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補償規定,民法典規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法取得征地補償,包括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條【征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
民法典規定,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法取得征地補償,包括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條【征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第三百三十八條【承包地的征收補償】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據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一、征收、征用的區別和共同點是什么
征收和征用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憲法為了正確處理私有財產保護和公共利益需要、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而確立的我國征收、征用制度。
征收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把私人所有的財產強制地征歸國有;征用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性地使用公民的私有財產。征收和征用的主要區別在于:征收是所有權的改變,征用只是使用權的改變。征收是國家從被征收人手中取得了所有權,發生了所有權的轉移;征用則是在緊急情況下對私有財產的強制性使用,在緊急情況結束后,要把被征用的財產歸還給權利人。
征收和征用也有共同之處,就是必須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公共利益需要的原則。公共利益是指社會整體利益和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在實踐中要嚴格區別是社會公共利益需要還是商業利益或某部門、某集體、某單位利益需要。
二是依照法律規定的原則。征收、征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私有財產權。要正確處理好公共利益需要同私有財產保護的關系,征收、征用必須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按照法律規定的原則、條件和程序辦理。
三是依法給予補償的原則。根據憲法規定,征收、征用都要給予補償。補償的標準,需要在相關法律中做出明確的規定。征收對象一般是不動產,而且是所有權的改變,要給予金錢補償或相應的財產以及其他形式的補償。征用的對象一般是物,使用結束后要物歸原主,對物的價值減少的部分要給予補償。補償要及時,不能因補償的延誤給被征收、征用人造成損失。可見,確立征收、征用制度,既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又是對私有財產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保護。憲法確立征收、征用制度,為完善相關法律提供了憲法依據。
二、承包土地征地補償怎么劃分
一般而言,在發生土地征收時會產生以下三種費用:
1、是青苗費和地上附著物的費用。該筆費用用于補償對土地進行投入的人,是對其土地投入損失的補償。如果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投入的,就補償給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了,就補償給受讓人。
2、是安置費。這筆費用應當補償給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是對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補償。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土地被征收之后,村集體又拿出同等的土地給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承包,則這部分補償費可以交給村集體。如果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土地被征收后,村集體對其進行了安置,為其安排了工作,這部分費用就應當交給安置該村民的單位。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選擇不接受安置或另行安排承包地,而堅持要補償費。
3、是土地補償費。這筆費用是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喪失土地所有權的補償,應該補償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成員對土地補償費都擁有權利。
法律分析:國家征用土地的補償標準是: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同時土地補償費必須嚴格執行區片綜合地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法律分析:征地補償標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構成。一、征地補償費用項目1、土地補償費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2、青苗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3、附著物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4、安置補助費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二、征地補償標準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土地征收補償規定的法律法規
●國家土地征收補償規定
●土地征收補償規定文件
●土地征收補償規定最新
●土地征收補償辦法
●土地征收補償條例
●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
●國家土地征收補償規定
●土地征收補償法律依據
●土地征收補償相關政策2020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計算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購買土地的資金來源,如何購買土地: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地上房屋拆遷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120平土地出讓金要多少錢,土地出讓金100平多少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18土地征收房子拆遷補償,2018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揚州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征收,揚州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3: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國家征收田地補償標準拆遷,征收土地農作物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南昌拆遷補償標準征收,2023年南昌市拆遷補償標準政策: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洛陽拆遷補償標準征收,洛陽最新征地通告擬征地901畝,征收范圍及補償標準公布: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2019征收拆遷補償條例,2019年房屋拆扦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淥口區征收拆遷補償,株洲征地補償標準有哪些: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四川省拆遷征收補償標準,四川房屋拆遷賠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城中村拆遷補償政策征收,城中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郴州市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征收,郴州市最新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為多少錢一平米: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征收和拆遷的誰補償的多,拆遷和征收哪個補償多 :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土地征收和拆遷補償,國有土地征收與補償標準是什么: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貴州拆遷征收補償,貴州拆遷補償標準明細2022: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完善征收拆遷補償,在征收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完善征地補償方案: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行政征收拆遷補償訴狀,拆遷起訴書怎么寫: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征收拆遷承租人的合法補償,承租房被征收補償歸誰 :今日土地征收規定更新
內容審核:張小華律師
來源:臨律-土地征收補償規定,