房或折現。
2、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產權調換。
二、被拆遷人的權益
1、房屋拆遷中的知情權;在征收補償活動中,行政機關在信息獲取方面占絕對優勢,與被征收人處于不對等的地位。因此,行政機關在實施征收和補償活動時,要充分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應當公開。
2、房屋拆遷中的參與權;房屋征收拆遷活動中,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決定前,必須要保障被征收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參與權。征收條例規定的我國民眾參與征收與補償活動行政決策的主要途徑,就是參加聽證會和對相關公告發表意見。
3、房屋拆遷中的申辯權;房屋拆遷活動中,應當保障被征收人、利害關系人的申辯權。行政機關在實施房屋拆遷時,實施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不聽取意見就作出行政決定就如同司法上不經過法庭辯論程序就判決,顯然有失公正。當行政機關作出對被征收人、利害關系人不利的行政決定前,應當允許其提出異議和反駁,聽取其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聽取被征收人和利害關系人的陳述和申辯一般應當記錄在案,以作為行政復議和司法審查的證據。
法律分析:拆遷補償款根據房屋產權所有人判斷,所謂的房屋產權的所有人應當是房產證上所有人的姓名及其配偶子女。如房產證上沒有該人姓名,戶主與該人又無法律上支持的繼承等財產分割關系,那該人沒有該房屋的所有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及繼承順序,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房屋拆遷時的補償安置補助是如何確定的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
●拆遷補償安置費用標準
●關于房屋拆遷安置補助發放標準的通知
●拆遷補償房屋安置方式
●拆遷安置補償費用
●《拆遷補償安置方案》
●房屋拆遷安置比例
●拆遷安置補償索賠技巧和賠償計算標準
●拆遷安置補償項目
●拆遷 被安置人
●拆遷 被安置人
●被拆遷人和安置人的區別
●拆遷中被安置人是否有居住權
●拆遷安置人是什么意思
●被拆遷人將安置補償房屋出售
●拆遷后安置房如何補償
●拆遷戶安置
●拆遷給安置房還會給錢嗎
●拆遷協議被安置人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應該怎么分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怎樣分配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包含的內容: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補償房屋按人分配嗎,動遷款按人口平均分割嗎: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離婚糾紛128講:離婚時分宅基地房,無法過戶他人領了拆遷款怎辦,離婚多年后宅基地房屋拆遷,孩子是否享有分配權?: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補償費怎么分配征收,地方征地補償怎樣分配: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拆遷的補償款該怎么給征收,拆遷給的被安置人如何分配拆遷補償款: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拆遷款分配糾紛?拆遷分配糾紛找什么部門: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如何分配征地補償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何分配土地補償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共有人的條件?房屋共有人是否有權分配征收補償款: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征收房屋補償怎么分,拆遷給的被安置人如何分配拆遷補償款: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拆遷征收補償款分配方案,征地補償款計算及分配方案: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林地征收補償款怎么算拆遷,林地征收補償款如何分配 :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拆遷補償標準的分配,法律規定征收土地補償怎么分配:今日拆遷補償標準更新
●拆遷補償分配糾紛?拆遷分配糾紛找什么部門?: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的補償金怎么分配征收,拆遷款應該怎么分配到個人: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房屋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的?房屋拆遷補償款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項目拆遷補償資金分配規定,拆遷資金管理辦法: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宜春市新規定拆遷補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城區拆遷,土地分配有補償嗎,自己家買的土地,有各種證件: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承包地征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法律問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補償款家庭成員怎么分配 ,土地補償款家庭成員怎么分配: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款分配法定依據,土地征用補償款的規定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房屋安置補償款怎么分配,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樂樂妍
內容審核:王學棉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