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被騙有哪些,容易讓被拆遷人上當被騙的拆遷套路有哪些,拆遷已經遍及中國各地,而在拆遷中各種各樣的拆遷手段也是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佩服行政機關快、準、狠的行政行為。當然,在邊緣法律上和地方政策的指令下,其或多或少會損害到拆遷戶的合法權益
拆遷已經遍及中國各地,而在拆遷中各種各樣的拆遷手段也是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佩服行政機關快、準、狠的行政行為。
當然,在邊緣法律上和地方政策的指令下,其或多或少會損害到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有違法理,拆遷戶據此維權也應當得到支持。
但是,在維權之前,拆遷戶如果識破拆遷方的拆遷“套路”,那么會為后期的權益保護提供很大幫助,也會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糾紛。
下面總結各地拆遷行政單位不謀而合的出現以下拆遷套路手段:
套路一:先入為主,以政策為導向拆遷戶。
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般拆遷消息傳出首先都是聽到或是看到“__政府發布紅頭文件將__地列入了拆遷范圍……”,而不是聽到或看到“根據__條法律或相關法規規定,因為公共利益等需將__地列入拆遷范圍……”。
這樣的文件或是指令給拆遷戶的第一印象就是:噢,這是__政府根據中央政策要干的拆遷事情,那么很顯然的就是有糾紛就是找政府,當然也是政府說了算。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事情跟法律沾邊,再加上現階段的民眾法治意識還不算高,順從政策的意志高于順從法律的意志。
拆遷單位就以這樣先入為主的方式讓拆遷戶忽視了法律對行政人員的約束性和強制性,再加上地方政策的隨意性很大,用在拆遷戶身上,拆遷戶就像待宰的羔羊,任憑處置了,那么拆遷單位為了達到快速且低補償的拆遷目的,肆意侵害拆遷戶權益的行為也就可以想象了。
以紅頭文件、地方政策等來公布拆遷的相關事項,根本上違反法律規定。
拆遷戶在遇到紅頭文件或地方政策時,首先不要看政策或文件內容,而是要順著文件指向尋找法律源頭,如若沒有或是與法律規定有出入,被征收土地或是房屋是可以納入救濟的,且必定會有滿意的答復。
套路二:獎勵引誘,壓低補償快拆遷幾乎每個拆遷地方都會有拆遷獎勵。
所謂拆遷獎勵,就是指拆遷人確定一個期限,如果被拆遷人在期限內搬遷,會得到“不菲”的獎勵。
且在期限內越早拆遷獎勵越高,到后期獎勵很少或是無獎勵。
很多拆遷戶一聽到獎勵就按耐不住馬上簽訂協議,即刻搬遷了。
殊不知,已經走上了拆遷單位的套路。
根據《土地征收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相關規定,對于拆遷的房屋是必須有相應補償的,補償不得低于原有生活水平。
但是在現實中,一旦你簽訂了協議,補償價位就是拆遷單位的一口價了。
獎勵是個誘餌,以極小的代價爭取了最大的話語權。
高昂的獎勵都是從被拆遷人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壓榨”出來的,目的就是變相“脅迫”被拆遷人簽協議。
拆遷獎勵根本上違法,這也是后期維權的一個證據點。
再者,一旦拿了拆遷獎勵簽了協議,基本上沒有與拆遷單位協商補償價款的空間了。
所以,拆遷戶對于獎勵拆遷一定要慎重。
套路三:強說違建,拆遷戶膽懼而無理由拒簽拆遷戶在拆遷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就是“你的房屋涉嫌違建,嚴格來說是不予補償的。
如果你現在簽訂協議,政府綜合考慮,也能給予一定額度的補償……”為什么是違建呢?因為房屋沒有這個證、沒有那個證,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證件會被撤銷等等。
拆遷戶想想好像說得像那么回事,那都是違建了,只能簽協議了。
于是,又走上了拆遷單位的套路了。
律師提醒:違建,根據法律規定不予補償。
但如何定義違建呢?這并不是由拆遷單位說了算,更不能對法律條文斷章取義。
其實,由于歷史原因,甚至是行政機關自身的原因,很多建房人都沒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概念。
認定“違建”不過是一個逼迫被拆遷人簽訂協議的手段而已。
所以,當拆遷單位認定你的房屋是違建的時候,切勿輕信或膽懼,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才是正確的維權方法。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征地拆遷這件事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關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通觀拆遷的各個環節,拆遷補償協議的簽訂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有些人通過簽訂協議得到了非常滿意的補償,而有些人因為沒有經驗又不夠謹慎,既失去了房子,還只得到了很少的拆遷補償款。
其實在拆遷補償協議的簽訂過程中,也隱藏著很多我們容易忽視的陷阱。
究竟應該怎樣簽訂補償協議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怎樣識別拆遷過程中隱藏的這些陷阱呢,在明拆遷律師就為大家做一些梳理和建議:
協議騙局一:欺詐、脅迫
這是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時,征收方很常用的一種手段。
欺詐方法比如一些拆遷方為了加快拆遷進程,常常給予被拆遷人虛假的承諾,之后又不履行。
脅迫的方式也多種多樣,諸如砸窗戶、砸門,人身恐嚇甚至直接使用暴力的情況在實踐中屢見不鮮。
很多拆遷戶迫于對方背景強大和擔心打擊報復,不得已而接受不平等的條件,在補償協議上簽了字。
這種協議實際上屬于欺詐、脅迫或者顯失公平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行為在發生時往往讓人沒有防備,來不及收集證據,又沒有人證明,為后期的舉證帶來很大困難。
所以在這里在明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簽訂協議時,盡量要選擇在家中,不要在隱蔽偏避的地點,并且要找一些見證人在場,做好錄音錄像等措施,盡最大努力為自己保存證據,為維權做好準備。
協議騙局二:空白協議
在征收補償過程中,空白協議是另一類經常出現的補償陷阱。
很多被征收人都是平生第一次經歷拆遷這種事情,之前沒有任何經驗,對拆遷補償的流程也不太了解,很容易就被征收方牽著鼻子走,被對方令人心動的口頭承諾或“別人都是這樣簽的,政府的流程你不懂”這類的話所蒙騙,在留有橫線、空格未明確填寫內容的“空白”協議上簽了字。
要知道,這些連合同的主要法定內容都不具備的空白合同,回去征收方可是想怎么填就怎么填,被征收人等于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了別人。
結果經常是協議被拿走后,實際給出的條件與口頭承諾時相差甚遠,拆遷戶拿到最終的協議時,方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及。
到這時,即使依靠法律手段也很難有多少勝算,因為你很難證明協議在被拿走時仍處于空白狀態。
所以,奉勸大家,千萬千萬不要在空白協議上簽字,一定要把合同的主要條款都寫清楚,才能有效的維護自己的權利。
在這里,在明拆遷律師也為大家介紹一下拆遷補償協議中關系到補償權益的主要條款都有哪些,供大家簽訂協議時做一個參考: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9)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協議騙局三:簽約主體不合法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有關規定,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議應當是以房屋征收部門的名義來與被拆遷人簽訂,除此之外的任何主體都無權與被拆遷人簽訂征收補償協議。
所以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拆遷指揮部、街道辦、村委會之類的機構都不是合法的簽約主體,這些機構一旦拆遷結束有可能解散,也有可能本身就不是“一級政府”,更不用說以后來履行協議了。
一旦之后的履行出現問題,被拆遷人想維權可能都會找不到該告誰,使自己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
所以大家在簽訂協議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和你簽訂協議的是誰,確定是上述所說的合法主體才可以放心簽字。
協議騙局四:違約責任不明確
拆遷補償協議屬于合同的一種,而在合同中,違約責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缺少了違約責任,前面協議約定的再好,最后不履行如果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制約他,這樣的協議也只能變為一紙空文。
因此被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之前,一定要就違約責任條款與拆遷方協商一致,做到有備無患、防患于未然。
具體來說,在涉及拆遷戶重要利益方面,比如安置房交付時間、安置房能否如期辦理產權證等,一定要約定違約責任,并約定好具體履行的程序和細節。
此外,違約金的設立也可以給予我們一定的保障,在拆遷補償協議內約定違約金數額條款和賠償損失責任條款,都可以給將來的履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明拆遷律師最后想提示廣大被征收人的是,作為拆遷補償中居于弱勢的一方,大家在拆遷過程中一定要思慮周全,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保護好自己。
在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這樣重要的環節,千萬不要心急草率,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專業的拆遷律師的幫助,利用好法律的手段為自己爭取一個滿意的拆遷補償。
而一旦協議簽訂,整個征收補償便基本上蓋棺定論,故簽約須謹慎,絕不是說說而已。
一、農村拆遷如何爭取賠償
1、作為被拆遷人,尤其是對拆遷毫無經驗對相關的法律規定有知之甚少的被拆遷人來說,面對拆遷方的說辭,一定要多聽少說,冷靜地判斷其用意并沉著應對。關于拆遷補償的報價一定要掌握時機和火候,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才能報價,否則,價格報高、報低都會很被動。只有掌握合適的時機報價才不會因為為報價過低而后悔,也不為報價過高而早早的被拆遷方盯上,才可以讓自己從容地在安全的范圍內爭取最大利益。2、在拆遷過程中,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權證等重要的證件或者是可以證明自己合法權利的證明、協議等重要文件的原件,一定要留在自己手中。在拆遷實踐中,很多被拆遷人稀里糊涂地就將這些原件交給了拆遷方,甚至是在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之后,自己手中都沒有該協議的原件,一旦發生拆遷糾紛或者需要法律維權,就會造成巨大的阻礙,有的被拆遷人甚至會因此而喪失訴訟的機會。將這些重要的原件放在可靠的地方,甚至是放在父母或兄弟姐妹家里,因為萬一自己的房屋被非法強拆,這些重要文件就很容易丟失。拆遷過程是非常復雜的,而且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性事件,所以,被拆遷人行事一定要小心謹慎,防患于未然。
近些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征地拆遷這件事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關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通觀拆遷的各個環節,拆遷補償協議的簽訂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有些人通過簽訂協議得到了非常滿意的補償,而有些人因為沒有經驗又不夠謹慎,既失去了房子,還只得到了很少的拆遷補償款。
其實在拆遷補償協議的簽訂過程中,也隱藏著很多我們容易忽視的陷阱。
究竟應該怎樣簽訂補償協議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怎樣識別拆遷過程中隱藏的這些陷阱呢,在明拆遷律師就為大家做一些梳理和建議:
協議騙局一:欺詐、脅迫
這是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時,征收方很常用的一種手段。
欺詐方法比如一些拆遷方為了加快拆遷進程,常常給予被拆遷人虛假的承諾,之后又不履行。
脅迫的方式也多種多樣,諸如砸窗戶、砸門,人身恐嚇甚至直接使用暴力的情況在實踐中屢見不鮮。
很多拆遷戶迫于對方背景強大和擔心打擊報復,不得已而接受不平等的條件,在補償協議上簽了字。
這種協議實際上屬于欺詐、脅迫或者顯失公平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行為在發生時往往讓人沒有防備,來不及收集證據,又沒有人證明,為后期的舉證帶來很大困難。
所以在這里在明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簽訂協議時,盡量要選擇在家中,不要在隱蔽偏避的地點,并且要找一些見證人在場,做好錄音錄像等措施,盡最大努力為自己保存證據,為維權做好準備。
協議騙局二:空白協議
在征收補償過程中,空白協議是另一類經常出現的補償陷阱。
很多被征收人都是平生第一次經歷拆遷這種事情,之前沒有任何經驗,對拆遷補償的流程也不太了解,很容易就被征收方牽著鼻子走,被對方令人心動的口頭承諾或“別人都是這樣簽的,政府的流程你不懂”這類的話所蒙騙,在留有橫線、空格未明確填寫內容的“空白”協議上簽了字。
要知道,這些連合同的主要法定內容都不具備的空白合同,回去征收方可是想怎么填就怎么填,被征收人等于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給了別人。
結果經常是協議被拿走后,實際給出的條件與口頭承諾時相差甚遠,拆遷戶拿到最終的協議時,方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及。
到這時,即使依靠法律手段也很難有多少勝算,因為你很難證明協議在被拿走時仍處于空白狀態。
所以,奉勸大家,千萬千萬不要在空白協議上簽字,一定要把合同的主要條款都寫清楚,才能有效的維護自己的權利。
在這里,在明拆遷律師也為大家介紹一下拆遷補償協議中關系到補償權益的主要條款都有哪些,供大家簽訂協議時做一個參考: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準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準和支付方式;
(10)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協議騙局三:簽約主體不合法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有關規定,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議應當是以房屋征收部門的名義來與被拆遷人簽訂,除此之外的任何主體都無權與被拆遷人簽訂征收補償協議。
所以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拆遷指揮部、街道辦、村委會之類的機構都不是合法的簽約主體,這些機構一旦拆遷結束有可能解散,也有可能本身就不是“一級政府”,更不用說以后來履行協議了。
一旦之后的履行出現問題,被拆遷人想維權可能都會找不到該告誰,使自己陷入極其被動的局面。
所以大家在簽訂協議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和你簽訂協議的是誰,確定是上述所說的合法主體才可以放心簽字。
協議騙局四:違約責任不明確
拆遷補償協議屬于合同的一種,而在合同中,違約責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缺少了違約責任,前面協議約定的再好,最后不履行如果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制約他,這樣的協議也只能變為一紙空文。
因此被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之前,一定要就違約責任條款與拆遷方協商一致,做到有備無患、防患于未然。
具體來說,在涉及拆遷戶重要利益方面,比如安置房交付時間、安置房能否如期辦理產權證等,一定要約定違約責任,并約定好具體履行的程序和細節。
此外,違約金的設立也可以給予我們一定的保障,在拆遷補償協議內約定違約金數額條款和賠償損失責任條款,都可以給將來的履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明拆遷律師最后想提示廣大被征收人的是,作為拆遷補償中居于弱勢的一方,大家在拆遷過程中一定要思慮周全,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保護好自己。
在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這樣重要的環節,千萬不要心急草率,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專業的拆遷律師的幫助,利用好法律的手段為自己爭取一個滿意的拆遷補償。
而一旦協議簽訂,整個征收補償便基本上蓋棺定論,故簽約須謹慎,絕不是說說而已。
一、房屋拆遷協議應該注意哪些?
(一)空白協議不能簽
很多被拆遷戶遇到這樣一個情況,在與政府協商好滿意的補償后,政府拿出一份空白協議讓被拆遷戶簽字。政府還說我們補償都談好了,你先把這份協議簽了,我們拿去蓋章或是上級審批之后就把補償金額填上去。
這個時候這種空白協議千萬不能簽,如果你信以為真簽了協議,那么政府很有可能會隨意填寫,與當初協商的補償相差很大,等你拿到協議時,才恍然大悟,只能啞巴吃黃蓮,即使起訴到法院也很難了。
(二)違約責任一定要明確
拆遷補償協議中,如:補償款發放的日期、安置房的交付日期、安置房的合格驗收證明等,一定要約定違約責任,并且具體約定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三)拆遷補償協議一定要留底
拆遷補償協議是必須一式兩份的,被拆遷人手上必須要留一份。
但是在實踐中,拆遷方以文件需要留底、上級審批等理由,將被征收人的協議拿走。而被拆遷人因為手里沒有補償協議原件,協議內容得不到履行或者被篡改的情況時有發生。
因此,被拆遷人一定要堅持協議要當面簽訂,雙方同時簽字蓋章、相互留底,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可能會使自己置于風險之中。
(四)口頭承諾不能信
(五)應該與誰簽訂協議
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四條規定,應該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有些地方協議的落款是拆遷辦、拆遷實施單位、街道辦等,這些都是存在法律風險的,請被拆遷戶一定要看仔細再簽字。
拆遷已經遍及中國各地,而在拆遷中各種各樣的拆遷手段也是讓人嘆為觀止,不得不佩服行政機關快、準、狠的行政行為。
當然,在邊緣法律上和地方政策的指令下,其或多或少會損害到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有違法理,拆遷戶據此維權也應當得到支持。
但是,在維權之前,拆遷戶如果識破拆遷方的拆遷“套路”,那么會為后期的權益保護提供很大幫助,也會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糾紛。
下面總結各地拆遷行政單位不謀而合的出現以下拆遷套路手段:
套路一:先入為主,以政策為導向拆遷戶。
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一般拆遷消息傳出首先都是聽到或是看到“__政府發布紅頭文件將__地列入了拆遷范圍……”,而不是聽到或看到“根據__條法律或相關法規規定,因為公共利益等需將__地列入拆遷范圍……”。
這樣的文件或是指令給拆遷戶的第一印象就是:噢,這是__政府根據中央政策要干的拆遷事情,那么很顯然的就是有糾紛就是找政府,當然也是政府說了算。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事情跟法律沾邊,再加上現階段的民眾法治意識還不算高,順從政策的意志高于順從法律的意志。
拆遷單位就以這樣先入為主的方式讓拆遷戶忽視了法律對行政人員的約束性和強制性,再加上地方政策的隨意性很大,用在拆遷戶身上,拆遷戶就像待宰的羔羊,任憑處置了,那么拆遷單位為了達到快速且低補償的拆遷目的,肆意侵害拆遷戶權益的行為也就可以想象了。
以紅頭文件、地方政策等來公布拆遷的相關事項,根本上違反法律規定。
拆遷戶在遇到紅頭文件或地方政策時,首先不要看政策或文件內容,而是要順著文件指向尋找法律源頭,如若沒有或是與法律規定有出入,被征收土地或是房屋是可以納入救濟的,且必定會有滿意的答復。
套路二:獎勵引誘,壓低補償快拆遷幾乎每個拆遷地方都會有拆遷獎勵。
所謂拆遷獎勵,就是指拆遷人確定一個期限,如果被拆遷人在期限內搬遷,會得到“不菲”的獎勵。
且在期限內越早拆遷獎勵越高,到后期獎勵很少或是無獎勵。
很多拆遷戶一聽到獎勵就按耐不住馬上簽訂協議,即刻搬遷了。
殊不知,已經走上了拆遷單位的套路。
根據《土地征收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相關規定,對于拆遷的房屋是必須有相應補償的,補償不得低于原有生活水平。
但是在現實中,一旦你簽訂了協議,補償價位就是拆遷單位的一口價了。
獎勵是個誘餌,以極小的代價爭取了最大的話語權。
高昂的獎勵都是從被拆遷人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壓榨”出來的,目的就是變相“脅迫”被拆遷人簽協議。
拆遷獎勵根本上違法,這也是后期維權的一個證據點。
再者,一旦拿了拆遷獎勵簽了協議,基本上沒有與拆遷單位協商補償價款的空間了。
所以,拆遷戶對于獎勵拆遷一定要慎重。
套路三:強說違建,拆遷戶膽懼而無理由拒簽拆遷戶在拆遷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就是“你的房屋涉嫌違建,嚴格來說是不予補償的。
如果你現在簽訂協議,政府綜合考慮,也能給予一定額度的補償……”為什么是違建呢?因為房屋沒有這個證、沒有那個證,或者因為各種原因,證件會被撤銷等等。
拆遷戶想想好像說得像那么回事,那都是違建了,只能簽協議了。
于是,又走上了拆遷單位的套路了。
律師提醒:違建,根據法律規定不予補償。
但如何定義違建呢?這并不是由拆遷單位說了算,更不能對法律條文斷章取義。
其實,由于歷史原因,甚至是行政機關自身的原因,很多建房人都沒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概念。
認定“違建”不過是一個逼迫被拆遷人簽訂協議的手段而已。
所以,當拆遷單位認定你的房屋是違建的時候,切勿輕信或膽懼,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才是正確的維權方法。
一、家庭成員“連坐”
連坐原本是起源于周朝時期的刑罰制度,一人犯錯全家都會受到牽連。而拆遷方也借鑒了連坐制度的特點,只要一戶被拆遷人未簽安置補償協議,與被拆遷人相關的親屬及近親屬中有公職人員的情況,則很大概率受到牽連。公職部門的上級領導會將該親屬叫去談話,讓親屬勸說被拆遷人簽協議,若不同意工作可能被調動甚至是停職。
公職部門同樣受法律約束,未經法定程序,未出現法定事由的前提下工作禁止隨意調動,否則會涉嫌違法,若在事后追究其違法責任,上級領導也將會受到相應的內部處罰。不會有人愿意冒著受處罰的風險來干預與其不相干的拆遷事宜。
二、斷路斷水斷電斷氣
日常生活所必須的水電氣與日常出行所必經的道路被截斷,在以前是拆遷方常用的手段,現在則被法律法規所明令禁止。而拆遷方也可能會另辟蹊徑,故意制造些“事故”或以檢修為名來實施斷路斷水斷電斷氣,讓被拆遷人知難而退。
遇到這些問題我們不必驚慌,斷路斷水斷電斷氣一定不會長久,只要我們去報修,在短期內就會恢復正常。若是長時間仍未恢復,我們可視情況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或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其違法責任。
三、誤拆與偷拆
誤拆與偷拆的情況也比較常見,通常發生在被拆遷人外出之時,出去一趟一兩個小時,回來一看家被拆平了,這樣就是變相脅迫被拆遷人簽署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房屋依舊存在是拆遷維權中最大的、最有利的談判籌碼,房屋一旦滅失,維權的期限就會比較漫長,僅通過協商談判就更難取得進展,許多被拆遷人都會自認倒霉簽字了事。
只要是征收拆遷便應當先將補償落實到位后再實施拆遷,補償未到位就實施強拆一定是違法的,誤拆與偷拆全都是違法強拆的借口。被拆遷人應對房屋周邊的情況多加留意,若是發現有施工人員在房屋周圍集結,非必要不外出,必要時可拍照錄像保存證據。對臨近房屋實施拆遷時也要步步緊盯,避免因“失誤”而導致“誤拆”。房屋一旦受損或被強拆完畢,被拆遷人并非只有簽補償協議一條路可走,還可對拆遷中的違法行為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繼續維權。
四、口頭承諾
拆遷方都深知被拆遷人的需求與期望,只要補償另其滿足就會馬上簽協議。而此時他們會另辟蹊徑,口頭承諾補償會按頭口約定的數額給,但是補償協議上沒法寫這么多,不好走程序,也會拿村長、村委會主任等人的身份及信譽來做擔保。在村里村長和村委會主任的權威性很高,不少被拆遷人就輕信了他們的鬼話,最后才知曉只能按照所簽協議中約定的數額給補償,口頭承諾不算數,村長及村委會也拒絕承認、拒絕作證,方才知道受騙了。
村里是人情社會不假,而涉及到個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拆遷這種高額利益時,人情也要靠邊站。只有白紙黑字寫清楚,才能在后期發生糾紛時作為最有利的證據使用。
●拆遷補償被騙有哪些行為
●拆遷補償被騙有哪些類型
●拆遷補償方面的詐騙案
●拆遷補償被騙有哪些案例
●拆遷被騙怎么辦
●騙拆遷補償款
●拆遷被欺騙
●拆遷戶被騙
●騙拆遷補償款犯法嗎
●拆遷被政府騙了怎么辦
●拆遷被騙怎么辦
●拆遷被騙怎么辦
●拆遷戶被騙
●拆遷被忽悠
●拆遷被坑
●拆遷騙局
●拆遷被政府騙了怎么辦
●專門騙拆遷戶
●被拆遷是好事還是壞事
●拆遷被坑了怎么辦
●被騙同意拆遷能維權嗎,洪鷹社區物業強制拆遷嗎:今日關于拆遷普法話題更新
●轉賬被騙了報警有沒有用,轉賬被騙錢報警有用嗎?: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轉賬被騙錢報警有用嗎?,轉賬被騙了報警有沒有用: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精神病被騙貸款怎么處理?,精神病被騙貸款怎么處理: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精神病被騙貸款怎么處理,精神病被騙貸款如何處置: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拆遷補償協議有假,被騙簽的拆遷補償協議怎么辦?:今日拆遷補償法律在線咨詢
●于成龍律師: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糾紛可以向法院起訴,部分情形下可以獲得法院支持。,比特幣投資被騙屬于什么案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租房被騙去哪里投訴,租房被中介騙了怎么辦:今日村們集體維權在線法律咨詢
●拆遷維權律師行 郵箱,被騙了的維權方式主要有哪些:今日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一畝田充值是合法的嗎,一畝田app被騙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被騙了怎么辦?,被騙錢了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豐胸被騙可以報警查嗎,豐胸被騙怎么追回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靠“關系”謀拆遷補償款 反被騙30萬余元,專門騙拆遷戶:今日在線拆遷法律咨詢
●王某全款買房遭拒,認購書成救命稻草!林長宇律師助你買房無憂!,被騙簽訂了房屋認購書有效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被詐騙知道了個人信息怎么辦,被騙了知道身份證信息有用嗎: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被騙簽的拆遷補償協議怎么辦,拆遷補償協議書簽不完被拒簽后該怎么辦:今日拆遷補償在線咨詢
●被騙子知道了銀行卡號和名字,里面的錢有可能會被轉走嗎?,被詐騙有對方銀行卡號和名字能追回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對方騙了我姓名算詐騙嗎,被騙知道對方真實姓名有用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游戲被騙了怎么解決,游戲被騙了怎么辦: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在手機上被騙了一萬多元該怎么辦,在手機上被騙了一萬多元,該怎么辦 -法律知識: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拆遷補償被騙有哪些類型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湯和
內容審核:劉鵬飛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